论语述而篇读后感 篇一:
漫步在论语大道之中,我听见一位位贤人穿过亘古的时间,以永恒的神念再现古老的智慧与哲思。我看见一位位巨人屹立在思想的高峰,给人点化心中的迷雾。追随他们虚幻的背影,我看见他们通往大道的密钥。一枚是谦卑,一枚是独省,最后一枚是心灵。而他们走向的乃是儒家大道——中庸之道。
你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否定性的智慧。只有谦卑,才能走出自我的偏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师说》里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27岁时,向郯国国君学习古代典章制度。他甚至向七岁的儿童求教。“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正因为孔子学无常师,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方成大家。只有谦卑,才能让我们做到自由而不放纵,独立而不狂狷,尽责而不懈怠。
要进行独省,只有在独自省察中,你才会听到来自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的许多话看似在自言自语,其中都是一遍又一遍的追问自己,“何有于我哉?”只有对自己进行深入的思考,在一遍一遍地审视中炼化杂质,保留精华,我们才能无限地接近我们内心那个完美的自己,那个为之一生而奋斗的自己。
要想撬起世界,你必须把支点选在自己的心灵上。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德,从来都不遥远,它就在我们心灵之中。心中有仁,我要他来,他自然就会来。用良知去驾驭我们之所学,而不要因所学而蒙蔽了良知。心灵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无论在顺境还是困境,都能彰显人性的光辉,克服人性的幽暗。心之所向,道之所往。顺从内心良知的召唤才能做一个真实的人,真正的人。
中庸之道。中,是中间值;庸,是寻常态。如果说前面三把密钥让我们打开了大道之门,那么迎接而来的就是中庸,一种思维选择。事无绝对,人无完人。世界并非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我们往往都是在错误中选择,而真理往往就在两者之间。此为中。而寻常态也就是普遍的延续态。正是这普通的常态,与时间为伍,长久延续,无边无疆。此为庸。中庸之道,参悟真理,看穿天地。
《论语》是意蕴的一笔,《论语》是一路的行歌,引我们走向那浩瀚的天地长歌。
论语述而篇读后感 篇二:
在《论语·雍也篇》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孔门弟子,而在《述而篇》中,我们则见到了孔子的一言一行,了解了孔子的待人接物之道,对圣人的思想光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身为师者,孔子对于教导学生有着自己的见解。这句话的前半句,是孔子的教育方式。到思索而不得,欲说不能言的时候再去开导学生,一来在疑难处指点适时启发,收效最大。经过苦苦思索,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想法,只差最后一步来掌握其中精要,而不经思索便学其意,则只学到了“文意”而不能真正参悟。第二,这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求而不得之时,学生的好奇心被完全激发,会更积极地寻求真理,探寻真相。相反,若没有苦思不得,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只被“灌输”而不能真正有所获。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显然,虽然孔子生在二十多年前,但他已经认识到了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今日看来,全世界都倡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种做法是很平常的。而在千年以前,中华大地尚是山清水秀,资源丰富,没有污染之时,能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谓是跨时代的思想,是具有预见性的。而从简单的取鱼、射鸟这一做法,我们也不难窥见更多。或许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孔子都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准则贯彻其中。顺应自然,不超出限度,行中庸之道,是孔子的生态观。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宁可清贫,不取不义之财,是孔子的处世之道。世人皆爱名利,而孔子在纷乱的俗世,却能端坐其中泰然处之,坚守心中的正义。耐于清贫,乐于困苦,也是孔子为了正义而付出的努力。贫苦不好受,给人带来了身体上的折磨与煎熬,但坚守正义,能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在孔子看来,精神之“乐”,是远大于物质享受的,践行道义,是他毕生的追求。
谦虚好学,进退有礼。孔子的为人处世是十分值得我们深入钻研,并时刻践行的。圣人难为,但学习孔子的优秀品质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论语述而篇读后感 篇三:
《论语》里记载的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可以看作是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与弟子的漫谈,其中偶尔点缀着几句隽永的警语。述而篇第七,也是论语中经常被人们引用的一章,其对孔子的形象有了更立体的描述,使我们对孔子做学问、做事的态度和待人接物的准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对于做学问,孔子一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的,他认为:“文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就书本上的知识,有说,孔子说自己大概和别人差不多,但是身体力行地做一位君子,他还没有做到。我们从此看到孔子的谦和,这种做学问的态度,非常平实,丝毫没有矫揉造作的态度。“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从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就是对孔子为学境界最贴切的描述,他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因为获得知识而内心感到满足,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是吾辈学习的榜样。那我们应该怎样进德修业呢?“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在学习之前,我们应该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指明我们前行的方向,为我们提供前行的力量。在学习中,用德来约束自己,作为发展的立足点。用仁来鞭策自己,作为根本。最后熟练地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游憩于其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对于做人,孔子认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申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他提倡安贫乐道,认为贫苦的生活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是乐在其中的。同时他还提出,不义的富贵,如同天上的浮云一样,他是不会追求的。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一个人与什么人交往,就可以看出他的一些品性。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不愿与鲁莽冒失的人共事,他要找的共事人一定是遇事谨慎小心而且善于谋划的人。这也正是孔子做事的态度。
“人洁己以进,不保其往也。”体出孔子和善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尽管互乡这个地方交通闭塞保守,很难打交道,但孔子还是接见了互乡的一个童子,不拘泥于别人过去的过失,而是对有进取之心的人加以鼓励,本着“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通过这一章的详细学习,孔子在我心中的形象更加明朗,立体。一个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夫子形象跃然纸上,让我明了许多终身受用的道理。
夫子之风,流芳千古!
论语述而篇读后感 篇四: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思想贯穿人们的心中,求富贵成为人们人生的至高追求,有人为此而努力奋斗,但亦有人为此丧失本心,“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思想日益严重。因此,明正富贵观和个人思想极其重要。读论语《述而篇》,给我们极大启迪,引人深思。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贵是得由我们个人的劳动来获得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凡是由个人辛勤劳动获得的财富,皆是值得尊敬的。求富之法不外乎劳心与劳力,无论哪种,只要合乎义,便无需介怀贵贱之分。而在社会上许多人不尊重服务员、清洁工人,认为他们是“卑贱”的职业工作者,自然不会尊重他们的求富之法,这种人必然是心胸狭窄,其富贵观偏离正轨,而其富贵之路必坎坷万千。只有树立正确的富贵观,尊重每一种辛勤付出的求富之法,并去践行它,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富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求得富贵的方式应是合乎道义的,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的财富,我们要将它看做浮云一样,用劳动、智慧、努力、汗水收获的财富才是真真切切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才能拥有的心安理得,活得轻松自由。而用欺诈、违法行为获得的不义之财,有一天终究会消失,你也将会被绳之以法。疫情期间,有不法商家哄抬物价,假冒口罩发“国难财”,其下场终究是被法律制裁,毁了身家,丢了财富。亦有明星,不守“艺德”,偷税漏税取大量不义之财,结果被一一查清,名声俱损,星途坎坷。由此可见,唯有凭义而得,才能真正拥有富贵。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如果拥有富贵后就骄傲自满,奢靡浪费便是失德之举。“毁掉一个人的不是弱小和无知,而是傲慢”,如果因金钱迷失自我,那么富贵又有什么意义?反观省检朴素也并非寒碜,富而不显,亦是坚守其初心。袁隆平院士一生科研成果无数,专利奖金厚重,若他收下便是甩世界首富几条街,但他几乎放弃了理所应当的富贵,放弃了财富万贯的生活,做到了节俭朴素,无意奢华。若俭能保守初心,则我宁固。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求富贵乃人之常理,但拥有真正的富贵观才是富之根本,我们应始终树立正确的富贵观,正自己的思想,方求得真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