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教育案例范文 篇一:
皇姑区航空实验小学本着以民生工程要顺应“民声”、民生工程要贴近“民心”为基本认识,以学生、家长的需求为着眼点,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课程改革整体计划,着力构建具有政治高度、教育温度、发展厚度、学校亮度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即:“四度四无忧”课后服务体系。
一
开展意向摸排,呈现教育温度,确保政策落地无忧
学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上而下一以贯通,严格执行课后服务“5+2”不打折,普惠性与个性化并轨实施不迂回,面向全体学生以最“原始”的方式100%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及《课后服务申请表》纸质版,确保惠民政策知晓率100%,行使参与权100%,摸排100%,不漏一人;政策落实100%,不改一点,呈现100%的教育服务温度。
二
完善制度保障,体现管理力度,确保课程落实无忧
学校积极推行“班级、年级、校级”三级管理模式,实现“班级管理”全覆盖,即以班级为单位,指导学生在校完成作业,进行作业辅导、补缺补差;“年级管理”显特色,即结合学校课程特色,实施走班制“素质拓展”社团活动;“校级管理”重督查,即以学校为单位,落实“管理”日督查工作,保障双时段课后服务课程顺利实施。
三
丰富课程菜单,彰显学校亮度,确保服务品质无忧
学校以学生兴趣为主,结合航空特色品牌,科学配置“五育课程”,探索与创新实行校内精品课程与校外优质课程互补融合,开设了含益智、科技、运动、艺术等十四个门类的个性化课后服务课程,延长教育效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赋能。
(一)通过继承和加强原有的航空模拟飞行课程、无人机课程,进而新开发航模制作课程,完善学校航空特色。
(二)通过内部挖潜,鼓励本校有特长的教师承担个性化课后教育时段的社团授课任务,如,本校老师教授航模制作课、象棋课等。
(三)通过引进外部独特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课程项目以及专门师资人才,进一步丰富学校的社团课程体系,提升师资整体层次。积极争取沈阳市群众艺术馆支持,为学校引进三位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承担满族刺绣、满族剪纸、泥人社团的授课任务;与辽篮退役球员所办俱乐部合作,引进专业篮球教练;引进退役的专业击剑运动员担任教练等。
四
采取多元评价,升级课程精度,确保能力提升无忧
学校以个性化课后服务课程“星级化评比”的方式,通过学生、家长满意度调查,课程阶段性展示等形式,提升课程品质。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扩展学生能力边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双减”背后,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重建教育价值观的过程,是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的过程。航空实验小学将继续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在践行“双减”、全力打造沈阳市“幸福教育”品牌的路上,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课后服务这一暖心工程真正成为惠泽民众的民心工程。
双减下的教育案例范文 篇二:
“三强三保”扎实推进“课后服务”
为了推进“课后服务”这一民生实事,落实上级关于“双减”“五项管理”的相关政策,海盐县XX中学以“三强三保”举措探索“课后服务”的精致化,确保有刚性需求的学生能够100%享受托管服务,逐步实现“作业不回家”“书包不离校”。
强课前“菜单”,保服务精细
一是课前“自由活动”的开展,舒展身心。晚餐后,学生可以三五成群,或在操场散步,或在植物园嬉戏,或在长廊下歇息,或在蔡家厅聊天,校园的任何一个点,都是学生可以“自由翱翔”的天地。
二是课前“自由阅读”的组合,修身养德。自由活动后,学生们进教室可以选择三门文科进行阅读,语文可以翻翻学过的名著,英语可以背诵相关的单词、词组,社会可以看看历史故事等,让学生心静后,再投入到后面的晚自习中。
三是晚餐“就餐质量”的监督。就餐学生对晚餐满意度的高低,也是学生晚自习效率高低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学校将“陪餐”延续到晚餐,由相关陪餐老师关注学生对菜品的评价,关注食堂人员的服务水平,关注食材的新鲜度等。
强课中“辅导”,保服务精准
一是“全员参与、搭配组合”促五育并举。学校66名教师全部参与课后服务管理,每个班级每天的进班辅导老师均有变化,文化课与技能课老师组合搭配,使学生能学有所需,学有所辅。
二是“教师互换、异班答疑”促均衡优质。每一科目的老师都可以与隔壁班级互换的自由,如果一个班级的答疑告一段落,可以去另一个有需要的班级进行答疑,确保学生“有问即答、有问必答”。这样一方面要求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发现问题,主动提问,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及时解答、解决学生自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晚自习的成效。
三是“分层设业、各取所需”促全员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当天作业总量,另一方面也能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学习服务,促进个性发展。初中开设晚自习,让学校成为育人的主阵地,广大教师可以安安心心辅导学生,让教育回归到常态。
强课后“安全”,保服务精心
一是班主任“护送”小组服务“无漏洞”。学校晚自习人数为575人,占总数的91。85%。这未参加课后服务的51人,放学护送由本年级的班主任团队负责,4:45点齐名后,送到校门外过好马路。
二是分批放“排队”文化初成“零缺口”。分批设定托管服务时间,每个年段间隔10分钟,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实现与家长接送时间的“无缝对接”。学校共设立12个指定地点,要求学生按学号排队到校门外的指定地点。同时,校门外的家长也要求按相同的学号“排队”接,班主任做好图示发到每位家长手中,确保家长接送时间高效。
三是让家长“牵手”学生暖心“无距离”。强化托管服务签到点名,教师将学生带到指定地点指定学号的位置,再整队,确保学生在场在位,与家长一一对应,再由家长“牵手”接好。学校也设立安全护学岗,加强校门口交通秩序组织,强化家长接送和教师护送制度,确保晚自习放学后的安全有序离校。
双减下的教育案例范文 篇三:
“帮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不一样的自己”,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我在工作中,始终坚持让孩子们在减负增效中快乐成长。
一、规定时间,适当奖励
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当堂作业绝不拖拉”的理念,让孩子们在课堂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做到字迹工整,正确的,给予适当的奖励。这项奖励会让孩子们自己提一些小要求,比如:我要当一天的值日班长,我可以坐一下老师的位置……这样的奖励是孩子们自己提出来的,也是孩子们内心里特别想得到的。久而久之,孩子们完成作业的速度加快了,完成的质量也提高了。
二、开放阅读,爱上读书
为了培养孩子们爱读书的好习惯,我们在班级里设立了“向日葵读书吧”,孩子们可以把自己家里喜欢的书带到学校放到读书吧,平时由选举出的“朗读大王”负责管理。同时鼓励孩子们做好读书笔记,组织“讲你了解的书中人物故事比赛”、“一分钟读书演讲比赛”等读书比赛活动,通过这些方式使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读书。
三、艺术熏陶,培养兴趣
我经常组织学生学习适合他们的手势舞蹈,学习累了就跟孩子们跳上一段,班级里随时能听到歌声和笑声。空闲时间,我还教孩子们仿照课文里的内容写诗,并鼓励他们:“你们太棒了,真是一个小诗人,将来的你们也一定会成为真正的诗人。”有了这样的鼓励,孩子们就特别想写、爱写,都想成为老师眼里的小诗人。有时候,我突发奇想:来吧,我们来演一演课本剧吧!孩子们跑过来,围在我身边。我们就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跟孩子们上演一场足以让孩子们捧腹大笑的课本剧。这些做法用艺术感染力熏陶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热爱学习,更热爱生活。
四、家校结合,保驾护航
三年级,正是培养孩子们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记得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双减”政策背景之下,孩子将踏上一条全新的赛道。父母必须要与时俱进。基于此,我会与家长积极分享“双减”政策,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并支持学校和班级的工作。
“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把健康的身体、自由的时间、快乐的体验交给孩子,让孩子们的身心都能够健康愉快地发展。在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中,实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双减下的教育案例范文 篇四:
做好“加减乘除”,探索“减负提质”举措
一加“服务”。学校全面推进5+2课后服务,开设“书写人生”“阳光体育”“童声嘹亮”“棋逢对手”“趣味科学”“美的熏陶”等活动,实施升级版的“作业辅导+五育活动”双结合的课后服务。
二减“负担”。开展“作业不回家”计划。组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开设“作业超市”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在一二年级中开展“快乐闯关、幸福成长”无纸化测评活动,将考场变成妙趣横生的闯关游乐园。
三乘“质量”。坚持“减负不减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化“单打独斗”为“团体协作”。通过开展“优秀课例”“优秀作业设计”“最受欢迎活动项目”等评选活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探索符合学校特色的活动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除“担忧”。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墙报等平台,增进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了解。及时发布学校课后服务内容、预期目标、现场图片、活动成效等信息,消除家长担忧。开设课后服务意见论坛,收集家长意见,不断改进学校工作,完善“双减”举措,更好地让孩子们在学校、在社会健康、快乐成长。
双减下的教育案例范文 篇五:
XX区XX中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要求,统筹谋划,全面部署,以全面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为抓手,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新学期以来,XX区XX中学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本着“学生自愿、自主申报、内容多元、积极服务”的原则,开发了体育锻炼、阅读辅导、德育成长、特长发展等多元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实现了文化学习与兴趣培养有机结合。
一、阳光体育强体魄
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结合中考体育项目开展田径训练、集体跑操等体育活动,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释放一天的学习压力,有效促进身体负能量清零,做到劳逸结合。
二、特长发展显风采
为发挥学生特长,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学校开展了“我的青春我做主”的活动,学生们在此活动中积极参与、展现当代中学生的风采,各展所长。学校书法社的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
三、学科辅导促提升
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帮助家庭解决看护难题,积极回应社会诉求,提升老百姓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学校精心开展了学科类课后服务,有效缓解了家长辅导难的问题。落实“双减”不遗力,作业减量不减质。
多元活动课程和精心课后服务,增强了学生体魄,丰富了学生精神生活,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缓解了家庭焦虑。我校在探索推进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双减下的教育案例范文 篇六:
创新设计“融智。聚慧”作业
学校在作业设计中努力寻求“教、学、评”一体化路径,优化作业布置形式,努力实现作业的多样化和内涵化,积极“减负提质”。
一是学科融合,唤醒学生体验感受力与学习力。各备课组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充分发挥本学科特点,体现大学科大主题的特色,挖掘各学科素养内涵,巧妙融合学科学习方法、学科思想、学科精神等学科本质,科学设计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二是自主设计,探索深度学习下的项目式作业。推行“教材+”主题式与“赋权型”项目式作业设计,实施课内外联动,即课内的习得在课外继续延伸,课外知识在课内夯实的双向驱动,真正实现课内外的勾连、教材和生活的有效迁移。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驱动或引发性的问题进行探究,进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凸显探究性的特点。
三是知识统整,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最终目标。以整体化学习为架构,建构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知识框架,设计单元整体作业,形成融合学科知识的、富有教育意义的、适合学生练习的新型作业,实现以核心素养为纲的统整。
四是多元评价,健全评估学习品质的评价体系。突破以往以分数为等级的评价体系,开创多维度评价体系,将“作业计划”“作业步骤”“作业实效”等多方面的评价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
双减下的教育案例范文 篇七:
信息化助力作业控量提质
学校将信息化作为落实作业“双减”成效的有效手段。
一是细化作业管理制度,建立基于校本作业的长效机制。学校采取学期初备课组计划作业量、教务处发放“印刷凭证”、日公示作业量、周公示印刷量、定期公示教师批阅情况等措施,从作业源头出发控量提质,促进备课组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提高作业成效。
二是借助信息化平台,探索基于学科特色的智慧路径。数学学科利用“智能化学业大数据平台”对教师全批全改后的作业扫描收集,对学生错题进行精准定位、数据分析、智能分类、针对性推送等,提高学生作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英语学科借助学科特色软件即时批阅与反馈,教师因材施教进行作业个性化推送,借信息化实现作业个性化。语文学科借助信息化进行作文升格,教师批改后精选典型作文,拍照上传,AI自动识别,智能统计、辨析精彩句段,甄别错别字、病句等,根据写作内容和要求给出修改建议、智能推荐学习文章。
三是通过师生移动终端,构建基于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库。全学科借助移动学习终端实现作业数字化收集与资源共享。通过备课组对校本作业的“每日优化、单元建档、学期汇总”,打造“1+1+1”阶梯式校本资源库。
双减下的教育案例范文 篇八:
为落实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沈河区朝阳一校严格落实“考试管理”相关要求,大幅压减考试次数,改变测验形式。并且在一二年级创新开展“全A挑战赛”素质能力测评,为进一步探寻考试改革走好稳健第一步。
朝阳一校始终秉承“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我舒展的力量”的办学理念,全面致力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学校在一二年段进行考试改革,每学期都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测评。测评以“全学科考核”为主,涉及九个学科(数学、语文、益智、体育、音乐、美术、道法、科学、劳动),十四种能力(计算能力、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朗读能力、书写能力、思维构建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运动能力、音乐欣赏能力、演唱能力、绘画能力、名画欣赏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进行以全A挑战赛形式的测评,并且含家庭测评内容,力求让孩子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与提高。
一、测评方式多元化
1、变化多元
学校测评方式由原来的“一张卷纸定分数”改变为“多项素质能力考核”;由单纯的笔试改变为“简单笔试+口语交际+动手操作”;由被动学习知识改变为主动掌握能力与实际应用;由单一的老师作为评价者改变为老师、家长、学生的共同评价。
2、形式多样
由于测评的学科多,项目多,所以学校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设计、采用多种多样的测评方式。例如在测评口语交际、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和动手操作一类测评时,采取“以一敌众”的测评方式,即一名参考的学生面对众多的评委进行测试,在考核知识与应用的同时,锻炼学生大方表达、抒发己见的勇气。在进行运动测评时,采取丰富多彩的运动竞赛形式,对学生进行跳绳比赛、短跑比赛、仰卧起坐比赛、立定跳远比赛等等,以测代训,让学生的运动活力活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益智测评依托学校益智课程的设置,采取层层比拼的方式进行“魔方还原”比赛,由班级到年级,再由年级到学校,层层比拼,最终获得胜利。劳动测评以班会为主要途径,邀请学生父母参与其中,进行穿衣服比赛、系扣子比赛、洗苹果比赛、收拾书包比赛等等,引导和加强家长与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和能力的提升。
二、测评过程动态化
测评采取平时测评与期末测评相结合;分散测评与集中测评相结合;家庭测评与学校测评相结合;班级测评与学校测评相结合;学科测评与学校活动相结合的动态方式,合理安排测评时间,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校活动相融合的方式真实反映学生状态,考核学生成果。
三、测评结果可视化
学生的综合素养挑战赛由一张“全A挑战荣誉单”贯穿始终,学生每完成一项考核,便在“荣誉单”上扣一枚以学校校徽为图样的“A印章”,大家攒A攒优,当测评全部结束,学生们的“战果”清楚明了,更加激发学生挑战的积极性,同时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
四、测评使用绿色化
以往,学生的测评结果往往与教师的绩效考核与工作评定挂钩。而“全A素质能力测评”的考试结果更倾向于关注学生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测试之名行对教师的评价之实,也彻底改变了教师对于学习成绩的固有观念,形成创新、进取,适合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新方式。
作为“双减”这场变革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朝阳一校将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