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 篇一:
《西门豹治邺》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发现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弄清事情的真相后,运用巧妙的方法,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教育了官绅和百姓,破除了迷信。最后,率领百姓开渠引水,灌溉庄稼,从此,这里每年的收成都很好。以往讲法是辩论式,缺乏语文味,缺乏语文工具性于认为性的统一。或者过于分析没有从深层次理解课文,缺乏整体认识,不能体现语文的文学性。我本节课设计了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主要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课一开始,通过回顾全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接着浏览课文,让学生找到邺这个地方前后不同的景象,通过对比读提出问题:为什么邺这个地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抓住变化由学生质疑,教会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把学生提的问题,作为学习课文的切入点。
第二个环节:带着问题深入学习课文,通过让学生默读课文(2-9)自然段,了解西门豹通过调查情况与老大爷的一番对话,西门豹明白了什么?这是学生能通过自读自悟找到的,而真正需要教师点拨的是,通过抓老大爷的两句话,理解“闹”字的含义。从而引出造成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既因为年年闹旱灾的天灾、还有河伯娶媳妇闹的人祸。而相比之下人祸又是最主要的原因。而这里的人祸不仅仅使的是河伯娶媳妇,还有人们的迷信思想。西门豹正是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所在,才想出了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教育百姓的方法。
第二个环节:通过默读批画交流(10_12)自然段,理解西门豹的做法,感受他的破除迷信、敢作敢为、为民除害的高大形象。第一个层次:主要抓住两句重点句学习,描写西门豹的语言:“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一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和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另一句是对西门豹的动作描写:西门豹面对着漳河长了很久。高年级如何做到长文短教。就是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围绕西门豹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作为主线。把语言和动作穿起来,通过自由读、评读、引读、创设情境读,一步步理解西门豹为什么这么做,感受他聪明机智、敢作敢为的形象,体会西门豹这样做的真正意图。
第二个层次:重点抓住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大力的渲染气氛、创设情境。通过音乐的烘托,体会西门豹复杂的内新世界,感受他的良苦用心,为什么西门豹要站那么久,体会出多站一会儿,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明白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等。就是让更多的人不要再迷信。真正理解人祸的根源所在。并结合课文内容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对文章主旨深层次的认识。
第三个层次:处理学生前测的问题:作为管理一方的地方官,西门豹既然知道巫婆和官绅是骗钱害人的,为什么不直接把他们绳之以法。结合学生前面的学习,体会西门豹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惩治巫婆和官绅,更重要的是要用事实教育百姓,要破除禁锢在老百姓头脑中的精神枷锁,破除迷信。并进行回读,整体感受西门豹高大形象。
第三个环节:处理最后一段,并再次拿出开头和结尾,让学生说一说邺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解决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落在实处。这么大的变化应归功于谁,结合课后题处理如何评价西门豹。结合板书总结全文,体会详略的写法。并结合一首短诗,通过让学生补充,相当于一个后测题,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写作能力,有考察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并拿出司马迁对西门豹的评价,进一步感受西门豹历史功绩。
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之后,通过后测题看到了一节课取得的成功,同时,也能看到一些不足。不过,听到一些老师的中肯意见和建议,感觉受益匪浅,一些老师提出的板书设计,确实需要认真的再做斟酌。还有针对最后诗的评价以及怎样做到顺学而导,都需要我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做认真的反思尝试。一节课,呈现的结果是不尽完美的,但追求完美的过程是历经百转千回,希望以后能都经历这样更多的学习参与进步的机会。我将不懈的追求!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 篇二:
这周已是十六周,才开始学习第九单元,深知自己的教学进度已落下了一周的内容,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在这一周和下一周加快教学进度了。
今天,学习了第九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西门豹治邺》,我主要从三方面开展课堂教学:
第一:先解决课文的生字词语等基础知识。
第二:抓住课后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学习。“西门豹是怎样治邺的?”我抓住两方面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一方面,让学生读1到9自然段,另一方面,让学生读10到12自然段,来体会这两部分的作用。1到9自然段主要讲了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通过对话来了解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为10到12自然段惩治巫婆与官绅做好铺垫。最后第13自然段,简单讲述,西门豹带领百姓开凿渠道,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所以,最后归纳总结:西门豹通过两方面来治邺的:破除迷信和兴修水利。
第三:引导学生通过内容来评价西门豹,经过讨论与交流,归纳为:西门豹是一位有勇有谋、智勇双全、为民除害的明智之官。
从本课的上课情况来看,我认为课堂效率较高,能完成文本的阅读与理解,并能解决课后问题,同时能完成练习册的习题,整体来说,课堂效果较好。
反思本节课,问题主要是:课堂进展比较快,部分后进生可能没有吃透,所学内容不能及时消化,所以在课后作业时,出错较多,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 篇三:
《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是第8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战国时代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造福百姓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一、教学效果
依据本单元的语用点和本篇课文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储备,我预设的教学环节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复习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西门”姓的来历?西门豹的生平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由于学生准备比较充分,所以一开课就创设交流的氛围。学生畅所欲言,既了解了复姓,还列举出其他的复姓;既了解了时代背景,还拉近了学生同作者和文本的距离,为理解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作好了铺垫。
2.初读课文,感知文章脉络。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学生自由大声朗读,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全班内共同重点朗读比较长的句子,为感知文本内容扫清障碍。接着,出示阅读要求:根据提示,简单复述课文内容。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学生标画相关的词句段自由练习复述。推选四名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并评选出小小复述员,发奖品以资鼓励。
3.研读文本,感受人物品质。
首先聚焦第一个问题:找出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学生带着问题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并将感受作好批注。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来体会西门豹的品质,如:“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这样说会有怎样的结果?你想到用这样的理由和人选了吗?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西门豹的委婉措辞和机智。当时人们有没有怀疑河伯娶媳妇这件事情呢?为什么西门豹不把所有的官绅都投进河里去呢?创设商讨的学习氛围,在学生的争辩中进行思维的训练,最后明白: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
4.迁移运用,升华感情。
真相终于大白了,如果你就在漳河边,你会对西门豹和当地的老百姓说些什么呢?让学生根据提示,写一写当时的感受。从而让西门豹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整堂课上学生都兴致很浓,愿意说,愿意讲,也愿意写,语文能力得到了提升。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 篇四:
1、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做到了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环节简练明快。课堂伊始,以学生畅谈理想导入教学,激发兴趣。接着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写作思路。进而抓住联系,明白人物之间是通过破除迷信这件事联系起来的,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2、能启发学生从西门豹对巫婆、官绅头子、众官绅说的话中体会将计就计办法之巧妙。还让学生根据板书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西门豹是以客气的话为理由惩治恶人,而且还懂得了“将计就计”的真正含义,此环节的设计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3、在探究过程中采用四人小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时间比例的分配比较恰当。
4、教学中设计的板书起到了多种作用,达到了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 篇五: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本单元课文的人文素养是“历史传说故事”。本课来了解战国时期政治家西门豹惩治恶人、破除迷信、造福百姓的故事,继而体会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精神品质。
一、梳理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智慧
学生通读课文后,采用小标题概括法,梳理出文章的思路:调查民情——惩治恶人——兴修水利。惩治恶人部分有包括:救下姑娘——惩治首恶——震慑帮凶——破除迷信。采用小标题概括法的好处是简洁明了,思路清晰,锻炼了孩子的概括能力。然后,让孩子用一个字概括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办法怎样?妙!再让孩子默读10——14自然段,画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妙在哪里?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先自主学习,然后汇报交流,总结出具体做法: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学生抓住西门豹的言行描写,进行体会交流。如,品读“三个不”感受西门豹的坚决,计策周密。将计就计救下姑娘。两个“麻烦”“投进”,可以感受到西门豹表面客气,实则威严,不动声色地处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通过假戏真做,震慑帮凶,再让学生想象不同类型人会怎么说,怎么做,从而感受西门豹用有力的事实破除迷信比直接劝说、强制命令更有效,从而感受西门豹的非凡智慧。
二、复述课文,方法指导
复述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什么是复述课文。然后,给他一个标准概念加深认识,再学习复述课文的方法。学生自己交流要抓住重点内容,省略次要内容,从而总结出“抓主要,舍次要”的方法。然后通过比较两句话,感受不同的表达效果,引导孩子明白人物对话采用转述的方式来复述。最后学生采用这两种方法就能很好地复述了课文。
三、课外连接,加深印象
课堂上,我又给孩子补充了西门豹的另一篇故事——《西门豹罢官》,从而让学生加深了对人物的认识,丰富了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西门豹形象。
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整堂课设计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敬请大家给予指正。谢谢!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 篇六:
《西门豹治邺》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既利训练分段能力,也有感悟“话中有话”的难点,深究之,蕴含极丰富的语文素质培养的契机。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在教学中将努力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爱学”、“学会”、“会学”上。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彻底摒弃了情节分析。我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纲,自主感悟人物语言为目,正确估计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感受知顺序,用一个发散式的探索提问,涵盖全文,组织起科学的教学程序,在熟悉第一课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板书中调查情况、惩治巫婆、开凿渠道来简单的复述故事的梗概,由于课文的篇幅较长,所以第一部分我将作为略讲的内容,回忆四问四答从而导入今天的新知。
2、综合训练了听、说、读、思。在教学中读、思能力得到了主动的发展,例如分段这项目,我把它巧妙地镶嵌在板书上,作文复述课文的梗概;把“读——说——读”紧密地反复结合在一起训练。轻松地突破了感悟“语中有话”的难点,然后顺势拓展。感悟西门豹的话中之话,必得读,而读出其语气,让学生感受官绅们的紧张恐惧的心理,通过表演和说来展现出来。最后的又通过当堂检测的口语训练把听、说、读所得综合起来。让孩子们的语文素质得到了整体的发展。
3、充分强化了主体意识。整个教学过程,不管是快速浏览课文,还是默读课文,以及课外延伸时的读、说、演。我都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民主性上去考虑调动的手段、策略,为学生的各种活动提供施展才智的空间,又为个性差异设计了灵活的可选择性的表现机会。让不同层次学生有较为宽松自由发展的舞台。因此学生主体是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使每一个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真正学语文,在学语文的愉悦中体验心理之满足与自信之快感。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 篇七:
《西门豹治邺》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破除迷信的第一课,它是我们五年级老师在学校组织教研活动中的同课异构。为了突出重点体会西门豹惩办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突破教学难点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精神,我是这样做的。
一、教学意图
“复习检测”,目的既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又为学习新课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如:“回顾你替西门豹完成关于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原因的调查报告”是为了最后拓展延伸,读写结合作铺垫。如我们学完了课文,再看看两部分的内容插图展开想象;假如一年后,还是在原来的地方,西门豹与老大爷再次相逢,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如果让你再替西门豹做一份调查报告的话,你会怎么设计。学生根据西门豹治邺的结果,通过想象一定有话可写。但,因时间有限,课上没有完成,只能留到课下去做了。根据质疑问题来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体会巧妙之处,我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找重点句,抓关键词,感请朗读的方法。接着呈现学习结果,综合训练提高。感悟巧妙(1)(2)是帮助学生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经过的巧妙所在——不动声色、假戏真做、一语双关、教育百姓。讨论是为了深化专题,体验情感。如设想一下,如果不用这种办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对官绅头子治罪,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更有效?通过讨论再看看课后金钥匙告诉我们什么。从而体会出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在于“将计就计”,还可以说“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二、课后自评
课后反思这节课有以下漏洞。1、时间没把握好,前松后紧,读写结合没有在课上完成。在复习检测时可省略有关内容把节省下的时间用到学习下面主要内容上面来。2、朗读欠缺,只注重朗读指导,忽略了学生尝试朗读,应让学生亲自体验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巧妙处。3、虽然在备课我也考虑过我的教学环节,学生是否能体会到巧妙之处,感觉上有难度。修改之后效果还不算理想。可见上好课备好学生是多么重要。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 篇八:
《西门豹治邺》记叙了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发现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便调查其中的原因,弄清事情真相之后,运用极其巧妙的方法,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教育了官绅和百姓,破除了迷信。赞扬了他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好品质。
一、运用不同手段创设情境
1、问题情境
在这节课一开始,师生共同回忆了几个学生们上节课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西门豹为什么治邺?他是怎样治邺的?结果怎样?围绕问题,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共同交流等方式寻求答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努力寻找方法去探究自己思考的内容。在思考、分析、交流中,学生锻炼了动脑、动口的能力。同时,老师的提问随着学生的思路转移,并进行必要的点拨。这样创设了师生间的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空间。体现了师生间的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教学中课堂气氛较热烈。
2、生活情境
在课堂上我几次创设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文本内容的生活情境。如:假如你就是西门豹,面对我们这些漳河边的百姓怎样说:假如你此时就是那位差点被淹死的新娘、曾经失去女儿的老人、侥幸活命的官绅、普通的百姓,你会作何感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创设生活情境的主人,他们角色表演领悟到了西门豹的机智。在这种情境里,教师不必做人物分析,学生已经轻松理解了课文了。学生不仅学懂了课文,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品味人物语言理解感悟
在课堂上,我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西门豹的语言,让他们透过语言文字,发现西门豹超常的智慧,感知西门豹平静的外表下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他惩恶扬善,崇尚科学的美好品质,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又学到了阅读方法,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语感,陶冶了情操。
三、开放的过程体现自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搭建展示平台。学习课文时采取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独立品悟的基础上彼此交流,相互补充,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 篇九:
《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代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一、教学效果
依据本篇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储备,以及编者的意图我预设的教学环节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复姓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西门”姓的来历?西门豹的生平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由于学生准备比较充分,所以一开课就创设交流的氛围。学生畅所欲言,既了解了复姓,还列举出其他的复姓;既了解了时代背景,还拉近了学生同作者和文本的距离,为理解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作好了铺垫。
2、初读课文,感知文章脉络。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大声朗读,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接着,同桌当小老师检查,主要是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全班内共同重点朗读比较长的句子,为感知文本内容扫清障碍。接着,出示阅读要求:根据提示,简单复述课文内容。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学生标画相关的词句段自由练习复述。推选四名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并评选出小小复述员,发奖品以资鼓励。
3、研读文本,感受人物品质。
首先聚焦第一个问题:找出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学生带着问题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并将感受作好批注。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来体会西门豹的品质,如:“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这样说会有怎样的结果?你想到用这样的理由和人选了吗?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西门豹的委婉措辞和机智。当时人们有没有怀疑河伯娶媳妇这件事情呢?为什么西门豹不把所有的官绅都投进河里去呢?创设商讨的学习氛围,在学生的争辩中进行思维的训练,最后明白: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
4、迁移运用,升华感情。
真相终于大白了,如果你就在漳河边,你会对西门豹和当地的老百姓说些什么呢?让学生根据提示,写一写当时的感受。从而让西门豹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二、成功之处
整堂课上学生都兴致很浓,愿意说,愿意讲,也愿意写,语文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不足之处
学生积累少,有滋有味的读书环节没有涉及。
四、教改措施
如果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增加学生的背诵量,指导朗读的环节处理再充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