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回忆作文 篇一:
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别人魂牵梦绕的是故乡,而我魂牵梦绕的却是童年。雨,淅淅沥沥;手拖车,吱吱呀呀。我如梦初醒,似乎又回到了童年。在童年断断续续的片段中,我唯一记得的,就是那条贯穿我童年的老街——祈福商业街。那时我还小,才3、4岁,而且又没有弟弟,所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因此,在老街上,总少不了一大一小的身影。小身影一蹦一跳,走在石板路上,活泼极了,大身影则是用慈爱的目光看着小身影,引来不少路人的羡慕。老街上,有许多店。卖宝石的,卖古玩的,卖行李箱的,卖玩具的,甚至,还有卖冰糖葫芦的。
可是,在我心里老街最有标志性的还是雨棚与手拖车。老街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了,雨棚上早有了一些黑黑发霉的树叶与绿藻,也没人打扫。可是,我望着雨棚,却有种异样的舒服感。而手拖车,则是我在雨棚下躲雨而喜欢上的。因为老街经常下大雨,所以我和妈妈总喜欢在雨棚下躲雨。那时年少幼稚,不懂得欣赏。雨棚下落雨的声的音与手拖车吱吱呀呀的声音正好组成一首乐曲,可那时我只懂胡乱的听罢了。直到多年过去,现在想起来,才顿悟,其实,那雨棚与手拖车构成的音乐正是我童年的篇章。滴滴答答,吱吱呀呀,交错在耳际,那声音是那么的悦耳,像小溪在歌唱。还记得去老街总少不了买一瓶酸奶,那时我就喜欢坐在长凳上吃着酸奶。我总喜欢抬起头天真地问妈妈:“为什么酸奶大多是白色的呢?”妈妈认真想了会儿说“因为……妈妈也不知道啊!”而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才不是呢!一定是喜欢做酸奶的人认为白色很纯洁,所以才做成了白色。”接着,妈妈笑起来,而我也笑起来。那笑声,传的很远很远,依旧是那么的悦耳。最后,老街被拆了,雨棚也被折了,再也听不到吱吱呀呀的拖车声了,童年也一去不返了。谈论酸奶的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我多想那条老街啊!我多想童年啊!于是我就写了这篇文章。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童年下的老街,又听见雨棚与拖车组成的声音。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儿时的回忆作文 篇二:
已经进入后半夜了,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都已经熟睡了。忽然村子里有轻声的狗叫,仔细听还有猫叫。早已在被窝里焦急等待的我们偷偷穿好衣服,蹑手蹑脚的溜出家门。
不一会田间的小路上,我们一大群孩子,就像行军队伍一样,迈着轻盈欢快的步子,一路小声嬉闹,猫腰前进。目的地就是邻村的西瓜地,我们这些小孩还是很在乎名声的,基本的“操守”还是有的,自己村的西瓜绝对不会糟蹋的。快到凌晨了,月朗星稀,这是最安全的时段了。此刻的我们,希望月亮也消失,天越黑越好。顺着一条长长水渠边的小路,过我们村地的时候,我们都要屏住呼吸。由于天旱,玉米地里还有人浇地。一个小伙伴低声说,今年下雨少,西瓜绝对甜。大家顿时精神抖擞,垂涎欲滴,加快脚步。我们那里的地都是因为远近不一,每家的地都是被化成好多片,不在一起,东西很窄,南北很长,有的超过二百米,这些为我们提供安全保障。地南北太长,不好看护。而且这个时间,瓜农不可能巡视了。
离瓜地大概只有十多米了,大家都不约而同伏在地上,隐蔽起来。一个大点的小孩,从路旁的地里,拣起一个土圪塔,向瓜地扔去,看有没有动静,这叫投石无路。如果有狗叫,或者主人喊,或者有手电筒照射就赶快撤。没有反应,就叫家族里面两个小的兄弟,名字都带“刚”字的捣蛋鬼,先摸索进地,确认安全后,大部队在跟进。他们两个进地了,几下低声的“蛐蛐”叫,我们明白没事,就先后溜进了地里。由于瓜棚搭在另一边地头,地太长,确认主人熟睡后,我们也变得胆大起来。力气大的,有拿着蛇皮袋来的。大家蹲在地上,砰砰的敲着瓜,不能摘下生瓜,这样会被小伙伴们耻笑的。也是浪费呀。我们这些小孩都练就了所谓弹指神功,“嘭嘭嘭”是熟瓜、“当当当”还没有熟、“噗噗噗”是熟过了头。还有就是可以摸表皮,光滑的是熟的,表面有茸毛肯定是生的。大家一边摘瓜,一边还悄声开着玩笑,笑话拿袋子的伙伴心黑。忽然那头有人用手电照,所有人都赶快趴在地里,一会没有灯光了。大家赶快起身,带着战果撤离。
有时也有失手,被人发现的时候,看到主人追过来,我们都是丢盔弃甲,赶快逃身。这时候,已经长得很高的玉米地,是我们抱头鼠窜最好的地方。特别是刚浇过的玉米地,人家不会进来追,而我们鞋子全陷进泥地里,一塌糊涂。伙伴们可不顾这些,连滚带爬,别被人家抓住,要是抓住,挨父母一顿暴打,家人还得给人家赔钱,以后还会被村里人叫贼娃子。安全撤离是最关键的,记得有很多次夜晚,我们趁着下雷阵雨,淋成落汤鸡,去偷瓜。那时候也不知雷电的危险,也从没听说谁感冒。只在乎下大雨,瓜主会躲在棚里不出来,对我们来说最安全。
成功得手后,我们都在村里的场汇合,这里是堆麦草的地方。找一个没有人动过的大麦草堆,掏一个洞,留几个吃的战果,把剩余的全塞进去,再把洞用麦草遮挡好。拎着那几个留的瓜,走开一段距离,开始破瓜开吃,吃瓜的样子看着一个个都很豪爽。我们不会把痕迹留在藏匿的地方。下次来吃瓜的时候,大家约定,必须一起来,不能吃独食。但经常有不仗义的家伙,好多次大家聚集来,发现都莫秒其妙的少了几个。都说自己没来过,甚至有赌咒发誓的,也只能作罢了。
现在想起来,当初真是不懂事,不应该干这些坏事。曾经晚上踩着伙伴的肩膀,偷人家挂在墙头的玉米,换花生和瓜子吃。但我们干的大部分还是有益的事情,比如拔米蒿,捉簸箕虫,采集柴胡根,晚上夹蝎子,这些都是中药材。卖给街道的药店,那时我们叫药铺,分担大人的经济压力。
如今,儿时的伙伴,都各奔东西,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能想起我们曾经的丑事。
儿时的回忆作文 篇三: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每当我哼起这一首《童年》,总是会想起童年时那些快乐的往事。那些美好的画面……
那是一个春日,阳光明媚,微风吹拂着大地。我和小明一家驱车来到一片油菜花田中,我和小明在简单的应付过大人的各种拍照后,便撒开腿跑进了花海之中,不断玩耍嬉戏,玩得不亦乐乎。
“看,小明!那里有一条水道!”突然我发现了新大陆,兴奋的说着。“走你!”他回答道,跑向了那边。我也不甘示弱,兴冲冲的跑了过去,竟差点摔了个狗啃泥也没发觉,直接冲了过去。只见那条宽约30cm。高于20cm的水道两边有数以百计的蜈蚣!我打起了退堂鼓。他却把双手一拍,两眼放光,兴奋地说:“要不咱俩来灭蜈蚣吧!”嘿。这主意我看行,我当即同意了。
“灭蜈蚣行动开始!”随着我的一声令下,我们两个人开工啦。小明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一根粗树枝。用它一个一个的穿过蜈蚣。刺死后扔下水。可没想到才过一会儿,他都傻了眼,我去,这一大块黑压压的全是,我该穿多久啊?他就至此失去了信心,败下阵来。而另一边,我的境遇也不比他好多少。我见四周都不缺石头,便心生的一计,准备砸死蜈蚣。如果砸不下来,溅起的波浪,也可以把它拖到水中,我美美的想着。可却事与愿违。首先旁边虽然不缺石头,但是可以激起能把蜈蚣弄下来的水波的“超级核弹”很少。其都较远,其次他们太重了!可我就一直死命的运送它们,去炸蜈蚣的窝点,但我运完NO。7“核弹”后,我也终于累倒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开始分析起了失败原因,终于认识到了是我们的工具太落后了,应该采用杀伤力更大,效率更高且更省力的工具。说罢他就拿出了刚刚捡来的必杀武器,“高压水枪”(100ml注射器)加无敌重物(一块枯树根),哈哈,蜈蚣们完蛋啦,我手持高压水枪,见蜈蚣就来一枪,把它打入水里。紧接着小明再给他来重重的一锤,使它彻底死亡。我们见蜈蚣则斩之死,他们都纷纷逃走,才半个小时多,这边的蜈蚣就绝迹了,这场“灭蜈蚣大作战”也以我们的胜利和斩杀100多条蜈蚣的丰功伟绩而告终了。
童年是一张水墨画,画中记录了我们的美好生活,而这一件事是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当然,随着我们的成长,这部水墨画的内容也一定会不断增加,充实,最终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童年。
儿时的回忆作文 篇四:
童年,洒下那边故乡的欢笑,还有一群年龄相仿的伙伴,一起嬉戏、玩耍、哄闹;岁月在那小河流,我依稀看见闪闪的萤火虫,还有夹的我嗷嗷叫的小螃蟹,以及成群结队找妈妈的小蝌蚪;你们是否记得我当年的面容,他们走了,带走了我的童年。
我以前的朋友!你们是否还记得我?记得我这位好朋友?仍到现在,我还记得童年的时候,有着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的一件事。记得你们对我的关心。
那是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正在上微机课,等上完微机课以后,我一出门便被两位上初中的大学生给撞了,还给扭伤了脚,是张优胜和闵振宽把我给扶了起来,拉着我到教室里才放手;等到吃饭的时候他们还扶着我。等我的脚好的可以跑步的时候,你们不要我勉强,但是我还是去了,跑操的时候,你们故意放慢脚步。难道你们把这一件是给忘了么?不!我想你们没把这一件给忘了!
我永远找不回童年的一切,只能沉浸于记忆内心深处发呆,记得有人说,童年是一枚白果,值得一生咀嚼的回味。
儿时的回忆作文 篇五:
我从小就在我外婆家长大,那是一个美好的夏天,那年我十岁。
星期天,我背了点好吃的去外婆家,来到了外婆家门口,铛铛,敲了一下门,外婆来开门了。我看见外婆撒娇到好想你啊!外婆笑到看看谁来了,我欣喜若狂的看了一下,哈哈,表姐表妹都来了。我向她们打了招呼,说到你们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没有写完,她们齐声道写完了。我说我也写完了,那我们今天好好玩吧。我把我背的好吃的分给她们一点,剩下的外婆拿屋里了。
这时表妹发话了说道:我们三个出去给小白兔摘青草吃吧。我们两个都说好,那是外婆在邻居抱来的小白兔。我们蹦蹦跳跳跑出了门,走了有一段路来到菜地,表姐拔青草,表妹拔青菜,我拎个篮子,拔着拔着天快黑了。我们就高高兴兴回家了。
那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也是我值得拥回忆的一天。
儿时的回忆作文 篇六:
想起妈妈的儿时,她告诉我,她小时候是个开朗的人,在玩的时候总喜欢跟男孩子一帮玩。她有个舅舅,比她大个十来岁,妈妈整天跟着他在外边玩,男孩子玩的游戏她样样都在行,也许因为这个吧,那群男生都叫她“假小子”。
清晨,起个大早,妈妈悄悄跑到舅舅那屋,因为她知道舅舅怕挠痒痒,抓住这个把柄,妈妈肯定想戏弄他一番。果不其然,她轻手轻脚进入了舅舅的房间,那放出的鼾声要把人的耳朵震聋了,妈妈的手不知不觉地伸入了舅舅的脖子,开始挠起他痒来,直到舅舅求饶为止。挠完了痒,该上学去了,可那玩的欲念啊还没过去,跑到田里,偷根邻居家的玉米,然后翻着跟头去学校。中途书包被震得咯咯地响,等到了学校拿出书一看,早就皱得不成形了。
再说说学校生活,妈妈的儿时可没这么多学科,所以也没什么累的,但上课时那教书先生凶得很,那像极了哈利波特的圆框眼镜总是滑到鼻尖上,威严的目光从眼镜里反射出来,虽然镜片那么厚,但那气势似乎要把玻璃震个粉碎,把我们的心脏给刺透!熬过了上课的时间,下课就快乐多了,现在的我们,每当下课时,我们只能在狭窄的长廊里无聊地走来走去,一点的自由都没有,还有更惨的,有时老师因为个别不听话的同学上课捣乱下课了再拖上几分钟,在我们的眼中只有那古怪的数字与那让人眼花的“字海”。在那时,我们长远找不到那张童年的笑脸与欢乐的笑声。而妈妈儿时的课间可以跑出那若大的校园,在任何地方尽情的嬉戏,可以伴着可爱的笋芽儿随风摇摆,加快奔跑的脚步;可以顶着一片温暖,与太阳嬉戏;更可以随着悠悠的风唱起响亮的歌,让它在竹林里回旋飘荡。听妈妈讲起这种生活,我好羡慕妈妈,又对自己的快乐的流失感到惋惜。
当傍晚了,大家都拿着一个小板凳去看皮影戏,听妈妈讲:她最喜欢武松打虎,那武松可真是历害,老虎这么凶猛,武松竟然能冒着生命危险,只拿一根长棍子就与老虎斗起来了。一上一下,武松差点好几次都要被大老虎的血盆大口给吃了。那时,那堆人吓得表情都僵住了,但看到武松安然无恙时,大家一颗颗悬挂着的心终于松了口气,武松的工夫还真不是盖的,与老虎斗了这么多回合,一次次落入险境,又一次次敏捷地逃脱,最终反败为胜,看到这一情景时,大家忍不住连连叫好起来。
看完了皮影戏,孩子像老鼠一样逃进家,把板凳给放好,可又想溜出家门时,自己的老妈子早已挡住去路,死拉活拽的拉到剧院看戏,老实的人跟着看完了整场戏,后来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多蠢。脑瓜子稍微机灵点的,称作自己要上茅房,再趁机跑出戏院,和小团伙会合,玩捉迷藏等……
大戏院总是在深夜时放完,回家时,坐上一辆洋车倒头就睡……
妈妈的童年是多么美好,照耀着我渴望的心灵,希望所有的大人们能让快乐重新装回我们的胸怀!
儿时的回忆作文 篇七:
家乡的习俗,每年春节前家家都要做上几桌豆腐。用家乡话说,不是“做豆腐”,而应该是“拉豆腐”。因为是用驴拉着石磨一点一点磨出来的,老人们都说只有这么做出来的豆腐才香。这豆腐香不香主要在二点,一是水,村里每到这时都要到某家去挑上几桶水来拉豆腐,大家都说他家的水甜,做出来的豆腐也香;二是磨,就是用这石磨一点一点磨出来的做出来才香,而那些做买卖用电磨磨出来的则要差上一截儿口味。常常是先一天的晚上母亲就要把拣好的黄豆放到盆子里用水泡好,等到第二天泡得发白时再端着盆,挑着桶,牵着驴去拉豆腐。这驴也要找那些老实、稳当的,把驴套在磨杆上,把缰绳系在另一头的磨盘上,用布把驴眼一蒙,一声“驾”后,驴便开始一步一步,慢慢悠悠地顺着磨盘转圈,这时就要用勺一点一点地把水和豆小心放到磨盘上面的眼里,一会儿的功夫,白花花的豆汁便会顺着磨盘下面流淌下来。等全部拉好之后,这才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要把拉好的豆汁挑回家,用纱包过滤一下,汁流到锅里加热,而豆渣则是喂猪的好饲料,毕竟比那些玉米粉什么要高级许多,人过年改善伙食,猪也要跟着吃点好的啊,呵呵。把锅里的豆汁烧个滚开,然后就要停火,这时就可以盛上一碗,美美地喝上一顿,很香的。你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放上酱油或者白糖,而我则干脆啥也不加,就喝那原汁原味的,特别的香。每次在家,我多是在下面帮着母亲烧火,一到这个时候,母亲总是先叫我取来大碗,然后盛上满满一大碗,看着我美美地喝。那时候感觉,这就是天下最好吃的美味了。现在到了县城,虽然每天早晨在早饭摊上也有不少卖浆子油条的,不过却喝不出那股香味了,大家都说,现在做买卖的为了多赚钱,往往加了不少的水,弄得都没有豆浆味了。这个时候往往锅里豆浆的表面经风一吹,一会就会浮起一层皮,那就是豆皮,对于农家人来说,这就是一种高级的营养补品,而那些有病或者坐月子的人才有资格吃的鸡蛋豆皮水就是用这个做的。这时母亲会用一根和锅直径差不多的高粱秸在锅里一挑,就能起出一大块园形的豆皮,然后放在杆上晾干,等吃时用开水一泡或者放在锅里加火一煮就能吃了。还是家里自己起的又大又香,而那些小贩们卖的即薄又小,豆皮起得多了,最后做出来的豆腐也不香了。起完了豆皮,接着就要点卤水了。母亲一手端着盛着卤水的碗一点一点往碗里倒,一手用勺不断地搅着锅里的豆浆,再停一会,就会变成脑状,就要把纱布铺在筐或笸箩里,停上半天,等里面的水份沥得差不多时,豆腐就做成了,切上一块,或拌或炒就随你了。冬天天冷,我们这家家都会把豆腐打成一块一块的晚上放在外面一冻,就成了冻豆腐,等吃时放上白菜粉条,再放上冻豆腐,很香。
儿时的回忆作文 篇八:
不知啥缘故,我特别喜欢看电影,每晚当我打开中央电视台6频道跳出“电影”字样时,脑海中就会情不自禁地回放出儿时看露天电影的那一幕幕情景,历历在目,犹如就发生在昨天。
那个时候,对我们小孩子来说,看电影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儿!
那时候,一个公社也就一支电影放映队,哪个村想放电影要提前一个月和放映队取得联系,如果哪个小伙伴家里有放映队的亲戚,或者只是与放映队的人扯上那么一点点曲里拐弯的关系,那么绝对是令众人羡慕了。不管他往哪去,总会有不少小孩子像跟屁虫似的跟在他的身后,好像靠近他就靠近了放映队似的。
“今晚要演电影啦!”
“真的?不骗人吧?”大家都不敢相信。关于电影的谣言,没少让我们空欢喜一场。
“有!真有!谁要坑人谁是孙子!”那个发布消息的人跺着脚拍着胸,额头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就像下过雨被蚯蚓拱过的泥地似的。
大家还是不相信。
“不信拉倒,你要去看你是儿,这么大!”他看大家不相信的神情,就急了,嘴里骂着,手上比画着。其实,我们既想相信又不敢相信,因为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只怕到头来又是一场空欢喜!
接下来的时间就格外煎熬了,充满了期待的心,光盼着天快黑,可那太阳好像定住了似的一动不动。教室的座位好像都长満了蒺藜,老师在讲台上讲起来喋喋不休,我的心就像是被关在了笼子里的性急的小狗,东面碰碰西边撞撞,可就是跑不出笼子。下了课,总有几个家伙迫不及待地跑出了校门,甚至有几个大胆的家伙索性逃课到大队院里去打听消息。
“我看到放映队的车子了!”
“已经准备立电影杆子了!”
终于等到放学了,学校一下子就变成了打开了门的鸡笼子,早就憋坏了的大小鸡崽们扑扑啦啦地往外挤,晚一步好像就吃不到虫子似的。有的人风风火火地回家放下书包搬个小凳子,有的人索性背着书包连家都不回直接就去了大队院,还有的更绝,连书包都没收拾,直接放在了教室里。这大队院里一下子就想开了锅似的热闹了起来!
大一点的挤到了放映员身边,看他们卸车子、安机子、倒片子,有时候放映员会让他们帮忙扶杆子、扯绳子,被叫到的一下子两眼放光,“嗷”的一声蹦了起来,听着指令手舞足蹈,有的像猴子一样噌噌几下子就爬上了树杈,麻利地拴好绳子;有的噔噔几步就攀上了屋顶固定好了喇叭。小一点的呢,都忙着用石头用砖瓦片子“圈地占窝”。不一会儿,屏幕前方就让这些小家伙捣鼓得一堆一堆的石头瓦块,一道一道的鬼才懂得的符号,远看上去像诸葛亮当年摆下的八卦阵……
天渐渐地黑了,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大人们忙完了地里家里的活儿也陆陆续续地扛着凳子赶了过来,有个别离家近的讲究点的搬着椅子扶着老人牵着孩子,整个大队院就像赶年集似的万头攒动,男人们彼此让着烟卷,挥着手势谈着地里的活计;女人们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比着各自的衣服谁的漂亮,训斥着满地乱跑瞎捣蛋的自家孩子;老早就占好了“窝”的孩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宛如一刻也不肯安分的泥鳅似的。整个院子好比一锅烧开了的水,泛着热闹的水花,腾着欢乐的水汽……
提着塑料袋子卖糖棍的,五分钱一根的糖棍花花绿绿的,如孙猴子的金箍棒耀眼夺目;推着小车卖汽水的,一毛钱一瓶的汽水冰爽诱人;还有卖烟卷的、卖雪糕的也不失时机地高声吆喝……
十里八乡的孩子听到消息也急匆匆赶过来了,来得晚了,实在挤不到好位置,就一窝蜂似的挤到了屏幕的下方,一腚坐在了地上,伸长了脖子高扬着头,看不一会就得蹲起来揉一揉脖子跺一跺脚,实在忍受不住了,就跑到屏幕后边看反面……
在本村看电影,无异是最大的幸福了,而跟着大一点的孩子到外村去看电影,则是另一种刺激和情趣。
由于当时片子很少,电影又是一个村一个村轮流放映,所以很多时候同一部电影我们会看上五六遍,但也乐此不疲。
到邻村去看电影,对于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来说,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别说我们男孩子,就是女孩子也是经常的事。那时的孩子可真叫个皮实,三里五里不叫路,八里十里不在乎,撒开脚丫子跑就是了。
放了学,赶紧把书包放下,看看锅里有没有能吃的东西,随手抓起两块干粮胡乱夹几片咸菜就往外跑,一看那些大孩子在村口,我们就长舒了一口气,藏在一个墙角里,等他们要走了,我们就偷偷地跟在他们屁股后面,那些大孩子们可真坏,他们要么是黑着脸子呵斥,要么是举着拳头吓唬,有时撒开丫子快跑,而我们早就练成了“厚脸皮”、“傻大胆”,还有兔子般的速度。
就这样蹦着跳着、唱着笑着、打着闹着,喘气间就听到了演电影的喇叭声,就看到了提着马扎搬着凳子的人群。嘻,又看上电影了,那种激动的心情,岂能是一个“美”字了得!
电影散场后,我们几个小伙伴又和来时一样说说笑笑地往回走着,这时的小村里各家的灯光渐渐亮起来了,那一点点昏黄的灯光好像家里人等待的眼睛,弥漫着一股柔柔的暖暖的东西。走在静静的路上,空气里荡漾着欢乐的气息,微风轻轻地吹着,凉凉的,爽爽的;仰望天空,多情的月儿在头顶静静地照着,我们走着,它也走着,好像一直在跟着我们似的,真是有趣极了!
回到家时,差不多都半夜了。有的人家留着门,大多数早已入睡了,出来开门的如果是当娘的还好,最多骂几句就算了事,要是当爹的出来,那进了大门就可能被老爹踢上几脚或在屁股上盖上几个手印,虽然感到火辣辣的疼,却不敢哭出声来,麻溜地回屋睡觉了。
时光如梭,一眨眼间几十年就过去了,儿时乡村的露天电影,已经渐行渐远了。如今,文化生活极大丰富了,闭路电视都普及到了农村家家户户,在家里想看啥电影,遥控一摁,立马就出现了,虽然很是便利,但心底依然很怀恋那个年代,怀恋一起看露天电影的小伙伴们,和那一个个快乐热闹的场景……
儿时的回忆作文 篇九:
一天下午,我正在帮忙整理爸爸的书柜,无意间发现了一本我儿时的相簿;看着看着,突然一张小时候小的照片掉了下来,这让我沉入在那时的回忆。
记得小学时的毕业典礼,我穿着一身华丽的衣裳,正在台上跳舞,和同学手拉手一起唱唱跳跳,背景正是美丽的树林。一不小心,我头上的假发被一旁的假树勾到了,心里正想着:“完蛋了!”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嘉嘉及时帮我把被勾到的假发拉下来,才幸免于难。
原本以为我和嘉嘉会上同一所小学,友情会是永久的;没想到她要去读一所山上的中学,这个消息让我惊讶万分!真想不透,她家明明住在平安中学附近,为什么要去读路程要花一小时的中学呢?她迟迟不肯说,一直到现在,这个问题还一直在我脑海中徘徊。
这段回忆,到现在我还一直刻在心中,这一幕瞬间被爸爸收录进相机里,成了永久的画面。“时间是记忆最大的敌人”,我原本已快忘记了,但这张相片却让我回忆曾经的曾经,回忆天真的笑容,回忆许久的画面;这段美好故事在我心中印下不可抹灭的痕迹,让我一辈子都会记得嘉嘉,假使没了这张照片,我想我应该忘记了对方了吧!
我决定把这张相片收入我的珍藏盒里,直到它泛黄。原来一张旧照片,可以把人带入早已褪色的旧回忆里。
儿时的回忆作文 篇十:
儿时的老家在辽远的松嫩平原,那黑土据说是攥上一把,都会流出油来。肥沃的黑土地,随意的扬上一把种子,秋天,就会长满成片的庄稼。一望无边的玉米,硕大的绿叶,风一吹。便是碧波万顷。翻滚的稻浪,很远会闻到稻花的香味。羞红脸的高粱,就像是新嫁娘的盖头,娇羞的让人怜爱。摇着响铃的大豆,点头哈腰的谷子,翠叶白帮的大白菜,红红的大罗卜,,,儿时的记忆里,老家四季的轮回,完全是由这些庄稼的荣枯来描画的。
那个时候,村西有一棵老榆树。枝杈上挂着一个大喇叭。谁家的猪跑到谁家的玉米地,谁的孩子玩的忘了回家,谁家的姑娘过礼了。【订婚过彩礼,农村的习俗】,都是由村上那个沙哑的嗓子通过大喇叭传送的。大人们都忙着自己的事情,孩子们就会疯了似的跑出村子,隐没在那幽幽的青草丛中。老家的夏天是少年的。沟沿,路旁,河渠,田埂,随处可见的就是青草。曾经有过哥哥割草时的清晰记忆。哥哥用井水含在嘴里,然后噗的喷在磨刀石上,一把镰刀来回的磨起,速度有缓有急。有时会学着大人的样子,把刀刃搁在食指上比试一番,眯眼瞅瞅,设想割草时那沙沙的声响。
天刚蒙蒙亮,我就和哥哥背着爸爸亲手编的柳条筐出发了。草叶上露水不一会便打湿了裤脚,那青草的鲜味在晨风中传的很远很远。地里静悄悄的。草儿们好像在等我们似的扬起不屈的脖颈。在微风中摇摇曳曳。乡下的孩子,对草是有区分的。有的草,会让人顿生怜悯之心。割的时候,只要轻轻的一攥,它们便会温柔而温顺的躺在你的手里,往筐里放的时候,也不用费劲,它们轻轻盈盈的飘落在筐里,就像是回到了故乡。而有的草却不一样。看见它,就会让人产生一种蹂躏的欲望。锋利的刀刃割下去,它们不服气,倔强的在倒下去的同时喷出一种汁液,黏黏的沾在你的手上,这些草会放在筐的最上边,然后哥俩背着装满草的筐,回家吃妈妈做的鸡蛋甩袖汤。
每个人的少年,都会有自己的钟爱。而那漫山遍野的草,就是我少年时的钟爱。草被割下后,仍然还是活着的,即使在烈日下被晒成细细的一缕,仍然还是活着的。在我的心里,草,最坚韧,最顽强,直到被铡刀铡成一段段,他们仍然是活着的。看着那奔驰的骏马,劳作的黄牛,悠闲的羊群,不就是草钻到他们的肚子里,然后,用生命变成了动力吗?
关于草的记忆,最深的应该是青青河边草。那诱人的浅绿,撩人的鲜嫩。风吹新绿草芽折的情景,还有那让人心旷神怡不染一丝纤尘的清清小河水,让我的少年满是诗意的情怀。那时我们在河边放牧,牛群尽情地享用青青的河边草,我们几个放牛小伙伴则在如茵青草上游戏、狂奔。时而在草地上栽跟头,时而在草地上打滚。牛吃得开心,我们玩得尽兴。不一会,我们身上热汗直冒,脚丫发烧,坐在似毯的浅草上,用脚漾着清凉的河水。那得意劲,小鸟也生羡。青草的芬芳,河中的浪花,伴着少年的时光象河水一样欢快地流淌。
草生草长,物我两忘。我们有时在草地上一疯玩就是一天。河对岸就是一片瓜地,有时我们把牛拴在河边的柳树上,我们几个小伙伴一个个像鱼一样游到对岸去偷瓜。瓜也不洗,用小拳头一砸,那瓜香就让我们垂涎欲滴了,吃了一肚子的瓜,肚子像鼓似的,噗噗的游回来,我们并排躺在草地上,小脚丫翘的很高,悠闲的看着蓝天的白云,太阳偏西了,我们赶着牛懒洋洋地回家。后来别人把偷瓜状告到大人那里,家长对我们是一顿臭骂。
草枯了,还有再绿的时候,燕子去了还有再来的时候,可是我的少年呢?她一去就不会回来了。稍大一些,我们就不在草地上嬉戏了,而是一边放牛,一边看书。至今我脑子里还有那时看书记住的句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独倚栏杆凝望眼,一川烟草平如剪。”草有极强的生命力,只要春风一吹,春草就把无边的绿色铺满大地。小草也是最知感恩的,只要给点阳光,它就灿烂无比,绿染田园和山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草为阳光而绿大江南北。
青青河边草,壮我牛羊,悦我少年。以至每每冬将至,我都不忍将老了的河边草割去。但为了牛有越冬草料,我们在大人的再三督促下,还是将金黄的河边草割回。
草是割不尽的,来年春风一吹,河岸又是草青青了。可是转眼之间,我的童年、我的青春却如逝去的河水远离我而去了,只有河边草青青。人生如草。“捧着一颗心而来,不带一根草去”。人啊,赤条条地而来,轻飘飘而去。,想想青草草把绿色奉献给大地,我们还有什么自私的欲念不能抛弃呢?
儿时的回忆作文 篇十一:
前几日无事,整理了一下角落的箱子,翻出了些幼儿时期的一些东西,包括信手拈来的日记、平日闲来无事的涂鸦和一叠在林老师家里画的儿童画。现在看来,突然觉得实在是有点儿可笑。
我幼儿时期记得日记都是我口述、我妈妈帮着记录的。所以,一翻开日记本映入眼帘的就是妈妈清秀的字。我幼儿园时写日记可不是心甘情愿的,呵呵,贪玩儿嘛。每次都是说了三句半,然后被妈妈抓回来接着写的。内容大多都是当发生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儿,什么买“羊角球”啊,外公生日,外婆生日什么的。没什么可写就随便拿些“爸爸真好”,“妈妈真好”之类的来应付。真不行就只能发挥想象力写些小诗,童话(现在看看真是“不堪入目”,但以前自己还是挺满意的)。日记讲什么我基本上都忘了,但有一篇自创的小故事记得比较深刻。叫什么,《好玩的孙悟空》(题目实在不怎么样)。内容大致是说一个英国的孙悟空到了中国,看到中国的小吃很好,但是没有它喜欢的那种桃子,就回英国了,正想买飞机票,见到中国的孙悟空,就假装是它的朋友上了飞机,被中国是孙悟空看到了,踢了下去,等它回家时,全世界的店都关门了。最后还加了一句十分幼稚的“你觉得我这个故事搞笑吗?”虽说觉得好笑,但是可能我在那时就已经打下了作文功底,比别人“早跑了”一些路了。
我的涂鸦可是比日记更加狼狈不堪。那一幅幅画,我的天,不仔细看,根本就不知道在画些什么——天不像天,地不像地,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但那时我仍然是对画画兴趣盎然,每天都要花上几张,尽管是一团糟。在我的画中唯一能够看清楚的只有妈妈的“评语”。我画的每一幅画,妈妈都给予的评价——在上面画一些苹果呀,花呀之类的,还用漂亮的隶书帮我写上时间和画名。我的画与妈妈的字显得十分不协调,简直就是一个地、一个天。
虽说我的涂鸦难看,但是,我在林老师家里画的儿童画还是挺不错的。很早以前,我就学会了套色,把画面打扮得很漂亮。刚学会这个技巧的时候,我每幅画都用上(包括一些不该用的地方),结果把整幅画弄得乱乱的。后来,我就把套色给淡忘了。我记得画得最搞笑的是一只穿着围裙的鹅妈妈,当时画完了之后谁都看不出来这是什么,妈妈说是四不像,爸爸说是鸭子。结果到了现在我自己也有一些弄糊涂了。
以前的事情还真是好笑,幸好翻出来看一看,不然就回忆不起那么多有趣儿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