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一:
作者:黄芷瑶
春节对于国人来说是个古老而又神圣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为地方不同,所以风俗习惯也就不同。我的家乡莆田习俗是这样的。
初一这天,清晨起来大家换上节日盛装,燃放鞭炮,家家以线面、“福饭”(干饭)祭祀祖先,祭毕煮线面,寓意“福寿绵长”。
初二不串门。初二在莆田是禁忌日,人们不敢相互串门。此习俗源于明嘉靖年间,英雄戚继光勇歼倭寇的故事,相沿至今。后来初二这天就成了朋友、同学之间聚会的日子。
初三为祝寿、回娘家日,这天人们都给都会给60岁以上的老人做寿。新嫁娘,这一天由老公作陪,回娘家给父母拜年。
初四是最特别的风俗。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重过一次年,俗称“初四做大岁”,此习俗同源于倭寇窜犯莆仙的故事,为了纪念这一大事件,莆田地区都把时间改为正月初四晚重新过年,叫做“做大岁”,把大年除夕王称为“做小岁”,相沿至今。
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吃一碗面,然后出门游春或探亲访友。
初六到二十九是莆田的元宵民俗活动,堪称全国最长的元宵节。莆田人闹元宵,主要以菩萨巡游为主。
这就是我家乡福建莆田独特的春节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一个新年来临的时候到了,每一个在外上班的人都要急急忙忙的回到自己的老家过年,在我的家乡——安徽淮北还有一项祭祖的活动。
在我国祭祖的方式有许许多多种,有的以一个村为一个团体一起去,有着以同一个姓氏为一个团体一起去,还有的以一个家族为一个团体一起去,只要到了该祭祖的日子,大家就会聚集,起来到村里的某个地方祭祖,但我的家乡祭祖的方式却与众不同。
大作 文 吧年30是祭祖的日子,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要祭自己的祖先,只要吃过午饭,就会开始做许多事情。首先是在自己家祭祖,因为祭祖都是由近到远的,所以先是把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叫进来,让他们坐在椅子上,然后奶奶把它们最爱吃的猪头肉、豆腐……放在桌子上,然后奶奶说:“这是给玉皇大帝吃的。”过后奶奶便拿出香来,把香点燃,然后给了我三根在桌子前拜了拜……
这次祭祖活动不仅让我回味无穷,也让我懂得了祭祖的方式。
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三:
作者:柳清辉
今天,我来说说我的家乡莆田春节的习俗。大年初一走亲戚还能收到压岁钱,吃长寿面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又去拜妈祖,保佑平平安安,健身体健康。
正月初二这一天不拜亲戚,这里有个戚继光抗倭历史故事。
大年初三是给60岁以上的老人过寿的日子。
初四过大年,因为莆田在300多年前发生了一个重大变故,就是倭寇大批入侵莆田的老百姓,许多人没有吃上团圆饭,所以初四再吃一次团圆饭,过一次大年。这就是莆田的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四:
作者:田浩东
春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说起春节的习俗,我的家乡莆田有独特的春节习俗。
初一和初五早上,人人都要吃一碗莆田线面。线面又称太平面、妈祖面、长寿面,寓意平平安安又一岁。奶奶说:“吃妈祖面有技巧,要先吃面再喝汤,如果先喝汤,以后出门会淋雨。”
最独特的习俗就是初四要过大年。为什么一年要过两次年呢?相传明朝年间受倭寇侵犯,时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难,躲过一劫。等风平浪静之时,已是正月初二。当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里惨不忍睹,人们决定再过一次年。
其实,最令我心驰神往的是元宵节。每个村各有不同,我们村是十二、十三两天通宵闹元宵活动。元宵节前几天,家乡就沸腾了,处处洋溢着节日浓厚的气氛。这个村有最无畏勇猛的“跳火堆”,是鼓励大家更勇敢一些。而那个村“菩萨爬高梯”,则是先前抗倭望风的遗留,这些都展示了莆田人民不畏强暴,抗御外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还有跳傩火、打铁球、摆棕轿、大游灯等特色民俗表演。
我喜欢我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五:
何灿阳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一句话二十三烙火烧。
在腊月二十三,我们家也与别人家一样,都要烙火烧,火烧与馅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烙得脆脆的面皮与中间那鲜嫩可口的馅,只是回想起来就又觉得饮肚子里的馋虫被勾起来了。
腊月二十三早上刚醒来就就能闻到已经快好了的火烧,还能听到正在厨房忙碌的爸爸妈妈的声音。
起了床。便看到把已经好了的火烧往外端的爸爸,爸爸把火烧放在桌上看见了我于是对我说:“快去喊你姐姐出来吃火烧。”叫醒了姐姐后。使看见那正在冒热气的火烧,我想也不就拿起一个吃了起来。咬上一口,那味儿真是好极了!不说那迷人的香气,也不说那诱人的色泽,还不说那酥脆的表皮。只说那美味的馅儿就令人难以自拔。
我三下五除二的吃捕掉了这个火烧,爸便无奈的说:“怎么不等它凉一点再吃呢?”我这时才反映过来那真的很热。
不过,那天我非常开心。
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六:
作者:徐子淇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我的家乡山亭东店的习俗是这样的:大年初九是我们村的元宵节,每家每户有出生男丁的必须去庙里拜拜和拜丁饼。
大年初九早上,早早地去庙里拜拜,还要把丁饼挑到庙里去拜。拜完中午还要做大餐,叫上亲戚们到家里吃饭。如果今年家里没有出生男丁就晚上煮大餐,朋友都到我们家吃。八点就开始分丁饼,可热闹了。有一个人在那边叫全村人的名字。旁边又站了十几个人一块喊,声音太大声了。喊到谁家的名字上前拿一下,我们家分了一百多个,这种丁饼好好吃。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七:
作者:陈诺然
农历大年30,又称“除夕”是我国民间传统守岁的重要日子,过了除夕,就是新的一年了,到了晚上开始“围炉”,全家欢聚一堂,团团圆圆。“围炉”后长辈会给孩子发压岁钱,寓驱邪之意。初一早上,必吃妈祖面,象征平平安安又一岁。初二那天,都不互相串门,因为这一天是“探之日”,初三这天是开店门,是给60以上的老人祝寿,初四这天俗称(做大岁),大家都围在一起,喜气洋洋,这就是家乡莆田的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评语 篇八:
作者:张峻豪
每到腊月二十九这天,大家都会蒸馒头。我们家也不例外。姥姥这一天一般回正普通的馒头和棒子面做的窝窝头。而奶奶却会蒸粘豆包和枣卷。今年春节,因为有了妹妹,所以爷爷和奶奶都来到了我们家。在二十八的晚上,奶奶就活好了白面和棒子面,等待一晚上“发面”。到了二十九的上午,他们就开始做了。娜娜从冰箱里拿出豆沙馅,用擀好的棒子面皮包裹住一块大大的豆沙馅。这一个粘豆包就做好了。枣卷就是将白面干成长方体,将蜜枣放到上面裹起来,就这样一个个拼起来,用好几十个正阳的小枣卷,拼成的大枣卷可是很漂亮呢。
我在这是也会帮帮他们,做一个圆形的小馒头,挥着做一个小枣卷。做好后,放进锅里,正上一会,然后就放进冰箱的冷藏室里。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加热一下。每当看着姥姥和奶奶在一起有说有笑,互相学习的背影,感觉无比的快乐。
在接下来的几天,除了除夕吃饺子,和其他一些时候。都会一直吃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