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反思(精选3篇)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反思(精选3篇)
时间:2023-04-21 06:34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反思 篇一:

  这次习作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是介绍你熟悉的或最近做的一项小实验。

  我指导学生首先回忆以前做过或看过比较熟悉的实验,利用教材中的表格完成实验的回忆过程。其次在写的时候应该认真细致地考虑是要写什么实验。最后,要有一个动手制作的过程指导学生如何才能把过程叙述清楚,应该写清楚哪几方面。选择那些成品令人喜爱的制作去叙述,选择十分有趣,令人丰富头脑,回味无穷的实验进行描写,因为这样的实验,你本身就十分喜欢,叙述起来就会把你所知所感倾注于笔端,越写越有劲,而读者也会从你的记叙中感到其中的窍门及奥妙,读起来也会津津有味。

  不管制作还是小实验都应把需要准备的用品叙述清楚,尤其要注意的是叙述当中的条理性及语言的简洁。在讲述实验所需用具时,要把所用的仪器名称写准确。

  文章注重详略得当,制作的过程,实验的步骤才是文章的重点,应具体进行记叙。在叙述过程时,要抓住当时动作、心情进行描述,反映事情发展变化,尤其制作坏了,或实验失败后人物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更是必不可少的。在叙述过程时千万不能像列条文似的,这当中可以穿插一下老师的言语、神态及

  同学们的表现,这样会使文章“活泼”一些。还要注意的是语言表达要力求简洁明白。

  小制作有制作原理,小实验有其实验的科学依据,因此,叙述了过程之后,应该把制作、实验的原理准确地表达出来,也可以穿插在过程中讲述。

  任何活动都会有其目的所在,因此小制作和小实验对同学们来说是十分有益处的,文章中可以把小实验中做实验的心得体会,以及同学中的合作交流写出来。

  总之,写这篇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文章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及简洁。此文也可不按这一模式记叙。比如把实验与自然课相融在一起,通过课堂上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及同学们认认真真地学习,使一次实验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展现出来,或联系班会、科技月等等都是可以的。如果题目为“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文中一定要突出“小实验”二字。叙述时更应把现场气氛,同学们被吸引的表情”,在介绍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反思 篇二:

  周四的作文课上我指导学生写了第四单元的习作。根据单元要素里明确的目标来看“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是本次习作的重点。

  为了降低习作难度,我从学习《蜜蜂》一课开始就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法布尔为了做实验都做了哪些准备,并梳理实验过程,让学生体会每一个步骤的作用,感受作者是怎样把过程写清楚的。

  接着,我又带学生回顾了近期做的手抄报的过程,让学生先共同出找出关键动词,然后用上“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去进行练笔。从交回来作业来看,不少同学还是有收获的。他们有的写自己拼装玩具的过程,有的写做家务的过程,有的写做手抄报的过程,不管篇幅的长短,都能把过程写清楚。

  有了这一次铺垫,我感觉习作难度应该不会太大。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就是怎么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区分清楚表格和作文的区别了。原计划打算利用科学课上他们做过的实验来进行指导,但是为了能让学生明白作文中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猜测来丰富文章内容,我临时决定要带着他们再做一个小实验:摩擦起电!

  于是,我在开始实验之前先抛出了“摩擦能起电,你们相信吗?”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用笔记录自己的观点和问题。接着,我告诉他们:我们做个实验,让事实来说话!

  我给每位同学都发了一片旧报纸,然后采访个别同学心里有没有什么疑问,并让他们把自己的疑问列在黑板上。接着让他们听我的口令把报纸撕成碎片,并且越碎越好!这时候班级开始像炸了锅一样,讨论声四起,我抓住时机去采访那些一脸疑惑的同学,搜集他们此刻的想法。

  最后,我和他们一起拿出一支笔,让他们学着我的样子在自己的头上反复摩擦笔的一端。一分钟之后,请他们拿摩擦过的笔端轻轻靠近碎纸屑。“哇!”他们几乎是同时发出了惊叹,我告诉他们是静电吸起了那些碎纸屑……

  写作时,我让他们既要写清楚实验过程,又要写出自己在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想法,这样才更真实。

  这一次作文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完成得快,有几个观察特别仔细的孩子写:当我把摩擦过的笔头接近碎报纸时,那些碎报纸竟然“飞”到了我的笔头上,这太神奇了!还有好奇心强的孩子在文中写道:我很想知道为什么要在头发上摩擦,是不是只有在头发上摩擦才会起电呢?于是我分别在我的裤子上,书皮上,书包上…进行摩擦,我发现……

  这是我想要的效果,是我喜欢的学语文的方式。尽管它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就是我的动力!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反思 篇三: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写作要素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昨天上了《蜜蜂》一课,这篇无法作为教授概括段意的例子,但可以作为习作例文让孩子学会如何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所以今天就顺势将《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上了。

  一二年级写想象写话,看图写话,是因为低年段的孩子想象力天马行空,而三年级的孩子,刚好处在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要开始练习写观察纪实作文。“学会留心观察”是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训练的一个品质。三下这本书,我看了下目录,总共安排了《我的植物朋友》、《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三篇习作,分别从观察物、观察事、观察人三个角度来对孩子“留心观察”的这个能力进行多方面的训练。

  教学流程:

  以《鸡蛋浮起来了》的视频为例,引导孩子如何将实验过程写清楚。视频很短,才一分钟。孩子们很难想象一个一分钟的视频要写成一字左右的文章要怎么办。这里奠定了一个“畏难情绪”基础,为他们之后体验到创作的成功感做了一个情绪上的转折铺垫。

  一、播放视频(2秒钟展示了实验准备的东西)

  实验准备

  问:这个实验需要什么?

  生1:食用盐、一杯水、鸡蛋、小棒

  师:如果你能像一杯水那样把其他东西的数量词补上去会更具体。

  生2:一包食用盐、一个生鸡蛋、一根筷子、一杯装满水的杯子(同学纠正:是一个装满清水的杯子)

  到这里,孩子已经慢慢对如何将事物写具体有点感觉了。我还表扬了那个及时纠正的同学,说明有认真听,且能够在其他同学的基础上适时补充自己的想法,正确运用数量词,而且“清水”用得很好,说明了水的状态,如果是浑浊的水呢?孩子们反应过来,那就比较不好观察拉,清水比较好观察。所以,写清楚事物的性质很重要。

  虽然这个孩子可能就是这么随口一补充,但是教师的引导就给了他们一个这样的思考方向,原来要写清楚东西还不是随便加几个词就完事的,要符合事实根据,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后面的孩子又提出补充了。

  生3:老师,我觉得鸡蛋可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生鸡蛋”,而杯子必须要是“一个装满水的透明杯子。”我点出“透明”和刚刚的“清水”一样都很重要,是为了便于我们观察。

  关于“实验准备”的视频就两秒钟,讨论了可能十分钟,花的时间较长,但是要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思考的支架,如何一步步把事物写清楚的思维支架。可能很多定语是不需要补充的,但是还是思维的训练,先放再收的原则。

  二、开始进行实验:

  这是重点,已经能预测到的是,如果不指导,孩子们肯定还是无话可说。然后三五句写成一段话,就结束文章。或者一大段到底,没有分段。所以,在实验前,先让他们将整篇文章分成三个部分(学习《蜜蜂》):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可以按照“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顺序依次分成四段。每一段都加上自己的观察现象及产生的思考。

  开始实验

  1、继续放视频,你看到了什么?

  生1:把一个鸡蛋放入水中。

  师:说话说完整。谁?

  回答问题不完整是孩子们经常犯的毛病,这是需要课堂上经常训练的。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说规范的、通顺的、简洁的话语,对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很大的帮助,再形成书面语言也就相对容易。

  生1:我拿起一个鸡蛋放入水中。

  师:这下完整了,怎么拿的,谁补充?

  生2:我慢慢地拿起一个鸡蛋,慢慢地放入水中。

  问题2来了,学生经常会前后用的词语一样,词汇匮乏地问题严重,于是适时引导:前后都有“慢慢”,如果能换个词语会更好。

  生2:我轻轻地拿起一个鸡蛋,慢慢地放入水中。

  师:很高兴你没有说慢慢地拿起鸡蛋,轻轻地放入水中。你说的更合适。

  前半节课我把速度放慢,是为了孩子们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思考我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把一个事物写清楚。事实是,孩子们在慢的节奏当中,展开了快的“语言爆发”。

  生3:我轻轻地拿起一个不大不小的生鸡蛋,慢慢地放入水中,他就像潜水员一样,潜入水中。

  看他们还停留在“从拿起鸡蛋”到“放入水中”这个环节。于是,我又加了个环节,拿起一块黑板擦代替鸡蛋,让孩子们观察我做的动作。很快。有人补充了。

  生4:我轻轻地从桌子上拿起一个不大不小的鸡蛋,放在手中掂了掂,大概五六十克吧,将他慢慢地放进水中。

  思维在这里慢慢地打开,其实就是将动作0。5倍速去观察了。这类细节描写可以定期找视频片段来进行小练笔练写。

  2、有了前面“实验准备”和“首先”的[教]的铺垫,接下来的“接着”“然后”“最后”的步骤就可以作为[扶]和[放]的过程让孩子自行展开写。

  继续播放视频。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1:接着,我拿起一包盐,剪开了个小小的口子,怕剪大了一不小心就倒多了,将盐小心翼翼地加入水中。

  这个孩子已经找到感觉了,并不知不觉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但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随口一说的一句话也可以写进去,我就抓住他这句话,评价“灵感那么重要,一不小心就飞了,所以啊,你内心里那些不经意间产生的想象,一定得及时记录下来,否则就太可惜了。”并提醒他晚上一定要记得将“怕剪大了一不小心就倒多了”这句话写进去。

  后面的步骤,因为时间关系下课了,就没有指导那么仔细了,只是让孩子大概讨论了一下搅拌的过程,在搅拌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以及产生的想法。

  课后反思:

  三年级的孩子处在习作阶段,作文是一种能力,是能力就需要练,需要有步骤的,有系统的,一步步地练。这个过程需要老师一步步地带,所以在前面的步骤,我给了思考的拐杖引导他们思考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一步步将句子写具体了,孩子们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有话不知道如何说,甚至不知道自己有话说。这两个都需要教师一步步地引导他们发掘出来,需要老师搭建各种各样的支架教他们怎么写,然后再由他们自由创作。

  实验的过程大同小异,但是思维的内容却是千奇百怪。我说,同样一个实验,你们能写出独一无二的点就在于你们脑袋里那些看不见的东西,那些像“怕剪大了一不小心就倒多了”这样稍纵即逝的灵感。

  表面看着是在训练写作技巧,其实是在训练孩子们的思维。写作就是作者思维逻辑自洽的能力体现。如何将思维可视化,才是我们要一步步思考并实践的过程。

Copyright © 2018 www.dwz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动物作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3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