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作文600字 篇一:
吟诗的感觉
罗懿
小时候,父母常常让我背诗,特别是唐朝的诗,我有一本厚厚的诗集,就是老爸那时买给我的,可我那时只觉得它重。
老爸常常捧着那本诗集,坐在椅子上教我念诗。有一次,他在教我背李白的《静夜思》时,他说道:“这首诗是唐朝……”他还没说完,我便抢着问道:“爸爸,‘糖槽’是啥?装糖的槽子吗?”老爸“噗嗤”一声笑了,给我解释道:“唐朝是我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在唐朝有很多唐诗,这首……”话又没说完,就被我打断了:“爸爸,唐诗又是啥?用糖包着的诗吗?甜吗?”老爸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有时,唐诗里是甜的,有时却是苦的。”小小年纪的我自然不懂老爸说话的意思,只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背诗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胡思乱想,例如在背“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我就把“黄鹂”想成了什么“黄梨”、“黄泥”怎么和柳树有关系?几乎在一瞬间,我心中就有了对诗句的一万个不同的改法。
后来,我不仅要背唐诗,还有各种宋词、文言文,不断硬背这些古文,但是年幼的我无法理解这些古文,这些晦涩难懂的字在我看来简直是火星文,枯燥且无趣。
再后来,我不断积累着对于古文的认知,渐渐懂了古文中的道理与感情,我也终于明白原来古文中的情感并不如想象般美好,也有诗人的分离之愁,思乡之愁。短短几行字却动人肺腑。《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分离之愁,《静夜思》中李白的思乡之愁,《示儿》中陆游的国家不平之愁。首首诗中那诗人千钧重的情感,似乎我也能一点一点体会,而我也在其中爱上了古诗。
如果有人说“诗中自有黄金屋”,我便会说“诗中只有万般情”!
成长作文600字 篇二:
眼泪中的成长
程子诺
人类都会流泪,当我们是一个婴儿时,我们会为了索取而哭,一次次地流泪,让我看到了成长,而现在,我们流泪是为了亲情、友情。
当我们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我们还不会说话,唯一表达情感的方法就是哭。那时,热了也哭,冷了也哭,饿了也哭,渴了也哭……仿佛是个一碰就开的水龙头,泪水止都止不住。
渐渐的,我们长大了,会说话了,可眼泪还是常挂在眼角。为了一个玩具,能哭半个小时;为了一次争吵,能哭两天。这时的哭,满是小孩子的霸道与任性。
上了小学,父母教会了我们哭没有任何的作用,只有行动才能解决问题。我也长大了,学会了理性地看问题,学会了思考,不会再以哭换物了。但我也有了自尊心,受不了当众的批评,受不了不光彩的成绩,更受不了自己的退步。只要伤及了我的自尊心,泪水便会流下了。课堂上被老师批评了一句,可以默默地哭一整天,跑步时跑了最后一名,强咬着牙关,一边哭一边冲刺。
时光荏苒,我们要毕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学会了控制情绪。可一想到即将要离开一起学习了六年的同学,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校园,泪水就如断线的珍珠似的忍不住往下落。
每次看到电视里那些感人的事迹,那些英勇的烈士,那些舍己为人的大爱无疆,我又忍不住热泪盈眶。
回顾从前,当我们是婴儿时,我们会为索取而哭,当我们是小孩子时,我们会为自尊而哭;可现在,我们会为大爱而哭。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流泪的原因里藏着年龄是否增长,心智是否成熟。眼泪,折射着我们的成长。
成长作文600字 篇三:
诗与情
王韬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初识此诗大概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并没有深挖多少蕴含在这首诗中的情,只是让我们朗读、背诵。那时,李白对家乡的思念,我也没感受出来,只觉得诗里面的月光好亮,我从未见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到了一年级,我认识了这首诗,还是李白的诗,在一遍遍诵读中,除了美丽的黄鹤楼,我还感受出了一些依依惜别的友情,感受到了一些不舍,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朋友。还记得我的语文书上记满了笔记,当其他同学看见时都目瞪口呆,我不禁有一种骄傲的心情。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三年级,我学习了这首诗,那时我知道了有一种夸张的手法,突出这首曲子很好听,我读出了曲调之美,却不知,这首诗里的隐隐讽刺,讽刺当时的昏庸统治,直到如今才知晓诗中的深意。我懂得了不能只活在歌舞升平的世界,要靠双手劳动去创造世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年级,再与李白相识,学习他的诗。只记得这首诗背了一下午都不熟。如今,我能背得滚瓜烂熟,也品味到李白慷慨激昂的情,感受到了李白的悲愤,但不屈于现状,更让我懂得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现如今,古诗积累得多了,比喻、夸张、拟人、对偶……这些都教了我很多,有必背的,有自己想背的,背《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又背《阿房宫赋》《逍遥游》《琵琶行》……从小到大,诗里的情是那么多,只有多读、多品,才能真正体会到诗中的情。品味诗情,也让我爱上了古诗,爱上了五千年中华民族独有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