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精选7篇)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7篇)
时间:2023-03-31 14:51

  故都的秋教案 篇一:

  课程分析:《故都的秋》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写于1934年8月的一篇散文,文章中散发着作者对故都深深的感情和眷恋,它体现了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交融的高超笔法.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以情驭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又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学方法:美读法;赏析法;讨论探究法

  设计理念:依据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并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设计本课主要采用体验教学法"以诱达思,育人育才".考虑学生对鉴赏的畏惧感,可不拔高学习的目的,只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达到鉴赏的终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这几天越来越冷了,身上的衣服也越加越厚了,我们明显的感觉到——冬天到了。可是,当我们不经意地往窗外一瞥,就会发现,秋的气息还在。无论是树梢还是山巅,一缕红一抹黄,都在告诉我们它们曾经的灿烂与辉煌。秋天,一个收获而美丽的季节,古人曾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吟唱的诗篇。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与秋结缘了。

  “秋”“愁”(板书),心上有秋便是愁。关于“秋’历代文人墨客也有一种传统的认识:言秋多愁。有诗为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最典型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大家一起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散曲中的秋有何特点?(凋零,悲凉,凄楚。)诗人的情感是怎样的?(忧郁,悲怆。)你是怎样捕捉到诗人情感的?(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

  “通过景物描写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我们解读诗文的一把钥匙。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达到了极致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赏析一篇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关于“秋”,郁达夫曾经说过:“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啊,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北国的秋为什么会让他发出如此感叹呢?我们今天来学习《故都的秋》,去领略郁达夫笔下的,心中的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到课文,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伴着音乐,我们自由诵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故都的秋有何特色?

  明确:清、静、悲凉

  2、这些特色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

  或:

  1,"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清,静,悲凉)

  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读课文,然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三、精读细品:

  选择文中你喜欢的秋景图,揣摩语言,分析文章怎样描写这些景物,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透过字面,揣摩体会,情景相连,挖掘作者寄寓于其中的深情.

  在对文章内容与思想情感有了宏观理解的前提下,揣摩咀嚼出文章的精妙之处,才算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鉴赏.

  1、揣摩点:从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色彩”(情绪)?

  提示: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筛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显然,这是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与“皇城人海”相比,于“一椽破屋”独居,显然又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中难免有“孤单”感觉,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是一种对社会的洁身自好,静对秋光、秋花,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的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交织的情怀的着落点。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揣摩点: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观,是“秋风扫落叶”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铺得满地”的落蕊的存在,读之仿佛有亲临其境之感,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悸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3、

  "鸟鸣春,雷鸣夏,虫鸣秋,风鸣冬."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寒蝉凄切"

  旧梦繁华已化烟,

  渐趋枯淡是中年.

  小结:提问:分析了景物描写从中读到的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明确:和故都的秋景一样也是“清,静,悲凉”的。在作者的笔下景中有情的悲凉,情中有景的落寞。的确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这也是这篇散文的魅力之所在。

  提问:回头去看,郁达夫笔下的秋在哪里?(仿句练习)

  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

  在————————————,

  在————————————,

  在————————————,

  在————————————.

  (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在秋雨的每一个雨滴里,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的确,郁达夫故都的秋景都是皇城根下,寻常巷陌中的家常小景。所以,只要用心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平凡的景物中读出一种真实的生活感受。

  四、探究:

  “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作者把“悲凉”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文眼句),而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作者为什么不以明快的笔调来写故都的秋?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

  小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五、迁移拓展:

  读一读以下几首诗(或听一首歌),感受一下他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在狱咏蝉》《秋蝉》刘禹锡《秋词》“”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故都的秋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让学生领会文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情。

  教法:讲授法诵读法

  学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豪迈壮丽……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音;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颜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状。共同走进《故都的秋》体会秋味。

  二、解题

  故都的秋:秋点出描写的内容,故都表现表明描写地点,含

  有深切的眷念之意。因此题目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

  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三、知人论世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名作有《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怀鲁迅》等。

  郁达夫1922年和郭沫若、陈方武等人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且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来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33年到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在那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到处游山玩水,以排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导致的寂寞,并写下了许多优秀的游记。1934年7月他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感受到了故都的“秋味”,并且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并且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当中的思想感情。

  四、鉴赏分析(听录音、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一)易错字词

  驯鸽落蕊椭圆平仄颓废歧韵

  (二)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秋天的特征

  (三)文本解读(用分组诵读法)

  课文共14个自然段,分为总起、分写、总括三个部分。

  1.第一、二段分别写的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第13自然段通过鲜明的对比,体现故都之秋怎样的秋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小组研讨

  1.第一、二段分别写的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北国之秋的特征(感受):清、静、悲凉(文眼)

  “不远千里”写出了作者内心迫不及待地想饱尝北国“秋味”,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无限向往之情。

  第一段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2)南国之秋的特征:慢、润、淡

  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叙写南国秋天的不足,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

  第二段写: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对比,抒发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2.第13自然段通过鲜明的对比,体现故都之秋怎样的秋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本体: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

  喻体: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与馍馍

  鲈鱼之与大蟹

  黄犬之与骆驼

  体现故都之秋浓烈、敦实、深长、厚重的“秋味”

  3.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体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深深的眷恋和无比的热爱之情。

  小结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颠沛流离的生活,让诗人饱尝人生愁苦和悲哀。故都的清,静,悲凉也正是他心态忧郁,孤独,落寞的外化。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风云在一位知识分子的心灵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使读者品读时不免产生丝丝苦涩。

  作业

  1.搜集整理关于秋的名句和古诗词;

  2.反复朗读《故都的秋》,体会语言美;

  3.继续学习文章的第二部分内容。

  故都的秋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作者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能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通过自读与齐读课文后,学生大多反映喜欢郁达夫细腻的文字,喜欢他笔下的秋的独特的韵味。但同时,由于对于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的陌生,他们普遍反映不大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难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学生大多喜欢散文,同时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正在形成之中。所以,课堂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让学生鉴赏课文,又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并对作者与背景予以详细介绍,可让学生逐步学会品味课文并逐步走入作者内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品味文章简洁清丽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由景入情,品味文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秋景特点进行讨论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秋天相关的图片,复习关于秋的古诗句)秋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名句举不胜举。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是一种怎样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他的名篇《故都的秋》。

  二、解题: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为什么不直接以“北平的秋”为题?

  讨论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三、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等,散文《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等。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提问引导并点拨:(1).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有着怎样的特点?(文眼)

  (2)为了展现这些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概括)

  2.教师帮助纠正字音:潭柘寺仄

  3联系背景及作者深入剖析作者的内心。

  五、文章细读,品味语言,理解作者情感

  1、读1、2自然段,分别用三、四个字概括北秋、南秋的特点?

  联系背景及作者深入剖析作者的内心。

  学生于文中进行勾画、概括,思考问题并回答

  (学生文中勾画、分析讨论并回答)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并走入作者内心,领悟“清、静、悲凉”的秋景

  2、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是通过描写什么样的景色来表现这故都的秋呢?请同学们在自读课文3-11段,看他共描绘了几幅“故都秋景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画内容

  明确:1、秋院静观

  2、秋槐落蕊

  3、秋蝉残声

  4、秋雨淅沥

  5、秋日佳果

  3.重点研习秋院画面,品味语言,把握以情驭景、以景驭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引导讨论)几幅画面,生动精彩,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幅呢?诵读你喜欢的文句。

  (找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然后问他喜欢的原因,从而引领学生体会情感,品味语言。有重要的表现手法时,点拨一下。多找同学读,通过品评来把握。)

  六总结

  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1.朗读,有情感的朗读,深入领悟语言和语感。

  2.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

  3.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七布置作业

  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向同学介绍这些诗文,就你喜欢的做简要的赏析。

  附板书设计:

  总起:北秋特点(1—2)清、静、悲凉

  分写:秋景(3—11):1、秋院静观

  2、秋槐落蕊

  3、秋蝉残声

  4、秋雨淅沥

  5、秋日佳果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价学生的诵读,从音准、语调、停顿、轻重读及情感等角度评价。

  评价学生对语言的品味能力及表达能力,从问题回答中及时反馈。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虽然教学还相对较为传统,但是通过巧妙的设问,激起了学生探究作者情感的意识;再进行恰到好处的资料提供,又与学生进行了互补协作。学生对郁达夫笔下的秋有了较深的品味。

  在对语言的品味上,学生还只能停留在感性的感觉上,不能深入地品味剖析并恰当地表达,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故都的秋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过程:

  1、了解郁达夫及其创作风格。

  2、分析并品味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技能与方法:

  领会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领会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分析并品味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

  3、闻秋声,观秋色,品秋味。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学习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归纳法423课堂模式

  第一学习时间"自主预习"不看不讲

  一、走近作者。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二、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制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杭州其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题目的含义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譬如()②鲈鱼()③房檩()④潭柘寺()

  ⑤廿四桥()⑥普陀寺()⑦平平仄仄()

  ⑧一椽破屋()

  2、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用四个字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

  四、生成问题(理解下列重要句子的含义)

  1、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2、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第二学习时间新知学习不议不讲

  一、检查预习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用四个字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1、故都的秋有哪些特点?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2、思考第12段的议论有无必要。

  3、作者主要是写北国的秋,为什么还要写南国的秋?

  三、拓展研究

  马致远的《秋思》似乎随意拈来几种景物入曲,便做成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而郁达夫写景、状物、抒情选取的景物多带有凄凉、破败、萧瑟的特点,和《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不正很相似吗?因此,我们现在就来模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牌,试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入诗,写一首小诗。

  示例:长草小院牵牛,槐蕊枣树驯鸽。残蝉风雨人声,故都景物,胜过南国许多。

  故都的秋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诵读,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3.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教学重点、难点

  《故都的秋》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文章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体会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艺术风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可选取传统教材中峻青《秋色赋》若干段进行朗读。读后问:这段秋景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丰收,色彩绚丽,喜悦热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同样描写秋天景物的文章,我们看了郁达夫所描写的故都秋景与峻青笔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二、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根据文意的需要来夹带介绍)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三、范读、感知

  播放课文朗读,学生看书默读,感知课文。

  四、诵读、感悟

  (选择重点章节学生和老师比较阅读,为什么老师和学生读的有差别?因为对课文的感情把握深浅有区别。)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再让学生诵读、感悟。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五、理清结构,把握思路

  让学生发言,讨论。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1)整体把握

  1.精读第1段,思考:在作者眼中,北国的秋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情感态度?

  清、静、悲凉。向往:不远千里,想饱尝一尝秋味

  2.精读第3——11段,思考:作者描绘了哪些古都的秋天景象?请用简短的话语进行概括。

  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秋果奇景

  3.精读第3——11段,分组讨论:这几幅秋景图是如何突出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特点的?

  4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2)课文分析

  1.作者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用了什么手法来突出北国之秋?

  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对比,来反衬出北国之秋的特点,和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爱。

  第2段

  北国:清、静、悲凉

  南国:慢、润、淡

  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足

  2.课文第12段的议论的论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论点: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

  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3.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感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故都的秋教案 篇六: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学难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作者在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里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见,作者对北国的秋不仅仅喜欢、欣赏,而是极端的热爱、眷恋,甚至到痴迷。

  二、自主探究

  提问;作者是如何通过南国之秋来衬托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慢”、“润”、“淡”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提问:北国秋的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

  三、学生作业展示(多媒体)

  四、拓展题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五、作者简介

  1、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

  2、30年代,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居无定所,衣食无安。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这种“悲凉”是他整个人生的感受。

  六、小组探究

  提问:1.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呈现出什么特点?明确:静、清、悲凉。(板书)

  提问:请试着从五幅秋图中找具体的句子说明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明确:(1)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2)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3)秋雨话凉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七、课堂小结

  紧扣“清”“静”“悲凉”,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借景抒情)。

  八、课堂练习

  仿句练习

  郁达夫笔下的秋在哪里?

  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

  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

  在秋雨的每一个雨滴里,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九、作业

  以春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600字)

  十、板书

  故都的秋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感受文字带来的愉悦,走进郁达夫创造的故都的秋的意境。

  2、结合文本,从具体的词语、句子来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和悲凉的特点。

  3、探究悲凉的文化意义。

  4、“故都的秋”为何不是北平的秋、北国的秋、北方的秋,而是故都的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悲凉之美的内涵的理解。

  2、“故都的秋”为何不是北平的秋、北国的秋、北方的秋,而是故都的秋

  教学思路:

  一、导语

  这几天,夏天的暑气渐渐消去,我们也感到了秋风的凉意,秋雨时而息列索落地下一层,在校园中、城市中街道、老城院落中有没有对于秋产生特别的感触?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对于北平的秋天情有独钟,甚至愿意“折去寿命的三分之二,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读一读,是怎样的故都,怎样的秋,引得作者如此痴情与迷恋。

  二、正文

  (一)老师先来范读

  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想读的段落,投入地读上两遍。一会儿大家可以把自己读的段落朗诵一下,和大家分享你读后的心情和感受。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读的文字并朗诵,朗诵后可以简单谈谈自己喜欢这段文字的理由。

  学生朗诵过并谈过感受后,老师总结如下:同学们刚才谈的是对于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一些段落自己喜欢的理由,那么作者郁达夫喜欢的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呢?

  很明确:清、静、悲凉。(板书)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找,那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范例分析(仅作为学生回答问题的参考准备,课堂上随机和学生共同赏读):

  清:是清澈,清透,清凉,相较于南方的秋的混沌、半开半醉的状态,相较于南方的秋的“草木凋的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多雨而少风”故都的秋是通透的,是清亮的,是清爽的,就像“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在湿气较重的时节和地方是看不到的,这是视野的开阔,带给心灵的是一种清透!“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这是清朗的感觉,阳光从枝叶的缝隙一丝一丝透过,给予人整个世界都明朗起来的感觉。作者喜欢的颜色是清淡的色系,给人视觉上一种清淡雅致的感觉。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淡绿微黄,没有深绿也没有金黄,颜色也是清清淡淡,带给人惬意轻松。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的满地,恰好说明落蕊的决绝,不留恋枝头,落得个干干净净,透透彻彻,清清爽爽,丝毫不拖泥带水,这何尝不是故都的秋的清的特点呢?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息列索落”不是绵绵无绝期,带着一种爽利,没有丝毫的犹豫,而且一层雨过,天即放晴,何等爽快,这是清爽!雨过天晴,当然是清新的;“咬”、“一立”“缓慢悠闲”,画面感十足的描写,几个街头闲人随意立于桥头树底,就那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透露着皇城根下百姓的闲适、通脱。

  天气凉了,凉了就是凉了,肌肤都能感觉到空气的清凉,而不是南方空气依然温润,来得不彻底。

  静: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从环境来看,皇城人海中一椽破屋,是喧闹中一片清静;“碧绿的天色”“阳光”“牵牛花”营造的也是环境的清朗明静;从人的情态来看,“泡一碗浓茶”,不是“一杯”,说明没有去追求生活的精致,而是享受随意、自在、清闲。再看一些细节,什么样的人才有时间有情趣“细数着”叶缝间漏下来的阳光,什么样的人才会“静对着”牵牛花,赏玩琢磨牵牛花的颜色,应该不是奔波忙碌的人吧?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是何等的静谧的环境。北国的槐树,蕊落满地,宛若给土地铺上一层嫩黄,是不忍心脚踩的,踏也是轻轻的,感受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从脚底缓缓传遍身心,愉悦是不可少的。

  悲凉: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这段文字,郁达夫为我们勾勒了一副典型的中国画,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陪衬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留白意味很浓,画面在疏朗中显出几分清冷来。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清扫过后,尘埃皆无,落蕊残去,细腻、清闲的扫帚纹路之后,那点繁华落尽的落寞,那点“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淡淡悲凉竟然也渐渐滋生。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仔细咂摸一下对话,却又读出对于时间流逝这种千古无奈之情。

  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全盛之时,也是衰落得开始,盛极而衰,自然之理。其实,人心底的悲凉也来自于此,于是喧闹热闹繁盛之际,愈发感到空洞与落寞,唯恐眼前繁华突然逝去。但唯恐也终究会成为现实。

  (二)郁达夫喜欢故都的“清”和“静”,我们不难理解,但为什么会喜欢故都的“悲凉”呢?(学生可以把思考形成文字)

  故都的秋中的悲凉的特点是通过景物描写体现出来的,有槐树的落蕊带来的落寞与叶落知秋的悲凉;有秋蝉衰弱的啼唱带来生命的暮年的悲叹;有秋雨带来的萧瑟与岁月层层流逝的无奈;有各种作物盛极而衰的的感叹。都带有草木摇落,万物萧索的悲伤。

  环境的萧索、疏落固然带来视觉和心理的悲凉,但在时节变换中,感悟人生与生命何尝不是一种成熟呢?人的生命不仅仅有花团锦簇、郁郁葱葱,也会有叶落知秋,秋雨缠绵,人不仅仅要能享受生命的生机与张力,还应审视繁华已过之后的落寞与寂寥,更应能受得住落寞与寂寥,实现通脱与洒然。你看那独坐故都院落之人,端着大碗的浓茶,看碧绿天色,听飞鸽声、静对牵牛花,何等自在,这不正是恰恰是人生到了一种成熟,到了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阶段,人生之秋,走过了春日的希冀与生机,经历了夏天的热闹与繁华,享受的是秋的宁静与清雅。

  郁达夫是在写秋,何尝不是在写人的生命呢?

  一盏浓茶。

  一坐半晌。

  一阵鸟声。

  一地落槐。

  又是一日悲秋。

  (三)由此,你对“故都的秋”之所以为故都而不是北方、北平、北国,有没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作者以“故都的秋”为题是有一定的内涵的,首先,北方、北国、北平都是侧重于地理位置,而“故都”则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其次,故都曾是数个朝代的都城,是覆亡没有多久的前清的都城,多少繁华,多少兴盛,多少王公贵族,多少文人雅士,曾经的繁华兴盛已是昨日,今天只有皇城依然,却不再有都城的气派,这与秋是何等的契合?今天的皇城人海已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经繁华,归于平淡,寻得通脱,岂不惬意?

  (学生精彩总结)

  自是景能唤人情,方有千载书卷万篇文。正如此文,须得为都,非都城,不足以纳我落寞悲凉,更须得为故,非故都,无以和我感伤。

  昔日繁华已过,京畿王城,也不过故都而已。又恰逢秋季,逢文者心落寞,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此文才会让人读来有这般兴味。

  文章,绝非是文字的排列,而是水到渠成的,极致情感。

  昔日衣冠繁华地,而今余荒厅旧院而已。

Copyright © 2018 www.dwz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动物作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3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