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学观后感600字 篇一:
聂瑞彤
这周六,学部组织我们观看了纪录片《大学》,首先出场的是高三毕业生严韫洲,他高考分数低于录取线,但以上海领军分数排名第一的成绩顺利进入清华!这告诉我们进入名校不是只有高考一条路,很多学校都有特殊人才录取通道。我们要全方位发展自己,以应对未来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
博士毕业生宋云天,在学校拥有很多身份和光环,在留校和去基层的选择上,他也曾纠结过,但最后坚定去往基层践行“造福一方百姓”的理想,他在毕业生语录写下“愿为萤火,发一点光”。宋云天奶奶曾说过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上面千条线,地上一根针”。这也为接下来宋云天的基层工作提供了支持。
旅美十年的“哈勃学者”蔡峥在美国拥有让同行羡慕的顶级望远镜观测时间以及研究资源,却毅然归国加入清华大学刚刚成立的天文学系。他踌躇满志,既源于"为祖国做点事"的朴素而又宏大的理想,又源于"将生命用在有意义的事上"的质朴信念。回国入职清华大学天文系,大胆提出“仰望星空”的设想,积极推动要为中国制造一台世界领先的宽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这是清华的一次巨大突破,也是中国一次巨大的进步。
年逾八十的院士钱易迎来了她的荣休仪式,但她依然躬耕于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步履不停。她说:"不要叫我钱老,要叫钱老师。"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钱老师就是这样的大师,即便荣退也要继续做点贡献。这是育人的境界,更是做人的境界。
我从《大学》中受益良多,更要在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中践行。
纪录片大学观后感600字 篇二:
刘思洁
今天,我们年级组织观看了《大学》,我感触颇深。首先,影片从“00后”小伙严韫洲高考查分拉开序幕,分别记录了他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教授,国学大师钱穆之女钱易先生;获得“哈勃学者”称号,清华天文系青年教授蔡峥;清华大学水利系博士,扶贫干部宋云天四人的价值观与人生理念。他们的经历、品质、令我感动倍深。
“00后”考生严韫洲:我想冲满分
青春岁月勇敢追梦,大学是一个让理想永葆青春的地方。刚刚度过人生重要关头——高考洗礼的严韫洲,历经高考报志愿,查分等一系列起伏,最后一波三折,考入自己心仪的学府——清华。从自信,到紧张,再到焦灼,最终到欣喜的心路历程,可能我们都会经历,都会有所感悟。毕业季的无数选择,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无奈,校园青春的美好,这些经历,让“我想冲满分”这句豪言壮志成为梦想,并勇敢的伸出双手去触碰它。这样的勇气与豪情,令我感动。
出身于“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的钱氏家族,钱易先生一生做好两件事——教育和环保,一生致力于为国家培育具有环保理念的一代新青年。她时刻谨记“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的家训,一心为公,甘做红烛。“我的事业方向,我的个人兴趣都和国家完全一致,我就觉得非常幸福。”一次演讲中她感人肺腑地说道。钱教授身上淡雅,睿智的品质,令我钦佩,感慨万千。
“理想”,这是纪录电影《大学》留给我的印象。无论是刚刚考入清华大学的严韫洲,还是博士毕业生宋云天,无论是旅美青年教师蔡峥,还是荣休院士钱易,他们的眼睛里,都喑藏了对理想的坚持,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理想的光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