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
“双减”之下,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少了,负担减轻了,对作业质量的要求更高了。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上,要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精准针对不同学生、精确校正课堂教学、精细反馈作业情况,搭建“一二三”作业分层模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思维品质,使作业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推动“双减政策”进深落实。
一个课堂题组练习,培养学生夯基建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穿插题组练习,针对教学重难点设置专项巩固训练,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联系旧知、巩固新知、引发新思,同时减轻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引导学生梳理错题本,撰写班级错题志,优化学习方式方法,强化集体效应。
二种双向延伸练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一是要重视学生对于变式题型的识别能力,对于常规题型设置多样的变式练习,题型要丰富,题量要精炼,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商”,让孩子在难题中不要轻言放弃,能够另辟蹊径寻找答案。可设置“一日一练”,引入高阶思维,引导学生以顺推、逆推、一题多解、归纳证明等方式解题,辐合思想与发散思维并驾齐驱。
三项创造体验练习,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①是开展每月分组主题研学,结合特定主题,学生在动手实践形成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自学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②是开展每周操作类作业,让学生在制作年历卡等过程中,领悟数学知识的美感。
③是常态化开展言语体验类练习,2~4人一组,依次在组内分享知识学习心得或开展游戏互动体验,让学生在开口说练中使数学知识更加清晰明朗,更好地触摸数学的内在本质。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二:
“有效作业”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在多年教学中,我采用的仍是老三样:作业本、口算、课外资料。想法也简单,一是作业本和口算都是上级订购的,是必做作业;二是增加一份课外,落实巩固知识。
昨天,学习了陈加仓老师的““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才让我真正意识到优秀的作业设计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更喜欢数学。也使我们一线教师更加坚信:“课堂指向核心素养,课后指向更精准的作业评价,使学习目标与学习评价精准接轨,这其实就是学习过程教学评的有效性”;而作为一线教师作业评价的变革恰是直接显现“双减”效度的关键一环。
对照自己的作业设计,发现学生对数学学习最多就是逆来顺受的被动式学习,时间长了,终会消磨光孩子的学习激情,沦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这样的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失去了小学老师的全程监督,很有可能会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模式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得想办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陈老师的讲座给我指出了一条道路,那就是趣味题和思维题。首先要认识到的就是这些题目的量不多,一节课也就一题而已;其次一点,这些题不要太难,要能够让学生们跳一跳,够得着。这些题目不是如今校外培训班中上的那些特别困难的奥数题。我们布置的趣味题和思维题,和奥数题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这些题目带有童话色彩,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数学信息,且和本课知识有挂钩。比如陈老师举的例子:圆形池塘里的老鼠和池塘边盯着它的那只小猫的故事。就是在学习了圆周率的知识的时候的一道趣味题。你看,配合上情境,学生们肯定能学得开心。学生们开心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就来了吗?感到很骄傲的是,我自己坚持几年的每日一题,和陈特想到一块去了。当然,在趣味性上,我还要继续寻找合适的素材,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不排斥,而是期待数学、爱上数学。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三:
“双减”是这个时代教育回归最有力的政策之一,可以说是改变教育生态、回归教育本色的一次“纠偏”,双减的意义是立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小学教育不再紧盯分数,而真正认识到发展的多元性以及素质发展的主导性价值,走出应试教育内卷化的“剧场效应”,逐渐减轻家长和孩子的压力与焦虑,给孩子一个愉快的童年。听了陈加仓老师《“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的讲座,也使我们一线教师更加坚信:“课堂指向核心素养,课后指向更精准的作业评价,使学习目标与学习评价精准接轨,这其实就是学习过程教学评的有效性”;而作为一线教师作业评价的变革恰是直接显现“双减”效度的关键一环,让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少了,负担减轻了,对作业的质量要求更高了,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挑战和考验。
对于一线教师,“双减”政策下作业之变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效的课堂是基于学情预设学习目标下的课堂,既是基于学习目标下“精准打击”的学习过程,更是基于学生实际问题的“排障解惑”的学习过程,这就是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指向明确了、问题明确了、精力集中了,学习变得更有效。那么,作业之变正是基于课堂的有效性,它是课堂有效性的有力支撑,更是“课堂前阵地”、“课堂中阵地”、“课堂后阵地”有效评价的有力抓手。课堂效率高了,课中作业时间充分保障,评价在课中行,查漏补缺在课后行,预习筹谋在课前备,作业的评价、预测、诊断功能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充分展现,作业的有效性也是显而易见。由此可见,作业之变是一线教师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推手。
“双减”政策下作业之变的关键是在于让学生自觉得喜欢上“作业”,通过有效、有趣、务实的作业点燃孩子们学习与探索的火花。陈加仓老师给我们今后作业布置提出六大建议,对我们很有启发。数学作业的布置应当要分层设计,每个学生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业的效果也就不同,我们应该让不同的孩子都有不同的体验和发展。我们要结合课本,适当地有目的添上一些引人入胜的内容,让学生学起数学津津有味,正如邱学华老师说的那样数学“一抓趣味性,二抓思考性”。数学作业不应只是数学知识、方法、过程的简单堆砌与叠加,数学作业也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机械传递与搬运,数学作业也应当是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本质、感受数学内在文化特质的自由天空。因此我们作业设计和布置体现数学的核心素养,应摒弃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注重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注重围绕一定的主题来完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设计让学生实现真正的提质增效,我们在学习着、探索着、实践着。“双减”路漫漫,且行且珍惜!让我们更加珍惜教育的生态环境,倍加珍惜孩子们成长的自然天性,让教育不再焦虑,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四: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及时巩固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解决问题、创新实践、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课上听讲基本只能达到"会用”,要使学习的知识形成技能,转化为能力,还必须通过复习、完成作业等活动才能实现。
现今,孩子的课业压力是比较大的,有些孩子写作业都要写到晚上很迟。这
是个大问题。在“双减”政策下,要想解放孩子,最关键是要解决作业设计的问题。
昨晚听了陈特关于“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的分享,收获满满。接下来讲讲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要设计好作业的时间。
作业时间不是越长越好,超过了一定时间以后,学生可能作业做的时间越长,学习效果就越不好。如果导致睡眠不足,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和效率。
二、要设计分层作业。
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业的效果也就不同。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作业应该具有情境化,注重学习知识和技能,要围绕一定的主题来完成,注重作业的开放性。越开放的题目,就越能够激发孩子探索精神。
三、设计趣味性作业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促使他们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设计具有童趣和亲近性的作业,能使学生有极大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四、设计生活化作业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所以应把数学作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经常布置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
五、设计探究性作业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巩固知识,导致作业机械重复。为此,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探索性作业。
其他还可以设计“多题解”作业、题组练习、变式练习、操作体验类作业等。
总之,在设计作业时注重目标和内容的一致,既要设计科学,又要设计合理。在“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五: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9月11日晚温州市小学数学“每月名师公益讲坛”第十三讲通过钉钉直播如期举行。省特级教师陈加仓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的专题讲座。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我们期待还生命和教育美好,为孩子健康的体魄和心灵筑根。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双减要怎么减?怎样才能减了作业反而提高能力?陈特从“浙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指导意见”出发为我们解读了作业设计的方向,指出“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要把握两个关键,并提出六大建议。结合自身对作业设计的所思、所想、所悟,谈谈自己内心最深的感触:
一、优化作业,发展每个孩子
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下,孩子的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差异,我们的作业要尽可能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孩子都有练习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陈特提出:教师要把握预习、课堂、周末等不同时间的功能与特点。为了迎接“双减”的挑战我们也要不断尝试,优化周末作业,设计适合本班学情的周末小练。利用周末再次梳理突破知识难点。陈特提出的开放式的作业评价模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业评价不仅仅是老师单方面的评价,更应该让孩子用喜欢的表达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在分享中收获成功的体验。
二、追本溯源,在关键处发力
优化作业设计的一大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有效落实作业。的确,想要让学生高效得完成一份简约而不简单的数学作业,一定要先从课堂进行变革。反思自己的备课过程,常常是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进行反复斟酌,备课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学生没有过程参与的学习,就不是真正的学习,但过分强调过程参与的学习也是低效的。陈特提出:我们要抓住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快引入、寻突破、后拓展。
讲座的最后,陈特分享的“绘制一面标准的国旗”主题研学活动,再一次激发了我的思考。学生从只能完成一幅美术作品到利用数学知识画标准的五角星,最后通过看电影、听故事、查史料感受党的文化,这样的数学课堂巧妙的融入了爱国主义教育及美学教育。数学作业应当是学生不断用心触摸数学本质、感受数学内在文化特质的自由天空。
“双减”政策落地的行动是每一个教育人的使命与担当!陈特的引领犹如清风徐来。我定当践行为先,落实为上,率先垂范,耕耘好校园生活。让孩子们长成一个始终对生命、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的人。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六:
“双减”,无疑是最近一个月来教育领域最热的词。11日晚,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陈加仓老师的讲座《“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这次的讲座犹如一顿饕餮大餐,给予了许多启发和思考。“双减”政策落地,一线教师对于作业布置和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有着两难选择。而此次讲座也为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一场及时雨,为我们开启“双减”政策下如何去设计和实施作业。陈特围绕着“两大关键”和“六大建议”展开讲解,令我茅塞顿开,有了一下点滴心得体会:
一、打破作业常规创新逻辑思维
一线教师通常是布置作业本与口算,让所有学生必须完成,这两本的批改和订正已花费了较多时间,作业出现一刀切的现象。但在陈特的讲述作业方面,才让我们真正意识到优秀的作业设计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也能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数学。
长时间布置常规的作业,学生对数学学习往往是逆来顺受的被动式学习,终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沦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因为个体差异,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学习数学方式。因此,作业布置要因人而异,作业更需要分层。陈特运用不同的布置作业时间。平时开展必做的《作业本》、《口算》等作业,其中每日一题,让我触动很大,在我之前的教学中,也曾使用每日一题,但最终因各种原因,没有坚持做下来。我是打印在一张作业纸上,每天一张纸,通过学习去讲述本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录制成视频放置在公众号中,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对于双休日可开展一些列的数学日记、数学小报、数学思维导图等实践性作业。对于陈特指出的分层A、B、C练习,我大为赞同,倘若都为同一个作业,有些孩子吃不饱,有些孩子吃不下,因此分层作业设计急需提上日程。在讲座中,陈特有一个点触动了我,思维创新题,课前书写黑板上的思维创新题,让学生每日进行思考拓展,让更多地孩子发散创新思维,日积月累,一本本思维创新题的本子,也是孩子思维的成果,让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关键问题发力提升课堂效率
一线教师对于常态课,往往更重视过程性学习,探究问题的结果,从而过多的时间花在探究问题上,往往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导致出现课堂效率不够高,作业时间增多的现象。陈特从四种方案中映射出,课堂教学,需在关键处发力。通过展示《分数乘分数》课例,若没有在课堂教学关键处发力,会造成课堂教学拖拉,挤占学生做作业时间,在课堂教学关键处没有发力,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理解与掌握不够,也是作业练习多的原因之一。让学生重复做大量的的作业、是对自己教学思考或准备不足的一种补偿,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对于后进生,因作业产生的恐惧,应该得到老师各班辅导或者友善帮助。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抛出关键问题,在关键处发力,让学生有效得出结论。利用课堂时间完成课堂作业本并校对答案。
三、合理练习思考提升核心素养
陈特通过讲述“桑代克”迷箱实验,进一步让我们理解做作业的目的和意义,学生虽需要练习,但过量的练习往往适得其反,而“双减”作业设计往往更要关注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力,进一步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机械式地练习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观。因此,让学生应合理练习,多加思考。
四、丰盈六大建议拓展学生思维
陈特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重要且接地气的操作——趣味题和思维题。
对于此类题目,让学生知晓题量不多,一节课就布置一题左右,难度无需太高,让学生们跳一跳,够得着,通过每日一题作业,主要是抓趣味题、思考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陈特通过一系列数学例子,通过设置生活情境故事,讲述“一题多解”作业的优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引导孩子积极创新,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通过不同途径去解决问题。在一道数学题中设置“题组练习”作业,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多方位地创新学生的思维。在平时设计作业时,可建立一题多变的模型,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混淆点,通过一题多问的形式,让学生有不同的思维火花碰撞。建立“变式练习”,让学生客服思维定式,避开相似知识的误区。为建立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布置操作体验类作业,通过陈特立体图形模型的制作,让学生对于知识理解更彻底,通过绘制国旗、党旗等操作,进一步完善主题研学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应用意识,进一步完善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
陈特讲述的六大建议,让我备受启发。他在不同阶段对作业的研究,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从不同孩子的角度出发,构建不同的学习需求,需设置不同的作业练习,有着不同的学习体验,数学的本质要求孩子思维创新与逻辑发展。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作出了规定。
现今,孩子的课业压力是非常大的,绝大部分的孩子写作业都要写到晚上九,十点甚至更晚。这是孩子面临作业时的大问题。
在“双减”政策下,要想解放孩子,最关键是要解决的作业设计问题。因此温州市小学数学名师公益讲堂开展了一场关于“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的设计的讲座。观看后受益匪浅,具体的心得有以下几点:
一、要设计好作业的时间。
学生做作业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从研究上来说,完成作业时间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时间越长越好。但凡超过了一个拐点以后,学生可能作业做的时间越长,学习效果就越不好。还有作业做到太晚,孩子的体力跟不上,意识越来越差,以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孩子第二天听课也不专心了。为了避免进入一个死循环,我们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把握好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
二、作业布置要遵循因人而异,要尽可能地做到作业分层。
作业的分层包含了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难度的分层(AB层),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自由选择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可以按照日常,双休,长假时间的长短进行设计;根据不同年段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类型。
三、采取激励制度的方法。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做好作业,我们老师要千方百计表扬学生,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挑战。采取鼓励激励的方法让孩子挑战更高难度的分层作业,让孩子在这个挑战过程中取得成就感,能够变得更加自信。
四、设计“生动活泼”的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成功者。
设计作业不仅仅是只设计单一的书面书写作业,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的作业。比如具有游戏性的作业(24点);制作性的作业,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时钟,立体图形);调查性的作业(统计表,统计图);生活性的作业(人民币,测量);创造性的作业。
五、陈加仓特教在作业设计方面提供了6条思路及建议:
1、布置“一题”研究作业,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布置“多解题”作业,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3、布置“题组练习”在对比练习中加深理解,培养学生主动建构能力一题多变,一题多问。
4、布置“变式练习”克服学生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5、布置“操作体验类”的作业。
6、布置“主题研学”作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以上几点都是很有启发的建议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脚踏实扎扎实实,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数学无处不在。
总的来说,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全面地思考作业的相关要素,需要从作业目标、作业时间,作业难度、学生水平差异等全方位进行作业设计,以此来实现作业设计整体质量的提高。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分层作业、有趣作业、个体差异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面改,做好学生的答疑辅导。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八: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真正做到缓解教育焦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而本次陈特的《“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给我们带来了数学作业布置的方向。
其中陈特指出“设计作业具有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成功者”。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和成果的体验。这更加考验教师,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完成分层作业时,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本次讲座中,陈特还对教师的作业布置提出6点建议。其中布置“多解题“作业和布置”题组练习“作业等都体现出教师不能再让学生做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体现分层作业的重要性。不仅在数学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主动建构能力,在作业中也要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主动建构能力有所体现。
陈特的本次讲座,如同一场及时雨,为“双减”政策下的数学教师如何布置作业指明了方向,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也让我对小学教育工作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九:
这次双减政策主要内容就是全面压减作业的总量和作业的时长,全面规范校外的培训行为,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所以我们称之为“双减”。
其中开篇提到的几个要点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师要把握预习、课堂、周末、单元等不同学生时间(环节)的作业功能与特点,设计。努力开发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鼓励设计跨学科作业、探索项目学习作业,作业要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布置,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我们平时所布置的作业往往是一刀切,并且基本是书面作业。而陈老师在作业中提出了以下四点:
1、作业量的分层
2、作业难度的分层(包括了作业分ABC层或思维创新题等)
3、作业的自主选择
4、评价的分层
后面用生动形象的例子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启发和收获。其中第一个《分数乘分数》的教学例子就让我目不转睛,全身心投入其中。陈老师在讲解之前,先分析了这堂课的几种上课方案,总结了几个要点。
方案一教师告知计算方法然后完成练习。这种没有过程参与的学习。容易产生高分低能。
方案二让学生充分参与算法与算理。但过分强调过程参与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学生很开心但是考试得不到高分,因为缺乏练习。
方案三在“长时间”复习铺垫后展开教学。没有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开展,造成“前松后紧”,如同吃夹生饭一样。
方案四快引入,寻突破,后拓展。陈老师从自身出发,来评价自己曾经上的这节课。从矿泉水瓶到粉刷墙壁,用生活实际引入,快速进入课堂状态。从整时的提问到后面1/4小时粉刷了多少,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进一步推出1/4*1/4=?让学生自己来画出表格,折出1/4的1/4。加深学生的印象,由此更能体现出陈加仓老师所说的“在关键处发力”。后面再计算1/4*3/4=3/16;3/4*3/4=9/16等题目,进而总结归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与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算法进行沟通。并且在整节课的尾声,加入了拓展题,使整堂课层层递进,饱满紧凑。
后面在作业的布置上详细讲解了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例子生动,层出不穷,引人入胜。这次听完后,使我受益匪浅,但是胃口有限,先消化至此。希望后面有更多的机会听陈加仓老师的讲座。
最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其中的一句话,我想带给学生,也会讲给自己:学生喜欢数学并不是数学简单,而是因为数学有一点点难。学生正是挑战这一点点困难中获得一种智力上的满足,这种满足将给孩子带来深层次的、持久的快乐。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十:
9月11日晚上,“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没有了教辅,孩子的作业难道只能枯燥的面对《课堂作业本》和课本了吗?今天陈特的作业畅谈,犹如一场及时雨,来的正是时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直戳我们内心。
两个关键:
陈特谈到第一个关键就是“课堂教学”,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就是课堂前20分钟,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进入课堂要快、精、准,才能把握住孩子的节奏。教学,请在关键处发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没有过程参与的学习,就不是真正的学习;过分强调参与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学生学得很开心,但是考试得不到高分。没有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开展,造成前松后紧,如同“夹生饭”,嚼之无味。
第二个关键,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做作业的目的要从单一的让孩子掌握知识中解放出来,而是要从本质上培养孩子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批判性思考、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才是我们未来人才所需。深度学习从有效作业入手。
在提及六大建议中,陈特从布置不同作业的类型出发,给我们提供了很鲜活的例子,以具体题型告诉我们在数学四大领域中的作业设计更适合哪一种,我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已经有了一盏明灯。
1。布置“一题”研究作业,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鼓励学生选做)
2。布置“多解题”作业,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选做)
3。布置“题组练习”作业,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培养学生主动建构能力
4。布置“变式练习”作业,克服学生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5。布置操作体验类作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6。布置“主题研学”作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合作能力)
作业设计,彰显作业育人导向,明确作业学习功能,教师要把握预习、课堂、周末、单元等不同学习时间(环节)的作业功能与特点,设计适宜的作业来促进学生的思考。作业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作业设计的研究一直在路上。一直是我们摆在台面上“吃不饱”的问题,也许在一线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探索出更多的未知,带给孩子更多的已知。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十一:
送走了有爱的教师节,今天迎来了名师公益讲堂陈加仓特级教师的《“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陈特在数学作业设计这一关键问题上给我们带来了“双减”政策下数学教学的“及时雨”,让我受益匪浅。
陈特一直心系小学生该如何学好数学,日日思索教育要在关键处发力。指出“两个关键”:1。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关键在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必然知道,有效课堂是数学学习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只有高效、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会”和“会学”是数学课堂的基本要求,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数学课的教学灵魂,课堂上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讨论总结,迁移应用,练习作业,反馈信息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逐步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陈特还向我们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业布置的“六个建议”。建议在学生完成书面课堂作业本之后选做“一题”研究作业、“多解题”作业、“题组练习”作业、“变式练习”作业、“操作体验类”作业、“主题研学”作业。每个作业设计的背后都有“别有用心”。陈特钻研作业设计带来的有效课堂,如“绘制标准五星红旗”这一主题研学课,近准备了一个多月。他坚信作业育人的作用,作业有立德树人的地方。我被他钻研精神深深感染。
通过这次学习,我着实转变了作业观念,立足课堂,让作业更有味!需要综合考虑作业各个关键要素,在反思和研讨中生根发芽。以下几点是我今后作业设计努力方向:
一、特色设计,梯度提升。发展性作业略有坡度,给中等生思考的空间。创造性作业比较难,通过激励,引领优秀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二、尊重差异,多种选择。“作业超市”使自主选择成为可能。关注学情,实现作业分层,让弱势学生也有可行性作业目标,给他们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和创造自我提高的机会。
三、精准辅导,靶向跟进。有布置就有反馈,有解难答疑,有堵漏补差,有拓展提高。就像陈特说的,作业设计的研究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也希望借这次学习之后给自己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做好作业设计。
小学生时代的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是每个孩子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时光。陪伴他们学习生活的我们肩负着坚守美好阵地的教育义务。教育的美好,需要我们一起创造!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十二:
“双减”政策落地后,作为一线教师的我课后作业布置工作可谓是束手束脚,畏首畏尾。布置多了,怕增加孩子作业负担;布置少了,怕孩子知识巩固环节不到位。出现了“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仍做不完”等令人焦虑的状况。感谢陈加仓老师的精彩直播《“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来的正是时候,为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整场直播干货满满,受益匪浅,我就择一两处谈谈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得。
陈特在直播一开始介绍他04年的作业设计交流会和06年浅谈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里面清晰的介绍了他的作业分层设计理念,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作业。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优生学困生选择不同的作业,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仍做不完”等现象,让每个孩子获得不同的发展。
随后陈特指出,让学生做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作业,是对自己平时课堂教学质量的不自信,是对自己教学思考或准备不足的一种补偿,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一些对课堂知识没有理解与掌握的学生,面对大量的作业只有崩溃与恐惧。陈特这番话醍醐灌顶,刚好解决了我之前的一个忧虑:布置少了,怕孩子知识巩固环节不到位。因此,我们并不需要因为作业量少而忧虑,而应聚焦到如何让作业更有“质量”上。“双减”减得是作业总量和时长,而对作业质量的要求更高了。
关于有效作业设计,陈特提出了6点建议,其中第一个建议:布置“一题”研究作业,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我尤为赞赏与推崇。众多数学先哲与前辈都倡导鼓励学生做一些趣味题、有习题、智力题、思考题等等。仅这一个建议就可以解决刚刚我说的“学优生吃不饱”的问题。更何况,陈特后面还有5个建议也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布置“多解题”作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布置“题组练习”,培养学生主动建构能力等等。
陈特在直播中多次提到“跳一跳,摘桃子”。孩子喜欢数学并不是因为数学容易,而是因为数学有一点点难。孩子正是在挑战这一点点困难中获得一种智力上的满足,这种满足将给孩子带来深层次的、持久的快乐。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设计,我们都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直播结束,我最大的感受是:时代在变,教育一直在改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十三:
随着“双减政策”和“五项常规管理”政策的落地,怎样在政策的范围内有效的设计作业成为了焦点、热点问题。在开学初、学校就组织我们学习了相关的文件,而对于作业管理这一项,个人认为重点有:1。科学、合理和有效地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和培养习惯。2。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每天应控制在60分钟以内。3。注重作业的设计,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超课标要求。4。规范作业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以教材课后练习和学校统一征订的教辅资料为主,不得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不得通过微信等方式布置作业。5。严肃作业批改,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本学期我教三年级两个班数学,为了很好的落实作业这一项的管理,让孩子们能轻松完成作业之余又能掌握好数学知识,发展孩子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数学这门课程保持兴趣。我对于作业刚开始有以下几项设想:
1、书面作业。
严格控制书面作业的时间,书面作业一般以数学书中的练习和学校统一征订的《智慧作业》为主,将书面作业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的样子。以重点和易错点的题目为主,主要是为了巩固好基础知识,做到人人都会,人人都能动笔做。
2、预习作业。
三年级是一个分水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如果孩子们能自主预习,将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前就解决掉,那课堂上留出来探讨和思考的时间就多,课堂的效率就高,学生的掌握程度、各种能力的发展都会得到提升。但是预习不仅仅只是将书本例题读一读,根据两个班的实际情况,我又提出了预习要求:预习三步骤:1。将要预习的内容读三次,并打记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或者不懂的词汇。2。如果可以,将例题可填的内容填完整,并完成例题后的做一做。(刚开始,我很担心学生根本不会,但是几次下来我发现越来越好,预习的完整性超乎我的想象。)3。根据例题提一个问题或者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而这项作业并不是天天都有,只有我准备上新课才会布置,并且第二天我都可以欣赏到孩子们的预习笔记。
3、活动作业。对于一些比较抽象,但实践性又很强的章节。我就会设计一些活动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在实践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较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同时提升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间》的时候,我要求孩子们制作一个钟面,在自己制作的钟面上摆一摆他们总是摆错的时间点,如12点55,解决了平时他们总是看错的时刻。还要求他们记录自己一天所做的事,制作出一张时间表或者流程图。相对于机械的练习,孩子们觉得活动作业好玩多了。在学习《测量》时也是设计了很多活动作业。活动作业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注重过程与方法,给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学习数学的经验。
4、阅读作业和绘写作业。
数学也是有很多的绘本可以阅读的,为孩子们扩展丰富的数学知识,也是班级数学文化阵地。此项作业,当孩子们学习的数学知识点是刚接触的或者难以理解的时候,需要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一般一个章节会布置阅读1-2本绘本。如教学《认识时间》、《测量》、《集合》等内容的时候,给孩子们推荐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我的一天》和《寻找臭屁王》等。甚至会要求亲子共读,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同时,每次章节总结,根据学生积累的知识,我会让孩子们出一张手抄报,内容可以是课内外的数学知识或者自己出的思考题、自己容易错的题等。
5、计算作业。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石,而此项能力是在日积月累和不断运用的过程中得到的。考虑到计算作业再于精而不在于多,每天我会在黑板上出8-10道计算题,孩子们利用中午的时间抄题,第二天交到组长那里批改,错题及时跟正在旁边,全对的可以得到一个小红章。每隔一个星期我会将计算本收上来看一看,根据反馈来进行新一轮的计算练习。
往往理想与现实之间是有着差距,虽然自认为我的设想很美好,但是实施起来却是遇到很多的问题的,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断调整,我也做好几项措施,来保证作业的有效性。
1、家校沟通为作业的顺利完成保驾护航。
在有这个想法之前,我只是在家长群里简单的发了通知,明确双减政策下,我的作业将不再发群里,家长给孩子们准备作业登记本由孩子自己记作业,养成良好习惯,同时请家长监督完成即可。但是完成度就不是很理想,还有部分孩子没有养成习惯,忘记记作业。后来通过和家长沟通,学优生的家长也很焦虑,他们觉得孩子作业太少太容易,他们希望有部分的提高。针对这部分的家长,我又设置了书面作业里的分层作业,每个单元将基础与易错点梳理出来,又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一些思考题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孩子。通过家校的不断反馈来调节自己布置作业的形式,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2、正面积极的作业评价保护孩子的学习自信心。
往往作业未完成,孩子心理都是有负担的,对待这部分孩子先了解情况再积极鼓励。正面的评价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学习自信心,越做越有趣,越有趣越主动,每次的作业都会给孩子盖小红章,集齐小红章可以换学习用品等。优秀的作业则会发在班级群里给所有的家长和小朋友看。
以上是我在“双减政策”下对于作业设计的几点实践和思考,由于实践时间较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十四:
很荣幸能和温州小数人们一起聆听陈加仓老师的讲座——《“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汲取专家智慧,收获满满。在此次交流中,陈特再次让我敬佩的一句话,就是“作业设计的研究一直在路上”!此次讲座不仅有深度的理论解读,更有生动的精彩实例,让我们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
第一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应在在知识衔接处、经验接轨处、生成差异处发力,以“快引入、寻突破、后拓展”的教学形式打造高效课堂。
第二关键在于有效设计作业,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作业的设计有六大建议:
建议1:布置“一题”研究作业,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建议2:布置“多解题”作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建议3:布置“题组练习”作业,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培养学生主动建构能力;
建议4:布置“变式练习”作业,克服学生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建议5:布置操作体验类作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建议6:布置“主题研学”作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
在陈特的引领下,打开新政下教研的新理念,有巨人的肩膀,我们方可看得远。本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师对“双减”工作的认识,更是为落实“双减”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不能仅仅为了减负而减负,“双减”只是手段和路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才是目的。“减”不是目的,“减负不减质”才是关键所在。
加强课堂研究,“增效才能减负”。有效率、有质量的四十分钟才是减负的必由之路。必须在课堂上下功夫,深入研究课堂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否则就会依旧陷入“堤内损坏堤外补”的怪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正是工作室这一年所做的事情——通过加强单元整合,加强教材之间的联系,完善教学结构,提高课堂的效率。除此之外,“双减”对作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作业设计,少布置机械的、整齐划一的作业,尽可能布置分层作业、菜单式自选作业、自主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研究作业设计,扩展作业内容,扩宽作业路径,改变评价理念,逐步树立“进步即质量”的评价观。
新学年,新挑战,“双减”呼唤教师的快速成长。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更应肩负责任,继续秉持初心,扎扎实实立足教学,砥砺奋进!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十五:
教学多年,也布置了同样长时间的作业,虽然“有效作业”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其实采用的还是那几本练习:作业本、口算。想法也简单,一是作业本和口算都是上级订购的,是必做作业;二是我认为这些作业已经够了,这两本的批改和订正已经花掉了我的所有在校时间。昨天,学习了陈加仓老师的““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才让我真正意识到优秀的作业设计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更喜欢数学。
作业本和口算作业只是学生作业的基本部分,目的是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这两项作业是很重要的作业,孩子们如果连基础知识都无法掌握,那么数学学习对于他们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更别论什么拓展提升作业了。而我如今的班级里的部分学生就是如此,所以我才会在本学期实施当天作业当天结的方式,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不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然而仅仅是这样的作业,学生对数学学习最多就是逆来顺受的被动式学习,时间长了,终会消磨光孩子的学习激情,沦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这样的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失去了小学老师的全程监督,很有可能会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模式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得想办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陈老师的讲座给我指出了一条道路,那就是趣味题和思维题。
关于趣味题和思维题,首先要认识到的就是这些题目的量不多,一节课也就一题而已;其次一点,这些题不要太难,要能够让学生们跳一跳,够得着。也就是说,这些题目不是如今校外培训班中上的那些特别困难的奥数题。我儿子五年级的时候,曾经问我一些培训班的奥数题,说来惭愧,我讲解的准确率不高,每5题里面有1题会出错,甚至有些题目我都没有什么头绪。奥数越来越难了,这不是打击学生自信心吗!而我们布置的趣味题和思维题,和奥数题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这些题目带有童话色彩,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数学信息,且和本课知识有挂钩。比如陈老师举的例子:圆形池塘里的老鼠和池塘边盯着它的那只小猫的故事。就是在学习了圆周率的知识的时候的一道趣味题。你看,配合上情境,学生们肯定能学得开心。学生们开心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就来了吗?
当学生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数学日记、数学小报、ABC分层作业等等,学生们不仅不会排斥,反而会很期待呢。
说这么多,那么数学趣味题和思维题的来源在哪里呢?全靠自己想,肯定不够,我们平时有看到听到时多多积累一些,比如陈特讲座中的例子、哪本书中看到的例子、生活中巧遇的数学问题等,如果能有一些专门的书籍那就更好了,就好像陈特的《小学数学拓展课程》的书籍一样,这样就能给忙碌的一线教师带来更大的帮助。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十六:
作业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理解、应用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脱离题海战术,让作业不再重复低效、枯燥乏味,真正让作业发挥应有的效果,释放学生的学习激情呢?这是“双减”政策下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一线教师最苦恼的事情。
今天特别有幸听到陈特谈《“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让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领略了一位名师的独到见解。陈特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引领者我发现了数学教学的新天地。这次讲座给我心灵上的震憾、精神上的顿悟、思想上的净化、认识上的升华。
陈特认为作业布置要因人而异,教师布置作业要有分层:
(1)作业量的分层。
(2)作业难度的分层。
(3)作业的自主选择。
(4)评价的分层。
分层作业优点:
1、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完成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激发兴趣去做更高一层次的作业,对于这些学生,采取多种积极的评价方式,激发孩子的自信。
2、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感到完成作业也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伸。不是教师给的强制任务,让做作业变得轻松,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要讲究作业布置的技巧。对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保证课堂裨益不浅。作为数学老师注意积极这一方面经验有好处。
听了这次讲座,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平时上班每天在埋头苦干批改作业,和同事说一句都不舍得,只怕作业批改不完。在教学中一直想着往前冲,只想每天把新课时落实,以为这样就可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了。今日听了陈特讲座觉得自己真的要慢下来,回头看看孩子掌握多少,有没有深层次的掌握。在“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好了,学生就真正的提质增效了。陈特讲得特别经典一句话:“做人、教书都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我在教学之路上仍然探索着、实践着。今后我还要踏着坚实的步伐,扎扎实实走在我的教学之路。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十七:
让遥远的距离也能产生十足的温暖,温州市小学数学名师公益讲堂的魅力牵动着一群追梦的小数人线上学习。每次聆听陈加仓老师的专题讲座,都是满满的干货,总能让我学到不少!
“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陈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两个关键:
1。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陈老师通过《分数乘分数》的三节“同课异构”的课为例,非常生动地指导我们怎样在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突破教学关键处,提出了“快引入、寻突破、后拓展”的教学设计思路。反思以往自己的教学,过分强调了过程参与的学习,造成拖拉现象,挤占了课堂上本应属于学生做作业的时间……陈老师的课例分析,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大道至简”,什么叫“越是真理越明了,越是大道越简捷”,简捷、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2。关键在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陈老师提到了“桑代克迷箱实验”,通过实验,桑代克提出了练习率,学习是需要一定量的练习,但过量的练习并无必要,我深表赞同。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掌握了计算方法和适量的练习后,很多书本的习题、解决问题的得数,我都是在家用计算器“帮忙完成”的,却丝毫不影响我的数学成绩,反而让我有更多的时间花在我喜欢的数学趣味题和思考题上,激发了我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因此,陈老师认为“提高思维能力”与“发展智力和创造力”才是有效作业设计重点要关注的方面,他提出了要“合理练习、多加思考!”
之后,陈老师对“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提出了六大建议,分别从每日一题(思维创新题)、一题多解、题组练习、变式练习、操作体验作业、主题研学作业六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主动建构能力、思辨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每个建议都有实例,每个实例都紧紧抓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策略。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对“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已不再迷茫。我决心向陈老师学习,精心设计课堂导学案,追求简捷、高效的课堂,设置好分层作业,落实“每日一题”(思维创新题)的探究,努力引领学生在有趣的数学世界里探索遨游。
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心得体会 篇十八:
作业设计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的一环,一直以来都是教学关注的重点和研究对象。今年“双减”政策出来后,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冲击,教师如何解决就显得至关重要。
今晚我观看了陈加仓校长关于“双减”政策下有效作业的设计的专题直播,深受启发。一直以来,我错误的以为课堂和作业是相对分开的。我对于作业的布置也停留在如何布置多样性、针对性的作业,没有想到学生学习问题最本质的不是作业的多少,而是教师课堂教育的效率不够高,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要靠大量的课后练习来弥补。所以,有效的作业布置是要在教师已经能保证自己课堂效率下展开的。
在保证了足够的课堂效率后,如何有效的布置作业也是要教学的重点。以前的作业设计都是分层作业,按照学生素质的差异和放假时间的长短来布置。但是“双减”政策要求控制学生的作业时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学生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时间的最大利用。陈加仓校长认为“双减”不一定意味着减少作业,而是对于不同的作业进行取舍,一部分作业减少,一部分作业增加。减少的是机械化的大量训练作业,增加的是对学生思维有帮助的“趣味题”和“思考题”作业。大量的机械式练习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自信,所以在解决教师课堂效率后,这类的作业也就可以大量减少,节省学生时间。相对应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作业就可以更加突出和成为学生作业的关键主体。陈加仓校长在提出的“2个关键”、“6大建议”中也强调了课堂教学要在关键处发力,要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作业的中心要放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经过今晚的学习,我明白了今后作业设计的方向,也知道了作业设计的本质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今后的教学生涯,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