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赛课心得体会及反思(精选6篇)

教师赛课心得体会及反思(精选6篇)
时间:2023-05-05 12:47

  教师赛课心得体会及反思 篇一:

  结合本次赛课,谈谈如何做好劳技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劳技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劳动技术素质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内容,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将劳技课堂教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土。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一位成功的劳技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劳技的持久兴趣,使他们对技能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为操作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和谐、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提出恰当的教学要求,组织合理、有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劳技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你要给学生一滴水,你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熟练地驾驭它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与重组。同时,更要善于把劳技课内容与学生已经掌握的其他各学科内容联系起来形成多学科视野教学思维,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赛课心得体会及反思 篇二:

  20XX年,疫情和参加比赛的消息几乎同时到达,于是,作为市赛选手的我从新年开始便开始了赛课的准备,也开始了系统的学习。

  备赛,从“读”统编教材开始

  确定参加比赛时,我正执教二年级。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统编教材,我收集了1-6年级12册目前最新版本的课本,开始了我的备赛之旅。一页页翻看,一册册熟悉,以目录为起点,从单元导读到语文园地,从课后习题到单元习作。每个单元的要素,我都记录下来,每个要素的后面都有课后习题、单元习作的链接,随身携带的课本、笔记本,随时翻阅和记录,读完12册教材,再次翻阅笔记本,统编教材的系统性在心中建立了初印象。带着这样的印象,我又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的“读”,后面两次的读,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发现了相同的要素在不同年段里有着不一样的学习要求,比如“复述”、比如“观察”、比如“想象”……在一次次翻阅中,我发现了一些老课文在统编教材里有了新的解读,不一样的题目、不一样的课后要求,以“课文”为单位出现在单元里,他就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就意味着会带给老师、学生完全不一样的认识和收获。这样的教材解读让我对统编教材充满好奇,每一次翻阅和记录都会有新的发现,不一样的体会。近三个月的宅家工作,让我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学习,为接下来的比赛奠定了基础。

  虽然疫情延缓了赛课的脚步,却也为老师们打开了另一扇窗。因为宅家工作、学习的缘故,老师们开启了全新的工作模式。网络成了师生交流的主阵地,微课成了云课堂的主要形式。作为语文老师,我也投入到微课的学习、制作中,“美好语文云学堂”、“巴蜀公开课”在团队中学习微课的制作,也在跟着团队一起钻研教材,从专业到技术,从聆听在线讲座到亲自参与制作,从字斟句酌、通宵达旦到熟练剪辑,我们都在时代的推动下迅速的成长。微课短小精湛,却浓缩了学习的精华,为老师、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帮助。疫情,让人们都宅在了家里,却打开了网络学习的高速路,带着老师们奔向了学习的最前线。

  磨课,个人与团队共同成

  回到学校,团队迅速行动起来,选课研讨会从线下到线上开了不止一次,因为是统编教材使用以来的第一次比赛,学校也定下了“以赛促研”的目标,带动着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这是一次关乎我个人的专业成长的经历,却也是团队的共同进步的历程。

  真正开启磨课是在9月,市赛的通知一出,“备赛行事历”就成了工作指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每天的研究内容,试讲的地点,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人员支持,详细地写在表格里,让本来不长的时间负荷满满。一时间,压力涌上心头,心里沉甸甸的。却也因为有了明确的执行计划和目标,动力十足。还记得第一次试讲便是在学校的挂牌课堂上,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走进了挂牌课教室,我们语文学科组充满仪式感地开启了本次市赛的研究。上完课后,老师们拉齐了桌子就开启了研讨,研究的氛围十足,让我迅速找到了状态。不仅仅是我所在的鲁能校区,巴蜀的三个园区都向我敞开了大门,四年级每个班的语文老师都主动为我留下了课时,并一次次听我试讲,给予我最宝贵的建议,也不忘为我加油、打气。而一直陪我研究的学科组长、分管领导、研究团队小伙伴更是一次次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协调,放下一切事情来听我试讲、研讨。如果课间有时间,课间就研究,课间没有时间就放学以后研究。一个月的时间里,整整二十次的试讲,老师们听了二十次也研讨了二十次,无数个研讨直到凌晨,老师们都为研究有进展而欢欣雀跃,从没抱怨过加班到深夜。看着老师们的积极状态,我明白,虽然站上讲台的是我一个人,但凝聚着的却是整个团队的智慧和心血。

  尽管如此,我依然感受到了迷茫和脆弱,每一次整理完研讨记录以后我都盼望着试讲,但每一次试讲完毕又垂头丧气,一次次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徘徊,相信每一位选手都经历过这样的状态,难受、折磨,却又因为全身心地投入而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直到比赛临近,忽然发现能够在这样的时候为一堂课而全力以赴的状态特别值得珍惜,又期待时间慢下来,从折磨到享受。

  比赛,上课与听课都是学习

  比赛前一天,选手们在张咏梅老师和郭蕾老师的组织下作了简短的交流。很奇特的是,所有的选手们都是带着研究而来,却也是带着困惑而来。当坐定的那一刻,我就忽然意识到,我们的学习到这个时候展开了一个新的场面,一个个选手带来的团队研究,专题研究,必然是有疑惑,也也一定能带给我们启示和收获。因此,在比赛的三天里,自己上课和听课都是在学习和吸收。

  我发现,单元导读课是老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目标的明确。好的单元导读课既有明确的单元要素,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对这节课的期待。课前交流环节更是有趣,坐在讲台上的学生紧张程度不亚于老师,于是我自己也意识到,如果能在课前交流环节和学生进行真实、有效的交流,那就为整节课的交流打下了基础。因此,我能看到好些老师在课前交流时努力克服紧张和学生打成一片的用心,更能看到好的课前交流环节的用心设计,不仅仅是和本节课的要素有关,还会紧扣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在课前就极大程度的缓解了学生的紧张,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默契。在一节节课上,老师们从回顾单元已学课文到现场生成导学单,学法迁移,一以贯之,方法的聚焦体现了目标的精准,人文的升华体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一节节课,让我真正地体会到了单元整体、儿童思维,在这样的交流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好多大胆的设想在这里得以实现,虽然总有教学的遗憾,却也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2020,是难忘的一年,是按下暂停键又重新开始的一年。很庆幸能在这特殊的年份有这样的一次经历,感谢为此付出的每一个人,感谢大赛,指引着我,我们,往青草更青处漫溯……

  教师赛课心得体会及反思 篇三:

  20XX年6月8——6月9日,在我校领导的组织下,所有语文教师进行了第十届“课改之星”大赛(教学能手赛)暨第四届备课组赛课活动。在这期间,我有幸听到了很多优秀教师的课,不同老师的讲课风格和特色深深的吸引了我,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每堂课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赛课后我们进行评课和说课,这使我进一步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下面我来谈谈在这次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贺老师和闫老师,她们在备课时,对课文内容熟读成诵,能记住课文里的每一句话,因此,她们在教室中不看教材,而是更好的能全面关注学生,还把教学目标层层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二、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对课堂的把控很重要。贾老师和刘老师的课严谨,环环相扣,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速读速记的词语导入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和蔼可亲的语言,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课堂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口语表达训练扎实有效。

  三、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魅力,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当我听着杜桠楠老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景,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每个学生积极举手,主动发言,气氛特别热烈。

  四、教师要好好抓小组建设,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张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句段,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感悟。祁老师通过小组合作,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魏老师通过板块式教学,“看变化——品奇妙——悟形象”,把教学内容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解决问题,从文本中悟法,得法。

  五、教师不仅要备好课,更要备好学生。本次参赛让我体会到备好学生的重要性,有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学生眼里却很难,或是可以理解的东西但在表达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活动中,有许多的生成性东西,教师要有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态。严格把控好时间,不断地磨课,在磨课中会成长的更快。

  六、“精评细说”的说课和评课令人震撼。说课的老师都能够依据我们的说课要求,分层去说,教材吃的透,教学目标清楚,重难点抓得都很准确,说教学流程时都能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挖掘出讲课老师的亮点,有不足的地方就给出了合理的建议,使我们在场的老师受到了很多的启发。

  评课的老师更是神采飞扬,他们站在讲台上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地为一个个教学亮点点赞,他们或手无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在场的老师陶醉痴迷,更有的老师才华横溢,妙趣横生,每一处都点评的头头是道。一年级老师更是厉害,一首小诗道出了语文老师的辛苦,为了一节公开课不知熬了多少日日夜夜。让我们听课的老师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在语文的课改路上,我们虽然很累,很艰辛,但是为了孩子们,为了我们自己的成长,这群小语人乐此不疲。

  本次课改之星大赛虽然结束了,但是,却留给了我深深的思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的能力是很单薄的,但是如果有大家的帮忙就能做得更好。感谢李校的指导和姐妹们的一路陪伴,有你们在身边相随真好。让我在课改的路上不断反思,在实践中提升,在教学相长的道路上不懈探索。

  榜样就在身边,我们需要更加努力,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教师赛课心得体会及反思 篇四: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炎炎夏日,我们体味到的是别样的风韵。历时一个月的课堂教学评赛活动于上周圆满结束。今天,我们全体青年老师坐在这里,交流自己的心得,机会实属难得。我也很荣幸,作为参赛教师,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下面,我想先分享我这次的参赛经过。

  5月6日开始,根据学区的《课堂教学评赛方案》安排,我们在学校首先拉开了教学评赛初赛的帷幕,全校老年老师、青年老师7人都展示了一节公开课,那一次,我选择的科目是绘本故事教学,题目是《我爸爸》。一开始,都不知道选择哪个故事,怎么选,所以就在网上全面搜索有关绘本的理论知识,又反复观看了窦桂梅老师的《大脚丫跳芭蕾》、《我爸爸》这两个绘本教学课堂实录后,心里终于对绘本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又浏览了很多窦老师的教学设计案例,我才最终确定了这次的赛教题目,期间用了2天时间做前期准备工作。最后,根据个人的一些思维,梳理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完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伴着上课的铃声,我的第一堂绘本故事教学课在全校一至四年级22名同学的配合下开始了。说实话,那节课有些糟糕,因为我不能准确把握内容的难易,所以不能准确的引导学生走进这个故事,加之学生也从未接触过绘本,他们也不会从图画中获取信息,只是一味地等待老师讲解。直到下课铃响,故事的内容基本上完了,但少了情感升华的环节,总是感觉很遗憾。

  5月12日,接到了学区决赛的抽签电话,我抽的题目是《来喝水吧》,网上搜了绘本的内容一看,太难了,光是故事文本就足足10页,而且每一页的画面都是满满的,若是不参考资料,我还真是很难看出图画蕴含的信息。那天,我用了一整天时间都是在网上浏览资料,解读绘本信息,虽然对内容熟悉了,可我拿不准怎么给这节课定个恰当的目标,因为这个绘本很深奥,10幅图代表的是10个国家,就连国家名称学生肯定是听过的都寥寥无几,网上的资料里都建议用5—7课时完成,那我在这40分钟里应该让学生学什么呢?于是和天喜打电话请教了一番,分析了学情后,我就开始设计教案。最后算是比较成功的完成了这节课。

  5月19日,学区安排了教学研讨活动,我又很幸运的承担了一节绘本教学课,题目是《鸭子当总统》。因为已经有了前两次尝试积累的些许经验,这次很快地就有了一些思路,又参考了网上的一些教学设计,取长补短,顺利完成了自己的教案,使得这节课得以顺利完成。在当天的评课活动中,听了天喜老师对绘本教学的理论指导和独特见解,让我对绘本教学又亲近了几分,也激发起了对它的兴趣。

  接下来的5月26日,又迎来了片区的教学评赛,我抽的课题是《爱心树》。沿用着前几节课自己觉得可取的方法,再次翻阅各种参考资料,晚上9点多终于完成了自我感觉还比较可行的教学设计(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学区,朱校长亲自对教案设计进行指导,旭东、晓东等又不辞辛苦地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格式,甚至帮忙打印)。这一切力量的凝结,让我不由自主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这节课中去,虽然最终与县局的决赛擦肩而过,但我内心是欣慰的,因为我尝试过,也经历过,在这四节课的各种层面上,我都是有进步的,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想起了一句名言:“教学要有苦的准备,要有辣的精神,要有甜的回味,还要防止酸的结局”。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感觉到的是“苦”,上一节公开课、赛教课是真的“苦”,苦到白天不吃饭、晚上不睡觉、比赛没结果。最后细细想来,其实任何的“苦”都不及你回想起整个赛教过程、感觉收获颇多时的“甜”;也不及你为那节课埋头准备数十个小时,具有像“超人”一样“辣”的精神感觉自己很伟大;能为以后的赛教路做强有力的铺垫,防止再出现“酸”的结局而感慨,那这就不是“苦”。我再把我对赛教活动的几点感想和大家分享。

  1、众人拾柴火焰高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思想的交换,就是一种团队精神。自上学期在朱校长的组织下,去崇信参与胡校长赛教备课以来,我一直被这种团队精神鼓舞着,感动着。这次片区赛教,朱校长亲自主持,全体参赛人员主动参与,在上课前一天晚上对所有参赛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集体打磨,提出修改建议,再二次设计,经过一番打造,参赛老师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是各具特色。我想,经历了这些过程的老师,都应该能感受集体备课(磨课)的好处吧。

  一个教师的成长、成熟,总是与集体的培养分不开的,即使有些教师出类拔萃,但如果仅靠个人的力量,也势必会影响他教学技艺的成熟,所以集体磨课的形式就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一个备课组中,每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人才华横溢,有的人思维敏锐。他人的优点与长处,无时无刻不在感染人、熏陶人、教育人。同时,集体备课时,同事间的交流、教学方法上的研究也使教师个人素养在短时期内得到大幅提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知识视野“宽广得无可比拟”就是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深的知识素养。在集体研讨中,有的教师能做到引经据典,对问题鞭辟入里;有的教师语言如潺潺小溪,优美动听;有的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独出心裁,给人曲径通幽之感……此时此刻,那些不甘平庸、学养尚浅的教师,一定会受到其激励,在这期间会努力取长补短,汲取营养,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集体备课过程中处于弱势的教师也不会甘于缄默其口,会积极利用这个机会吸取其精华,以使自己快速提高。

  所以,我希望在以后的课堂教学研讨时,我们都能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一个团队,发挥自己的优势,汲取别人的短处,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提高。

  2、态度决定一切

  有一位哲人说过:“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躺在梦幻式的理想中生活。是的,人不仅要大胆幻想,而且还要有理想,更要努力地去做,在理想中躺着等待新的开始,结果不仅遥遥无期,甚至连已经拥有的也会失去。所以说不管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有目标,摆正好心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朝着目标去奋斗。近一年的工作实践中,我真实地体验到了“态度决定一切”,胡校长经常说的一句心里话“以前只知道干工作,而现在知道了为什么工作。”有了这种态度,我们何愁自己没有光芒。现在我们都还算年轻,俗话说:人生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天,它美丽,却短暂。我们就应该在这一时期抓紧时间,努力工作,奋发向上,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3、细节决定成败

  在这个世界上,细节无处不在,它微小而细致,而在这小小的细节中,却包含着成功的关键。抓住细节就是抓住了成功。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所以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从细节入手。只有把细节做好,才能将事情做好。身为教师,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不仅要上课,还要管好班里学生,参加各种会,写各种教案,做各种课件……很多时候,时间和精力没有全投入在上课,导致很多细节也注意不到。因此,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从点滴做起,从“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做起,让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让我们的课堂渐渐精彩起来、魅力起来,在不知不觉中驶向理想的彼岸。

  4、个人发展不容忽视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规划好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投入自己的教育激情,这是我参加赛教以来,给我最强烈最深刻的感受。在以后的时间中,我们应“多做”、“多想”、“多听”,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自身的不良习惯,将自己改变成一名主动学习者,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具有亲和力、轻松、快乐、幽默的老师,并逐步将自己打造成吃苦耐劳型的教师,使自己的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并能和学生共同学习成长,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注意个人专业化成长的规划,这不仅是事业追求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研究的空间很大很大。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我们就是真正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最后,我想再次感谢学区领导,感谢我的恩师,给我们搭建了这样的交流平台,给我们指明了进取的方向。当然,说得再多,感触再深,都不能仅仅停留在这张纸上,我们要把以这次的收获化为奋进的力量,一起携手,在这个大平台上不断总结,不断探索,让自己的课堂流光溢彩,让自己的课堂绽放个人魅力。相信我们的坚持,也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教师赛课心得体会及反思 篇五:

  人生的真谛从来都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那悄然而逝的时间,那参与过的活动,收藏了记忆沉淀的芳香,任寒风吹过依然向阳,落红散尽依旧温润。幸运地,能够参加这次桐乡市第四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回顾整个赛课过程,从接到教学内容到着手准备再到磨课,最后能够完整地呈现这堂课。在这不到一个星期时间里,我真正体验到磨课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个成长来源于学校所赋予的机会及磨课教师的帮助,让我获益匪浅。

  遇见,研读定方向

  本次赛课的上课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中外童话,为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教师需要设计好阶梯式的教学,从纵向的深度进行点滴渗透。

  基于此,我把《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认识“嚼、咽”等8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1个字。2。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的路线图。3。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并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求索,梳理明思路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后,我开始着手准备教案设计。基于前两课《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学生对童话题材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初步感知童话的基本特点,以及童话中丰富的想象。本节课我以“朋友就是能在生活中互帮互助”这个话题引出“青头和红头这对童话界的好朋友”,并设计了“学习生字,梳理课文脉络”“绘制图形,讲清旅行路线”“品读对话,体验惊险场面”三个学习活动,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再现故事中的重要场景,感受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深厚友谊。

  不惧,打磨巧引导

  理清思路,找准定位后,我开始着手备课和磨课。第一次设计时,我以分享旅行经历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质疑课题。接着,采用“自学”、“互学”“展学”的方式展开教学。试教下来,虽然本课紧扣“旅行”这条主线,串联起“旅行”质疑,“画旅行路线图”“品读旅行中对话”“感悟旅行惊险场面”三个学习活动,点面结合,梯度进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学习活动提示语太长,存着指向不明确的问题。二是教学内容过多,教学容易赶场,难以突出重点。

  于是,在教务处朱老师、三年级教研组长黄老师,以及各听课教师的帮助下,我重构教学框架。我们决定以“朋友”这个话题引出“青头和红头这对好朋友”,并以“寻找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语句”“分角色有感情品读青头和红头的对话”“感受青头和红头深厚的友谊”,这样的活动化设计推进课堂教学,由浅入深一步步引领孩子进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好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前后经历了五次改稿,三次试教,最终定稿。

  磨课的过程是繁琐细碎的,不断地修改教学设计,不断地打磨课堂用语,力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流程。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复推敲,终于在大家的帮助和点拨下,我感觉自己胸有成竹了。

  坚守,实战迎蜕变

  磨课的过程,让我经历从“手中有案”到“心中有案”的蜕变,从力求把教案设计得滴水不漏,详细地记下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表情,到教案装在心中,始终关注学生,依学而教,顺学而导。在正式的赛课过程中,我一直牢牢地把握教学目标,眼中有孩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确定讲授内容的多寡、难易、深浅,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魅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

  期许,感恩待发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语文教学也有三种不同的境界:“万籁此都寂,只余钟磬石”,此第一境界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此第二境界也;“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此第三境界也。

  回望这些心路历程,我的教学也经历着:第一境界,老师讲,学生听;第二境界,老师启发诱导,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第三境界,师生在活动化教学中合作探究,共同探求、创造的过程。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美国著名的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教师成长——教学过程+反思。回顾这堂课,总会有几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教师如何依文而教,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生成中,教师的评价语如何才能凝练高效地指向孩子言语的生发?

  磨课的过程是煎熬的,却也是一份记录着蜕变的快乐,是一份同甘共苦的幸福。经过这次上课,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努力改进。感恩三年级教研组的老师和师父们为我成长的付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师赛课心得体会及反思 篇六:

  20XX年4月我报名参加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评赛,经历了学校初赛,学区决赛,片区复赛,县局决赛。一路走来,太多的感恩和感谢。感谢学区领导给我这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感谢杜家沟马校长对我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的精心指导,感谢杜家沟全体老师的辛苦付出,帮我设计教案、制作教具。是你们给了我智慧、给了我信心、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才使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一切都是我用言语无法表达的。此刻,我只想说:感恩有你们,谢谢!

  下面我就将此次参赛的准备过程及自己的感想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初衷与收获

  从教路上,从数学或者科学领域跨越到道德与法治学科,对我来说是新的挑战。为什么要挑战自我呢?源于20XX年9月,我主持的课题《生活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顺利立项,并与20XX年6月通过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鉴定。也许是请教了课题研究方面有经验老师的指导,课题资料充实,才顺利结题。但我觉得我的课题是不完整的、是残缺的。因为我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一无所知。于是,20XX年赴杜家沟小学任教便主动申请担任《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参加了今年的课堂教学竞赛。陌生的规模、陌生的学科,的确存在很大的挑战性。于是,借阅教材、教参,在网上购买《课程标准》,在工作之余挑灯夜读,才得知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的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第二学段3-6年级的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7-9年级的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22版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统称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通过学习课程标准才得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完全不同。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课程标准规定1-2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情感态度,二是行为与习惯,三是知识与技能,四是过程与方法;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3-6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能力与方法,三是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也才知道道德与法治老师要明确自己的使命,《道德与法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其他学科课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

  也不得不感慨:课堂教学竞赛,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如果没有这次参赛的机会,这些内容,我怕是要错过了。往后的教学中,我的目标定位怕是一错再错了。

  二、感悟与启迪

  通过本次活动,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赛教课,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环境,适应学生。

  本次决赛,我的授课内容是二年级课程《清新空气是个宝》。且是9个参赛选手中最后一个,没办法,手气不好。抽完签,便没有了信心。一是没有接触过低年级学生,二是抽的签太靠后,三是下午上课,怕学生疲劳。也有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由此可见,自身的心理素质还需要进一步炼就,要尽快适应各种环境和各个年龄段的学生。

  2、夯实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的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心理素质,教学机智等基本功的练就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如,我的每次赛课中,板书是我败笔,一是自身基本功不扎实,字写得难看。二是不会设计板书,只能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应付了事。

  3、课前磨课,是赛课前的关键环节。

  一堂好课不是一次性就能成功的,需要一遍遍的打磨。本次赛课,我也进行了多次磨课。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推敲、取舍,包括每一句过渡语,每张幻灯片的字体、颜色的搭配。都必须反复研究,仔细琢磨,最后确定。

  4、课堂上,须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情绪高涨,整节课的气氛就会活跃,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课堂中,思维活跃,对老师所提问题会做出很快的反应,师生配合才能呈现出较好的效果。如,本次赛课我设计了空气质量播报站环节,让学生扮演小小播报员,对一周的空气质量像天气预报播报员那样播出,在音乐启动中学生情绪高涨,表现出色,为课堂添了彩。

  5、设计中,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新”意。

  照本宣科、教教材、遛课件或者充当课件播放员,已成为过去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紧扣授课内容但不能偏离主题。本次赛课中我的授课内容是《清新空气是个宝》,我抓住了“清新”和“空气”一词。在课堂最后7分钟带学生到操场,在伴有鸟鸣声的轻音乐缓缓响起时,学生躺在提前铺好的垫子上,沐浴阳光、呼吸清新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我跟学生们坐在一起,自己都从紧张的授课中放松了下来。

  星空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赛课的路上,充满了艰辛与磨炼。每一次比赛,或多或少会给我们留下的不足和遗憾,但我们不能气馁,更不能骄傲,这是一个追求美的过程。虽然忙碌、艰辛,但也充实、快乐。让我们在赛课的路上,走好每一步,厚植情怀与初心。在赛课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Copyright © 2018 www.dwz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动物作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3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