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十佳先进典型案例 篇一:
工作背景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五社联动”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优势,形成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合力。__市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____思想,坚持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机关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五社联动”机制探索实践,链接多方资源,整合多方力量,不断创新社区治理,进一步推动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主要做法
__市民政局立足民政职责,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社区治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服务协调作用,推进“五社联动”实践。
(一)提高社区治理民主协商能力。打造“老友议事会”协商模式,抓好社区党组织与议事会有机融合,指导社区党组织把握社区治理协商议事的整体方向、议事内容。投入专项资金、引进专业团队,对专职社区工作者和“老友议事会”代表进行议事规则培训,提高议事效率、提升议事效果。抓好社区党群服务阵地、设施与议事会资源共享,鼓励党员参选老友议事员并积极发挥作用。加强与市委组织部、市住建局等部门职能联动,通过市级部门的平台作用,构建社区党建引领、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导、各利益相关协同、居民有序参与、制度不断完善的“多方参与、协商共治”的社区治理氛围,在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打造专业化社工队伍。着力构建并夯实以基层社工站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有效链接资源、高效整合要素,以群众需求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需求为导向,开展专业社工服务,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奖励机制,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水平提升奖励已连续纳入市本级高层次人才开发专项,今年以来已为268人次发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奖励金65万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全市已培育发展社工机构96家,建立乡镇(街道)社工站127个,拥有持证社工5463人。
(三)成立社区发展慈善基金。为推动社区发展慈善基金落地__,__市民政局主动做好政策指导和资源链接,精心指导各城区整合辖区社会慈善资源,开展“五社联动”机制宣传和筹集启动资金,__市慈善总会依法依规做好流程指导和资金管理,通过“慈善+社区”模式,吸纳社会捐赠,为社区导入社会化资源,撬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9月28日,__市慈善总会社区发展慈善基金签约授牌暨现场认捐仪式成功举办,标志着__市在__率先成立社区发展慈善基金,__市慈善总会与12个来自邕宁区、良庆区以及其他城区的社区签约,__锋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进行现场认捐。__市慈善总会社区发展慈善基金将用于社区开展“慈善幸福家园”“社会救助+慈善”“关爱一老一小”等公益慈善项目及社区建设、社会治理、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促进社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项目。
工作成效
一是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高。通过社区党组织引领,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导,各利益相关体协同、居民有序参与、制度不断完善的“多方参与、协商共治”的社区治理氛围,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利益诉求的“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基层协商民主高效发展,居民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强。
二是社区服务质量和基层治理水平有效提升。__市各社工站建立以来,开展了各类救助领域走访服务以及养老、儿童、残疾人等领域服务,社会工作已从民政社会服务领域向职工帮扶、残障康复、禁毒戒毒、犯罪预防、教育辅导、就业援助等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拓展。
三是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得到激发。社区发展慈善资金推动慈善资源下沉社区,社会力量成为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的有力推手、补充,社区+慈善融合发展,慈善组织为社区群众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慈善服务,充分调动社区和社会资源的流转运用,不断充实社区社会治理力量,满足社区治理需求,构建社区治理新平台。
难点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区服务的对象和需求日益朝着多元化、复杂化方向转变,对社区服务质量和基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五社联动”的探索实践中,存在专业社工人才数量不足、社区和社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各主体之间联动不到位等问题,“五社联动”机制作用未充分发挥。
解决办法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机关党组织聚焦主责主业,做好协调、整合、服务工作,指导基层党组织建强战斗堡垒,统筹推进“五社”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和服务。
二是完善政策支撑,通过加强培训、优化结构、完善薪酬等方式,不断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持续破解社区工作者“引不进、育不强、管不好、留不住”等问题。
三是实施“五社联动”提质增效行动,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项目为引领,不断强化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与社工专业人才联动机制,培育壮大“五社”各主体,形成多方合力,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品质和基层治理水平。
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十佳先进典型案例 篇二:
__区__镇__社区位于__镇界西三支路,幅员面积约1。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4300户、1。3万余人。辖区老旧小区因修建时间较长,曾一度无物业管理,脏乱差问题突出,居民反映强烈。为解决这一难题,__镇党委坚持“党建+治理”,在__社区典型“三无”小区书香门邸先行试点,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居民户”五级组织体系,形成“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的基层治理新局面,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突出党建赋能,小区有了“顶梁柱”
以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为依托,通过党建引领小区自治,“有事找党员”“有事找组织”的愿望得以实现,小区有了“顶梁柱”。
一是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在小区成立功能型党支部,负责统筹小区日常事务,将小区内“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筛选出来,作为支部班子成员人选,从中遴选出小区党员居民周__任支部书记,陈__、王__任支部委员,同时吸纳不同界别和不同行业的党员12名进入党支部,每月召开支部例会,累计研究解决小区居民反映强烈的事项18件。
二是织密红色网格体系。统筹考虑人口数量、管理范围等因素,将书香门邸小区划分为1个网格,配齐配强“1+3+N”网格力量,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挂牌“党员中心户”“党员经营户”,__镇驻居干部担任网格指导员,同步吸纳商铺党员、居民党员、保洁员、美团小哥等40余名作为“N”力量在网格内发挥作用,为网格治理奠定坚实组织保障。
三是成立自治管理委员会。针对小区组织无序的问题,小区功能型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发动业主召开业主大会,在每个楼栋单元组建自管会,并推出1-2名优秀党员或带头作用发挥较好的居民任委员。自管会同时承担业委会和物业管理两项职责,建立居民议事会、民情院坝会、小区文明公约等议事制度,引导党员中心户和居民户通过人情发动、人缘带动、友情联动,吸引居民共同参与小区、楼栋自主管理。
凝聚红色力量,小区有了“排头兵”
着力构建红色志愿服务体系,引导党员亮身份、带动群众齐参与,小区的急难事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小区有了“排头兵”。
一是激发党员报到。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入网”的原则,社区党委紧紧抓住党员这一群体,通过网格员走访摸排,引导35名党员到社区报到、下沉网格,协助开展创文巩卫、环境整治等工作40余次。定期在小区楼栋里开展“敲门行动”,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65次,100%做到了小事不出楼栋。
二是组建红色队伍。探索“党建+志愿”管理服务模式,吸纳骨干党员、小区居民群众和社会组织、技术人员等近40余人,组建“初心政策宣讲”“爱心困难帮扶”“耐心文化教育”“舒心义诊义剪”“安心治安巡逻”“暖心敬老助老”“热心环境保护”“省心公共法律”等“八心”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劝导、治安巡逻、敬老助老、政策宣讲等各类便民活动120余次。
三是推行红色服务。构建“志愿服务+”模式,通过“志愿服务+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文化娱乐”“志愿服务+常态帮扶”的特色模式,推动网格内各类服务资源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打造集党的理论宣传点、文明新风传播点、社情民意收集点、群众事务代理点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文明实践点,采取“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开展上门服务10余次。
推行共治共管,小区有了“新面貌”
党员带头,小区业主和周边企业、商铺纷纷参与,共同开展小区治理,小区逐步提档升级有了“新面貌”。
一是升级基础设施。小区因修建时间早,存在房屋配套不全、设施陈旧老化等问题,社区党委联合辖区内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及居民等,采取“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赞助一点、老百姓出一点”的方式,共同筹集资金16万元,对小区线路管网、消防器材、人行地砖、视频监控等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利用剩余筹集资金购买了榉木、玫瑰、红枫、麦冬等植物,动员小区居民一同栽花种草,并落实专人进行维护,小区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是拓宽创收渠道。为增加社区治理资金来源,小区党支部班子牵头,组织小区党员、居民代表共同协商,在小区门口安装车辆道闸系统,对进入小区车库的车辆进行按时收费,将收取的费用全部用于小区公共设施维护。同时在小区提供清扫保洁低偿服务,引导居民和商铺每月自觉缴纳清扫保洁费10元,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将其中的30%用作小区环境整治。5家爱心企业齐心支援,捐资捐物3。7万元支持小区治理。
三是打造文化阵地。社区党委邀请周边小学老师、学生、居民与镇、社区干部等,利用小区内的“空白墙”绘出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全教育及法制教育”等板块组成的文化宣传墙,精心打造“文化驿站”,引导辖区居民进一步了解社区工作,营造人人了解社区党建工作、支持社区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也为社区党建文化建设打好了“特色牌”,构筑了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
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十佳先进典型案例 篇三:
近年来,随着__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部分社区人口规模不断膨胀、密度持续增大,20__年,全区超过3500户的大型社区达41个,基层治理的压力和矛盾愈加凸显。__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社区规模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成效、强化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大型社区优化调整的创新实践和方法路径。
聚焦大型社区复杂类型,采取“四分法”分类实施
__区根据全区大型社区规模超大、形态多样、治理难题各异等客观情况,强调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优化调整过程中,综合考虑地域条件、发展状况、服务能力、人文历史、居民认同、生活习惯等因素,实行“四分法”分类施策,力求人口规模适度、地域面积适中、治理范围适宜。
突出布局均衡化,开展社区规模拆分。对人口规模巨大、管辖区域较大、治理任务繁重,且易于物理分割、居民意愿较强的社区进行拆分。统筹考虑社区资产和债权债务处置、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配置以及民意支持度等方面,将规模拆分型社区分为即拆型和缓拆型两类,像秦淮社区、__社区、__门社区等即拆型社区于去年年底前完成拆分,缓拆型社区于20__年年底前拆分到位。
突出管理前瞻化,强化社区规划设置。对商品房小区连片开发建设,居住区相对独立或相对集中,规划人口规模达5000户左右的,将相邻的1个或多个商品房小区组建为1个新社区。比如,以霞辉庙社区范围内蓝溪谷、山语春风、荣盛隽峰等3个连片商品房小区为主体,设立顺塘街社区。
突出界线明晰化,促进社区空间整合。对人口规模较大、管理服务任务较重,且相邻社区规模差异较大或管理范围和界线模糊不清的社区进行空间整合。比如,对__街道__社区与__街道__社区共同管理的__小区进行调研分析,明晰管理界线和权责。
突出服务精细化,推动社区功能提升。对人口规模较大、治理服务任务较重,但区域面积适中、管理半径较小、能够满足治理需要,特别是治理模式和服务品牌得到肯定、居民群众满意度较高的社区,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比如,__街道邵圣社区,由行政村改设,面积2。3平方公里、1。3万户、约4万人,该社区没有拆分,而是进行功能优化布局,将社区便民服务窗口下放到点位工作站,实现“便民服务不出小区、诉求处理不出社区”。
聚焦大型社区居民利益诉求,坚持“三不拆”稳妥操作
大型社区居民结构复杂,利益诉求多元,优化调整涉及小区物业管理、集体资产处置、居民福利待遇等诸多实际问题,必须审慎稳妥处置。__门社区在拆分前召开协商议事会,老党员、老干部、区人大代表、居民代表、物业公司代表等各抒己见。“社区拆分后我家就归属青西社区管辖了,但像我们这样的原__门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民,每月发放的老人钱还有没有?”居民代表丁义根急切想知道,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卫锁立即解释:“不管在哪个社区,只要是__门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民,原有福利待遇一律不变。”针对“孩子上学有没有影响”的疑问,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施教区主要按道路、小区划分,社区划分不影响入学。现场工作人员飞快记录下大家的建议、疑虑,作为后期规划的重要参考。__门社区“由一化三”,分为悦民社区、__门社区和青西社区,治理范围由6。5平方公里缩小至2。1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规模由5。6万降至1。9万。
在大型社区调整中,__区细致梳理社区发展脉络、治理现状、群众诉求,坚持以现有居住区为基础,原则上做到“三不拆”,即:不拆分网格、不拆分同一小区、不拆分集体经济组织。涉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划转的,按照“股随人走、人随房走、房归地管”思路,保障居民的股金分红、福利待遇等经济人权益不因社区调整而变化,消除人房“两张皮”的管理脱节现象,明确房屋管理由属地街道和社区负责,充分保障居民合法权益。
为确保相关街道、社区开展工作有依据、有参考,__区制定出台《大型社区优化调整工作流程图》《大型社区优化调整工作操作手册》等指导性文件材料,细化操作流程,规范实施步骤。同__街道一样,__街道、秣陵街道、__街道通过居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片区座谈会等方式,向居民群众介绍社区优化调整初步方案,尤其是拟新建社区的人口规模、范围边界、社区名称等事项。“在__社区拆分过程中,我们专门对新社区名称进行了百姓议事,因为辖区有__路、__湖,街道还有__社区,很有文化渊源,大家商讨后一致决定使用‘__’这个名称。”__街道分管负责同志如是介绍。
聚焦大型社区调整后续发展,做到“两结合”有效推进
针对全区大型社区数量大、涉及面广、历史遗留问题多以及群众关注度高、意见统一难的现实状况,做到“两结合”,一方面,坚持党建引领与尊重民意相结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社区优化调整工作全过程,扎实履行意见征求、风险评估、民主决策等规范程序,及时发现并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的突出问题,实现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坚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与着眼长远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进大学城社区等超大型社区拆分、__片区等拆迁安置集聚区空间整合,集中破解一批“老大难”问题。同时,综合考虑城市未来发展、常住人口增加、地块楼盘开发、整体规划拆迁等各类因素,超前谋划社区规模和布局调整。
密切关注拆分后社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防止“一拆了之”,引导新社区因势利导、凝聚人心、久久为功、创出佳绩。如,科宁社区原属于__街道__社区,去年底,原__社区“一分为二”,成立新的科宁社区。新社区成立后,常住人口2。7万人,辖区内有20多个商品房小区,遗留问题难化解、邻里沟通难见效、矛盾纠纷难调解等很多“老问题”依然存在。科宁社区党委书记胡业斌认为,新社区要落实落细精细化管理,需要激活共建共治力量。在他的带领下,社区围绕“科宁雷锋茂”品牌打造,深度融合小区党支部和红色业委会,每周召集由党支部、业委会及部分业主三方参与的“逢四说事”协商议事会,让居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今年以来,召开小区议事会10余次、解决矛盾300余件,12345工单量比去年同期下降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