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一个汉字 篇一:
五2班 晏宁
“妈”这个字对任何人一点儿也不陌生。它是形声字,字从女,从马,马亦声。“马”指人所骑乘的马。“女”和“马”联合起来表示“让孩子骑背的成年女性”。本义是背负孩子的母亲。她最早记载于《广雅·释亲》——妈,母也。
“妈”由“女”和“马”合成。妈对待子女和蔼可亲,甚至有些子女小时可将母亲当马骑着玩,因此“妈”者,即可以当“马”骑之“女”(慈母)也。其实,妈这个字更可以看成是一个女人骑着一匹马(我根据字形猜的),马儿是不好驯服的,代表着困难与挫折。瞧瞧,一个女人战胜困难的目的是为了什么?答案肯定是明确的,为了子女,为了家庭。在世人的眼中,女人是娇弱的,但意志坚强,骑上大马乘风破浪,不惧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困难,总是给子女一个温暖的家。
语言学家认为,婴儿吸乳后便咂咂嘴,发出mama的声音,表示满意。小孩开始讲这种“话”时,表达的意思是很复杂的。但聪明的母亲却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理解它的含意,满足孩子要求。说也奇怪,在东西方各国迥然不同的语言里,都有“妈”这个字。虽然拼法和书写形式不尽相同,发音却差不多。我国各地方言土语虽千差万别,但喊“妈妈”声音也大致一样。我来到这个世界,第一眼看到是妈妈,第一次说话也是妈妈两字。第一次学走路,虽磕磕绊绊的,但总有妈妈在身边。妈妈的爱总在细微处,有点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也有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思念。在遇到困难时,妈妈永远是你的最好依靠和坚强后盾。工作累了、生活上不顺心,回到家吃上妈妈的一顿可心晚餐,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什么烦劳事情都消失的一干二净。去年的疫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妈妈的温情,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强大与博爱,让许多漂泊海外的游子不在孤单。
也许在有的人印象中,妈妈总是唠唠叨叨的代言人,如“同志们,起床啦!”“上学时要注意安全。”“做作业要认真。”“太晚了,睡觉吧!”就像唐僧念经似的……。但,我觉得若没有妈妈的唠叨,生活就是不完美的,每一次的喜悦与成功都离不开妈妈的唠叨。岁月极美,在于它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我们将掌心拢起,也抓不住缥缈的云烟,攥不住流动的细沙,更留不住逝去的年华,当初那个乘风破浪的女人也会慢慢变老……,回顾从前,细细品味,原来妈妈的唠叨是从她内心深处弹奏出的爱的乐章,让成功离我更近,让快乐伴我前行,让灾难离我而去。
我长大以后也会成为妈妈,也会乘风破浪,带着希望……
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孝 篇二:
五1班 汪俊宇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便是我心目中最美的汉字。
孝,这个字起源于商代,由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组成,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着老人,意思是一个老人,腿脚不方便了,这时就需要老人的儿女去扶住老人,这便是孝。
另一说法是,孝字头上是一个土字加上人字,左边一撇意味着一个身体已有一半入土的老人,极度衰弱,急需子女扶持和照顾。因此,孝道实际上讲的是父母与子女、长辈与晚辈、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依存关系,以及这种依存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行为准则。孝道也强调了老年人的未尽事业需要年轻人去继承和发扬。
《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
另外,孝字的小篆体很像一个躬身驼背的老人用手抚摸着他腰下的一个小孩,而小孩很温顺的接受老人的爱抚。因此,孝道的另一层含义是上辈人要对下辈人关爱,特别是当下辈人未成年的时候要爱护,哺养他们。而下辈人对上辈人要尊重顺从,接受上辈人的哺养,教育和传承。“父慈子孝”、尊老爱老”是对孝道精神的经典总结。这个字也是我最近最有感触的。
我的太太已经九十几岁了,但在前几周跌倒了,腿受了伤。因为我的奶奶去世了,所以我的爸爸就承担起了照顾太太的责任,每天都马不停蹄的在学校、太太家和我家之间来回奔波。帮太太做饭,带她出门散步,回来还要去学校接我。听爸爸经常对我说,在他小的时候,太太非常喜欢他,总是把好吃的给他,对他非常的好,现在太太需要人照顾,爸爸当然理所应当的去照顾太太。
因为这个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所以让我的感受非常深,我也要成为一个像我爸爸一样的人,好好学习他的精神,这种孝的精神,这种榜样的力量。我也要在之后做一个像我爸爸这样的人,长大之后也孝顺自己的父母,让他们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同时我也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新知识,让我之后的生活更加美好,好在之后给父母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好孝顺他们,使他们不用受苦,不用受累。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一个人没有孝道,做不到孝顺,那么就算他有再多的才华也是毫无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