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教案(精选8篇)

赤壁教案(精选8篇)
时间:2022-12-18 22:25

  赤壁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杜牧的文学常识;背诵和默写全诗。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探究赏析的方法,理解诗的含意。

  3、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林俊杰《曹操》导入,引入三国赤壁之战。过度到课题。

  二、读:

  1、读准字音

  折戟(jī)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读准节奏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翻译诗句,理解诗意

  三.品

  1、在整首诗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句?

  预设: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为什么呢?

  预设:为什么要锁着二乔呢?

  3、二乔指的是谁呢?这个铜雀锁着二乔代表着什么呢?

  预设:二乔指的是三国时期大乔和小乔,锁住他们就代表周瑜在赤壁之战的失败。其实二乔也暗指了成败。

  4、那么这场战争失败了吗?

  预设:没有。从东风不与周郎便,这一诗句中可以看出这场战争是胜利

  5、作者怎么会想到这场战争呢?

  预设:作者在河边捡到一把折戟的的断刀,发现他是一把三国时期的刀,所以联想到三国赤壁之战。

  6、所以诗人杜牧是怎么评价这场战争的呢?

  预设:赤壁之战的胜利主要是因为东风这个原因,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周瑜可能为失败。

  7、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评价赤壁之战呢?(插入背景介绍)

  杜牧背景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世称樊川先生,唐京兆万年人。出身诗书之家的他十分希望能够施展平生才学,为改变晚唐的局势出力献策。然而,他却处于藩镇割据,吐蕃(bó)、回纥(hè)入侵、统治阶级苟且偷安的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晚期,他空有才华和抱负,却无处施展。然而,济世情怀总使他的心不甘寂寞,总是在失望中怀有一份希望,渴望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做出一番事业。

  预设:作者只是借此来抒发自己一种怀才不遇的的情感,也表达一种渴望得到一种机遇。

  四、总结

  所以作者借着赤壁之战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表达自己内心对机会的渴望,这也许就是杜牧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一种英气,现在就让我们带着作者这种情感大声地再次诵读,这次老师要求读出情感。

  赤壁教案 篇二:

  赤壁

  杜牧

  学习目标: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及形式上的特点。

  一、新课导入

  赤壁地理位置介绍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写作背景介绍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战争日期在公元208年七月一十二日。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但在《赤壁》这首诗中,杜牧却把周瑜的巨大胜利完全归功于偶然的东风。杜牧此诗虽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借题发挥,怀古咏史。感慨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还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不得一展。

  四、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秉性刚直,备受排挤,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小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他也善于撰文,《阿房宫赋》颇有名。

  五、听朗读录音,自读,赏析填空

  (1)诗篇开头借一支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前两句交代兴感之由——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于沙中,却没被时光销蚀掉,经过磨洗后,认出它是三国遗物。这让诗人顿生“思古之幽情”。

  (2)后两句的便是这“幽情”——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大乔、小乔就会被曹操关押在铜雀台。诗人没有直接写政治形势的变迁,而是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诗的最后一句用形象的语言,对重大事件作出评论,以小见大。

  六、自读,合作探究

  1、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慨。

  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一是慨叹: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都有机遇;二是悲叹:悲叹自己虽也算得上个英雄,却没有机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还指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诗人怀才不遇、无处借“东风”的抑郁不平。

  七、齐读,主旨归纳

  《赤壁》通过一节折断的古兵器——戟,展开丰富的联想,以独特的视角把历史和现实,国家和个人巧妙联系在一起,借物咏志,抒发情怀。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

  赤壁教案 篇三:

  折戟沉沙铁未销,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

  自将磨洗认前朝。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东风不与周郎便,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销:销蚀。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鉴赏: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相关内容:

  1、杜牧(803——约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他与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有《樊川文集》。杜牧游览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怀古咏怀之作。

  2、诗内容:

  前两句是第一层,交代兴感之由。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后两句是第二层,是议论,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这种变迁。

  3、问题解析: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4、写法:

  (1)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一把折戟,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题咏历史重大题材,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

  (2)用典,借古讽今

  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成了千古名句。

  5、主题思想

  这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作者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同时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赤壁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3.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ppt课件)电教法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三)解题

  1、赤壁简介: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2、赤壁之战: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四)了解诗的内容

  1、词义解释

  折戟:指残破的兵器。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销:锈蚀。

  将:把,拿。

  前朝:以前的年代。

  东风:春风。

  周郎:吴国的将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

  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这是一首很著名的七言绝句。前两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思是说,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未被销蚀,磨洗一番,可见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诗人从江边泥沙中发现了一柄折断了的剑,经过磨洗后辨认出是三国时的遗物。这两句看是平淡的叙事,但是,诗人从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而奠定了基础。这里,诗人采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也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常用的手法,这就好像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汉代人和事,以汉代唐一样。现在杜牧所在地是黄州,虽然有赤壁矶,并不是东吴周瑜打破曹操之处,所以无论是“赤壁”或者“折戟”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此引出对古代这一著名的战争,从而借此抒发心头之感。

  接着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相对前两句来说是议论。意思是说,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那么铜雀高台会深深锁住二乔,江东二乔也就沦为曹公之妾了。这里是指赤壁大战中周瑜侥幸战胜曹操一战。对于曹操来说,也是雄心大志的,他那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就表明了曹操要像当年周公那样维护国家统一。据记载,当时曹操进攻东吴,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性,曹操便把战船用铁链连成一片,以免摇晃。当时正是东南风,周瑜采用黄盖之计,用数十艘船载着油脂干柴乘东南风驶向曹营,诈称投降,等到快接近时,点燃油脂和干柴,一举烧毁了曹军战船。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的关键一战,也是古代著名的战争之一。这对于极为精通战争思想的诗人杜牧来说,对这一战事过程及其结果是十分清楚的,因而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提出了“东风不与周郎便”的设想。虽然是一个设想,客观的历史现状当然不可改变,但思维方式改变,对于这场战争来说,胜败双方就要改变,历史也就要重新改写。

  (五)思考并提示: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4.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5、诗歌的主旨?

  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三、课文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二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四、齐读并背诵这首诗。

  引导学生边齐读边思考:

  1、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烽火硝烟)

  2、你眼前会出现哪些人物?他们都是怎样的形象?(曹操:若胜则横槊赋诗于长江,弦歌艳舞于铜雀,藏娇之缠绵,凯旋之得意。二乔,艳压群芳,顾盼生情。东吴领袖:指挥若定,风流儒雅)

  3、你还看到了谁?(杜牧性格: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他自负知兵,常以武略自诩,诗中对周瑜侥幸成功的议论,正是他军事上自负之情的流露,大有阮籍“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感慨。)

  4、当所有风流人物都淡出历史的画卷时,杜牧这位风流才俊在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自负的脸上写满了抑郁不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比较阅读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杜牧的《赤壁》与胡曾的《咏史·赤壁》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如果你是史学评论家,你如何评价“周郎”?

  赤壁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杜牧的文学常识;背诵和默写全诗。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探究赏析的方法,理解诗的含意。

  3、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二、整体感知:

  1、《赤壁》作者杜牧(803——约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他与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有《樊川文集》。杜牧游览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怀古咏怀之作。

  2、赤壁之战是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曹军,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杜牧此诗虽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借题发挥,怀古咏史。

  三、细读品味:

  1、前两句是第一层,交代兴感之由。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2、后两句是议论,是第二层,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这种变迁。

  四、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五、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赤壁之战,诗人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讽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得胜的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赤壁之战

  兴感之由(借物)——议论感慨(咏叹)

  ————借古讽今。

  赤壁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熟读成诵,积累文言知识,增强文言语感。

  2、体会文章景、情、理的关系,领悟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遗世独立、超然旷达的情怀。

  3、品味文章语言之美,意蕴之高妙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一语三文”(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模式由浅入深地探究课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超然旷达的情怀,了解苏轼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时代意义。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放达情怀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子虚乌有”成语引出赋体的主客问答文体形式。

  二、疏通学案字词积累部分(语言层面)

  飘飘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美人、况、蜉蝣、须臾、骤得、且夫;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三、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诵《赤壁赋》

  2、文本探究之文章层面:

  1).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情感变化脉络。

  喜——悲——喜

  2).客受哪些外在因素的影响才悲音大作的?

  景、史、歌。

  3).客悲的是什么?(请一学生朗诵第三自然段)

  人生短暂,洪福无缘,清福难得。(“况”字意在比较,纵然人生短暂,但功业未成,洪福无缘。“骤得”强调不能多次得到,感叹寄情山水遁世忘忧难以实现,清福少分。)

  3、文本探究之文学层面:

  1)齐诵文章第三自然段

  2)讨论:文章末了,客转悲为喜,是如何达到的呢?此时的“喜”与初时“饮酒乐甚”的“乐”有何不同?

  引导过程:

  针对客的“人生短暂之悲”:

  <1>、苏子认为天地物我都可以从变和不变的角度来看待,那么对于水和月是否也可以从变和不变的角度来审视呢?

  明确:逝者如斯是从变的角度看水,未尝往也是从不变的角度看水。盈虚如彼是从变的角度看月,卒莫消长是从不变的角度看月。客悲的根源是用自己的变(人生短暂)和长江的不变(长江无穷)进行比较。客悲的根源在于将不具有可比性的两件事进行对比造成了烦恼。苏子运用了“自其……观之”的句式意在引导客改变看问题的角度。都从变或不变的角度看问题,就具有了可比性。

  <2>、苏子说物与我皆无尽也,物与我有没有差别?能不能一概而论?

  明确:同时苏子还改变了衡量的标准。否定了物物之间、物我之间的差别,反对人为的价值判断。这种思想正是心无厚薄、泯灭是非、齐物我、等荣辱、一死生的庄老思想。《庄子·秋水篇》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事物因判断的标准不同而改变,离开了具体条件和固定的观察角度与标准,结论就会不同。庄子说:“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你看待世界的眼光。

  苏子的成功在于第一改变了衡量角度,第二改变了衡量标准。

  针对于客的清福难得之悲(寄情山水遁世忘忧难以实现的悲痛):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有没有主人呢?

  明确:它们存在于天地之间,也有自己的主人,虽然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但也要懂得取,懂得用,只要你愿意,你就是他的主人,既然无边风月时刻属于你,就不必在乎“骤得”与否。

  这正是《金刚经》里所提倡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破除执着的思想。苏轼受禅宗的思想影响很大,并且深深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破除执着的思想对于身处逆境的苏轼而言无疑是一剂心灵良药。

  客感叹未能骤得说明是渴望得到,这恰恰是苏子能说服客的思想基础。

  4、文本探究之文化层面:

  苏子“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即破除执着)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

  讨论,总结。

  结束部分:《庄子》说:“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而此情此景此时此刻,苏子与客已然相忘于樽酒,陶然大睡了,这就是最后一段的境界。苏轼以儒学立身,深谙乐天知命;以道学养性,懂得辩证通脱;以佛学明心,破除拘泥执着。纵浪大化,不喜不惧,因而成为了中华文化统系中永远的坡仙。

  齐诵《记承天寺夜游》,迁移感知苏轼遗世独立、超然旷达的情怀

  作业:有人认为苏子与客都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客代表了苏轼思想意识中的现实层面,苏子代表了苏轼思想意识中的超越层面,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赤壁教案 篇七:

  ——用数学的方法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

  藁城区兴安镇中学崔丽虹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理解把握作者情感。

  掌握诗中叙事句子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流程一:学生齐读,个别生读。让学生点评读的效果,引出问题。

  思考:清人沈德潜说:“牧之绝句,远韵远神,然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称之,何也?”

  流程二:解决问题:从诗的后两句里找出一个减法算式。

  流程三:根据刚才的减法算式推出一个加法算式。

  流程四:体会并说出作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什么感情。

  (链接材料:杜牧(803--852),字牧之,世称樊川先生,唐京兆万年人。出身诗书之家的他十分希望能够施展平生才学,为改变晚唐的局势出力献策。然而,他却处于藩镇割据,吐蕃(bó)、回鶻(hú)入侵、统治阶级苟且偷安的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晚期,他空有才华和抱负,却无处

  施展。然而,济世情怀总使他的心不甘寂寞,总是在失望中怀有一份希望,渴望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做出一番事业。)

  流程五:抛出问题,引发思考。

  1.一首咏史诗诗,重大还是小事件入手好?

  2.一篇文章事件叙述之后,直接还是曲折抒情好?

  3.对重大历史事件描写评论,庄重还是浮薄些好?

  流程六:现在我们再来用连加的方法品析诗歌的前两句。请大家看看前两句写了哪些事、物?明白诗的前两句写景或叙事的句子为下文议论或抒情做铺垫的作用。

  流程七:再读诗词,加深理解。

  课下作业:准确默写这首诗。

  赤壁教案 篇八:

  课标要求:

  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已经阅读相当数量的诗词,具备一定的诗歌知识和诵读技巧。加之本班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语文能力较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工具书进行课下预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的语言难点。

  2、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情感的能力;

  3、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赏析诗句的能力;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背诵诗歌,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赏析诗句的能力。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结合课下注释,说出诗歌的大意。。

  2、针对目标二,学生通过结合写作背景,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

  3、针对目标三,通过对语言的鉴赏,进一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赏析诗句的能力。

  教学过程:

  赤壁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唐诗、宋词、元曲是三个高峰。唐诗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情感丰富、含蓄蕴藉。今天我们来学习晚唐诗人杜牧的一首代表作《赤壁》。

  二、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三、品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2、请划分出这首诗的节奏?

  (二)理解诗意

  1、注释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2、诗意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埋在沙里还没有销蚀掉,拿起来磨光洗净,认出来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四、联系背景、体会情感

  (1)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

  (2)思考问题:

  1、这首诗是什么题材?

  2、这首诗前两句和后两句表达方式有何不同?前两句和后两句内容上有何联系?)

  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它认为历史人物的成败荣辱具有某种偶然性。杜牧的这类绝句开宋人诗歌议论之风。诗歌的前两句叙事,为后两句抒发情怀做铺垫。

  五、赏析句子,

  1、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前两句。

  2、从任意角度赏析诗的后两句。

  点拨:“沉沙”“磨洗”等词语表现了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诗歌的后两句以小见大,夸大了东风的作用,借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的命运,生动形象,感情含蓄。

  六、课堂小结

  主题:《赤壁》含蓄地表达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七、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背诵这首诗。

Copyright © 2018 www.dwz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动物作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3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