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微情浓作文800字 篇一:
林罗俊
窗外的景物很快被抛到了身后,远处火车头开使减速,提示即将进站。在如今这样的铁皮火车是很不多见的,能乘一次也不为是一种荣幸。
到站立马下车走动,舒活舒活筋骨。虽还没有到“春运”的时候,但车站上仍挤满了人。年岁渐长,远别故土,客居异乡在所难免。还未到客乡心中便有了阵阵涟漪。
正心中无限慨叹,天边一片愁云,回头再看时,火车已不见了踪影。来往的人群行路匆匆。任谁也没有留意到他们面前那不知所措的少年。
唯独此时,车站里的大爷招手示意:孩子,遇到什么事儿?仿佛足下生风,顷刻便到了保安室。“您好,我……我可能是迷路了……”说罢,脖子似有千斤。“可能迷路了?嘿,谁家的可怜孩子!进来吧,唉。”我更窘了,游子在外,无亲无故,问君能有几多愁?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攀谈片刻,意外得知竟为同乡!在中国十几亿人中,在陌生的土地上幸遇同乡是何等喜悦。一番察寻得知我所乘的那班列车刚靠站就迅速驶离了。我的父母最快也要明后再到。大爷为我取来了一条毛毯,让我坐在他平时休息的床上,随后就去和站长汇报此番事宜。
不过数平米的简屋,竟也放得一张床。床头便是大爷工作的地方,工作日记上一丝不苟的记录,还有一盏台灯,是很老的绿色台灯,旁有一个面盆,同样,那里面穿着红肚兜戏鲤鱼的孩子,大概有我爷爷的年龄了吧!床头唯有一张照片是新的:那是一个新生儿粉嫩的脸上洋溢着生命的崇高,大概是大爷的孙辈儿。
这时,大爷进来了,双手小心地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年糕端到了我的面前:“吃吧!俺从乡里带来哩,不是逢年过节我都舍不得吃呢!”说罢,转身又走了。嗯!是甜的!软糯粘牙的年糕由内而外地散发出糯米的清甜,回香阵阵,忽然抬头,却见大爷站在门口,左手抓着一只馒头,右手提着一包仅五角钱的咸菜。口中的年糕愈发显得珍贵,仿佛这碗年糕已不再是年糕。的确,这是一份游子在外被助的多味的无法言表的情感,吃完后,却发现碗下还卧着一个荷包蛋,泪水终潸然而下。
年糕并不十分珍贵,但在举目无亲的关头,愈显重要。何为故乡?我说吾心安处便是故乡。短短几时缘分足以慰平生。大爷眸中之爱,言语之慈,合为无数山川河流,胜过我路过的一切不朽。
曾经沧海难为水,终不忘那碗朴实无华的年糕,人生何必常相逢,有情即为乡。物微,可情胜过数大千世界中的万般奢华。
物微情浓作文800字 篇二:
吴炫董
夕阳的余晖洒下了一地金黄,通过透明的玻璃折射进来,折射在那瓶“英雄”墨水里。透过蓝黑的深邃液体,反射出琉璃般的光芒。
这是一瓶有年头的墨水——瓶外的包装盒,早已无人知晓,也无处问津。拧开盖,是一股陌生而又熟悉的涩味儿。据说:这是祖父当年做队长,村里给发的。一翻开一本本在阴暗处,发着霉味的工作笔记,就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当年的他,充满了荣光与梦想。
而现在,这位当年的队长早就搁下了笔,给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早就适应了电子办公,便又辗转到他孙子的几案上。
那是刚刚触到钢笔的那一日,一只稚嫩的手,握着冰冷的钢笔,刚开始写钢笔字的那一天。那个孩童欢喜无法用语言表达。
语文老师说过:“写字就如同做人,人正,字才不会歪!”一个个同学静静聆听。老师说罢,我焦急地拧开笔,打开瓶。手一抽活塞,笔尖在瓶中叮叮作响,吮吸着幽静而深远的蓝黑墨。心急火燎地关上瓶盖。却“笃”的一声,瓶儿坠到地上。一惊!“潜”下桌找,看到那四方方的玻璃瓶,磕没了一个角。幸好墨水没作乱,在瓶中掀不起波澜,相安无事。“屏气,静心,放好墨水。”老师提醒道。后来,我的笔也就很少掉在桌下。
后来,钢笔和墨水渐渐淡出了我的视野,向书橱的深处走去。廉价方便的水笔出现在衣袋里,笔袋中,行走在纸页上。一道道碳一样的黑。
但近期,我想给在外地的同学写信,刚准备在淡黄的信笺上落笔,却迟疑了一刻——翻出了遥远的记忆。那瓶墨水,那支钢笔。
摇摇瓶子,墨拍打着内壁,却又无声地流下。心中波澜像他一样,起伏、辗转。又记起,一个小学生曾用它写下人生中的第一页硬笔字;一名中年人虽穿梭在电子办公的世界里,却用它在文书上郑重地署上自己的名字;一位老人曾用它记下二十世纪变化的点点滴滴,从人民公社到生产责任制,从半市斤的粮票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它,有个人进步的印迹,有家庭前进的步伐,有时代飞跃的影子。
它,记述着奋斗、进步,和无限的情思——家书之念,家国之思。
摇摇瓶子,又是记忆中稳重而深邃的墨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