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篇一:
“有轮不能走,有牙不咬人,几块五彩布,瞬间变衣裙。”大家能猜到是什么吗?对了,这就是缝纫机。
外婆家的阳台上静静地放着一台缝纫机,它浑身漆黑,一头大一头小,一边是一个亮闪闪的圆轮,一边是尖尖的细脚针。只要踩动下面的踏板,推送布条,尖尖的细脚针就像芭蕾舞演员那绷直的脚尖一样,一高一低,在布条上舞出优美的针线纹路。随着踏板的踩动,发出了“踢踢踏踏”的声音,好似搭配芭蕾舞表演奏出的交响曲。
缝纫机是1980年外公外婆结婚时外婆的嫁妆,别看它个头小,把它请回家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呢。外婆说,那个时候想要买缝纫机都需要有国家颁发的券,这券可不是人人都能够得到的。外婆通过朋友取得了120张侨汇券,再加了128元人民币,在杭州侨汇商店购买的,当时的128元可算是一笔巨资啊。
外婆是一名服装厂工人,有着一双巧手,设计、打样、剪裁、缝纫样样精通。她指着妈妈小时候的照片对我说:“你看你妈妈小时候的衣服裙子多洋气,那可是当时最时尚的款式呢!都是外婆照着时装杂志上的图片,用这台缝纫机一针一线做出来的!”看着外婆那神气的样儿,不禁让我感觉无比的自豪。随着时代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买新衣渐渐取代了做新衣,外婆的缝纫机也很少用到了。
缝纫机——这个外婆家中静静摆放着的老物件,之前它默默服务和付出,现在它默默守望和见证,守望着我们全家人的幸福生活,见证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辉煌!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篇二:
这次十一期间,我去乡下看望奶奶。走在乡村的小路上,看着两旁整齐的房屋,一条条水泥马路。我感叹道:“变化真大呀!”不知不觉走到了奶奶家,看到家也由平房瓦破变成了一栋栋美丽的“小别墅”,家具也焕然一新。可是在这些新事物中却有一个“不明物体”特别显眼!原来那是台黑白电视机。我便问道:“这个丑八怪为什么还放在这里?”爷爷不高兴的脸上带着激动道:“这可是我们村第一台电视,那时候全村人都来看,可热闹了!”说的时候爷爷止不住的笑容,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时候……当然,爷爷还说了很多关于这台电视的事情……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北风穿过巷道,发出呜呜的低吼。窗外飘着大雪,落地无声。乡野已是白茫茫的一片,干净而整洁,偶尔有几声犬叫,显得乡村的寒夜更加寂静。
在老家的客厅里,爷爷奶奶津津有味的看着黑白电视机里播出的节目,并时不时传来爷爷爽朗的笑声和质朴的评语“这个节目真有趣”“这个表演真逼真”……奶奶不时起身给乡亲们倒热气腾腾的茶水。而爸爸正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机里人物的一举一动,家里别有一番温暖如春的味道。不时有热茶的香味飘过,温馨而舒适。电视放在一个木柜上,柜子摆放在东墙的正中间,柜子是爷爷专门为了方便乡亲们观看而叫村里木匠打造的,这个柜子的外面刷了一层黄漆,显得格外温暖。此刻,在家里乡亲们正沉浸在幸福时光里。
我想爷爷奶奶是快乐的,因为那是一种分享的愉悦和大家带来笑声的成就感;爸爸也是快乐的,那是他难忘而温馨的童年!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 篇三:
奶奶坐在沙发上,手指一遍一遍的从几张粮票上拂过,这是几十年前的粮票了,充满着奶奶美好的回忆。
这些粮票是爷爷从部队寄回来的,票色有些发黄了,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军用限定支票100壹佰斤。而“100壹佰斤”这六个字写得特别大,写在粮票的正中间。边上还画了一座大工厂,工厂上飘着缕缕青烟,仿佛在不停的生产着。
奶奶说当时买粮食要票,买酒要票,买肉要票,买自行车要票,连一分钱一盒的火柴都要票。当时家中有两个六七岁的孩子,吃粮比较快,爷爷长期不在家,奶奶让邻居帮忙照顾孩子,一大早拿着粮票和钱,提着篮子出门了。虽然去的很早,但因为每天的供应量有限,所有人都想买到粮食,早早的粮店门口已有许多人排起了队伍。
奶奶说,每每遇到冬天寒风呼啸,排队是最折磨人的,于是很多人用些篮子砖头等物品位,找个稍微暖和的地方避寒。听到这儿不禁怔住了,干什么都要票,吃饭叫个外卖不就行了吗?奶奶乐了,当时大家吃饭都难吃上,哪里有多余的粮食做外卖呀!
我面对着这张现在看来毫不起眼的几张票,无法理解在当时居然关系到一年全家人的口粮。而有了票,还要一大早去排队。现在科技发展有了互联网,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购物,要买的生活用品随处可见毫不限量,我们在享用时不要忘记当年的辛苦与艰难。
这些粮票,见证着那段辛苦的生活;这些粮票是那个时代的.历史;这张粮票也是当时生活的烙印,值得我们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