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观后感600字 篇一:
张一凡
今天,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一起去看电影,我和弟弟拿着加了许多冰块的可乐,还拎着一大桶五顔六色的爆米花,高高兴兴走进影院,影片叫《长津湖》。
我们走进影院的时候,看见电影院黑压压的一片,座无虚席。
进去不久电影开始了。《长津湖》这部电影是由真实历史改编的。新中国成立了没多久,也就是在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就打响了。
“这场战争必须打,我们这一代不打,我们下一代就要打。”这是整部电影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
中国志愿军上了火车出发了,火车开到了一半,火车铁轨坏了,没办法,战士们只好跑下火车等候修路。突然,美国的飞机发现了我军,用飞机上的机枪对着地面就是一顿突突突,还扔下一发发威力巨大的炸弹,顿时阵地上硝烟滚滚,有许多的战士倒在血泊中,牺牲了。
火车被炸没了,志愿军只能走路前进,经过一个村子时,遇上了一股敌人,和敌人打了起来,战斗非常激烈。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有一个中国军人非常聪明,先是把一个炸药包放在一根缆绳上挂着,然后把炸药包往前推,当炸药包溜到了敌人面前时,再从远处瞄准射击,打爆炸药包,最后子弹把炸药包引爆,当场炸死许多敌人。
片中有一个叫伍万里的人,他虽然是队伍里年级比较小,但眼光很准,是个神投手,他扔炸弹落点很准,炸死了许多敌人。
电影中,有很多让人难过的画面。敌人在战场上不仅有飞机、大炮,他们吃得也很好,有面包、鸡腿。我们的志愿军条件却很艰苦,只能吃冻土豆。看着他们吃冰土豆时,我望着手里的可乐和爆米花,心想:今天的我们那么的幸福。他们真是太苦了!
志愿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顽强杀敌。有飞机、大炮的美国军队,在1953年投降了,他们武器这么厉害都被我们打败,真是扬我国威!
电影结束后,我在座位上坐了很久,我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牢记、珍惜。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600字 篇二:
周杭润
国庆节时,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长津湖》,讲的是抗美援朝时的长津湖大战,里面的一些情节我一直忘不了。
情节一:在毛主席同意出兵援朝后,总司令彭德怀正要上车时,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跑过来,说非要去打仗,彭德怀不同意。这时,毛岸英说了这样一句话:几十万百姓的儿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呢?他真是一个不同于杨广、刘禅之类的败家子啊。
情节二:美军飞机去炸指挥部时。大家都收拾起地图,到防空洞里去了。“刘”秘书忽然想起墙上还有一张大地图,就飞奔回去拿,可没来得及出来被炸死了。一个士兵问:刘秘书是谁,他的全名叫什么?其实他就是毛岸英,为了不让别人对他过于保护,不搞特殊化,才改姓刘。此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更加高大的毛岸英,多么好的战士,多么优秀的儿子!可恶的美军,打不败你们,怎么对得起这些英雄呢?
情节三:炮排排长被炸死后,伍千里在炮排排长的名字外打了一个红方框。七连本来有很多人,伍连长把他们的信息都写在一个小本子上,谁牺牲了就在他的名字外圈一个红框。已经有很多人的名字有红方框了,他们都是战死沙场的英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情节四:杨根思的战友全死了,他为了守住阵地,从战友的身体下拿出炸药包,拉燃导火索,冲进敌群和敌人同归于尽。那一刻,我紧握拳头,眼眶潮湿。
“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也是抗美援朝的初衷。前人们的努力创造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600字 篇三:
刘鸿运
国庆节的第六天,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由陈凯歌、徐克和林超贤导演,吴京、易烊千玺主演的《长津湖》。看完后,我对战争的三观都被颠覆了,这部电影诠释了一个残酷的、真实的战争,真正让我体会到了中华人民伟大的意志、情感、信念。
电影中有三句令我十分难忘的话:一、到战场上,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吧!二、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打不死、饿不死、冻不死的信念!三、这仗如果我们不打,我们的后代就得打,我们现在打仗,是为了我们的后代不再生活在战火硝烟中!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气概就让许多强大的敌人敬畏,古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今有抗美援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而现在更是有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十八天建成雷神山医院的壮举。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一旦苏醒,世界将为之颤抖。”这句话在中国抗美援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像在电影结尾,美军士兵看到了潜伏在山丘上的一座座冰雕的“丰碑”时,都惊讶地目瞪口呆,而抗美援朝中名扬天下的上甘岭战役更是震惊了全世界!
电影中还有一个片段:一名被炸断腿的士兵在战火中呻吟,而在他血肉模糊的半截腿中露出了沾满鲜血的腿骨,然而真正的战争里远比这更加的惨烈!那么惨烈的战斗为什么中国志愿军却毫不畏惧呢?因为他们有一种共同的“情感”,这情感便是为国捐躯、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信念!这信念坚不可摧,是中华民族最强大的武器!
虽然电影已经看完了,但战争中那些场面仍历历在目,它告诉我们不忘历史,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