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中共中央办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双减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关于“双减”政策的目标和要求如下:
一、“双减”的目标
1、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并将负担提升到未成年保护法的高度。2、减轻家庭教育负担。3、将教育回归到学校。4、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
二、“双减”要求
1、规定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2、对于学生作业量给出了明确的标准,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3、要求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4、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5、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6、对于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7、对于教育机构,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8、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
9、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并将教师资格信息在培训机构场所及网站显著位置公布;不得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
10、各地要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
11、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实施“双减”政策,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和落实双减政策,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1)提高作业质量。初中阶段学生课业任务比较重,因此给学生布置作业不能是机械性的作业,要在减量的基础上提高作业的质量,老师在作业布置之前,要自己先把题做一遍,从中选择针对本节学习目标的题目,突出终点和考点。(2)作业全批全改。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要及时的收上来批改,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易错点和难点有的放矢。(3)作业类型要多样。针对地理学科的学科性质,今后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除了书面作业上要突出地图的分析和应用,还要给学生布置识记的任务,例如背诵任务,控制好量,学生每天花5-10分钟就能背完。(4)抓好课后辅导。双减政策下,学生的学习时间主要在学校度过,所以老师必须把握好每天在学校和学生相处的时间。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可以做一些培优补差的工作,例如针对地理程度好的学生,适当增加一点背诵任务,针对需要补差的学生,可以给他们讲题或者抓基础的背诵。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率。
“双减”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守好我们的主战场,认真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双减”工作是建构教育良好心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国之大计。它不是让学生远离学校,虚度光阴,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而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升: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老师们要理解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双减”?“双减”之后,我们要朝哪个方向思考和改进教育教学?因为“双减”,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又有了更高规格的期待,所以,教师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双减”精神,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切实提升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才能用更加创新的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新的经验方法。
2、充分钻研教材教法,发展素养,提升能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作为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技能,还要聚焦“双减”,加大力度丰富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比较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观摩优秀教师课堂实录,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水平,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类型,助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力,让学生体会课堂学习的乐趣。
3、以生为本,植根课堂。
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4、提高作业练习的'设计水平,降低作业量,提升作业质量。
“双减”严控了考试测验的次数和规模,全面发展固然重要,但测试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老师们不妨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练习题目可以替代?是不是可以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课程学习的获得感?所以,老师们还是要多学习作业管理有成效的老师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降低以刷题为习惯的作业模式,降低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的训练效果。
5、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提升。然后我们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提升进而深度发展。
教育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与反思,乐于分享。只有这样,“双减”政策下的教师才会有更加清晰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教育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双减”政策出台,让教育重回校园。校外学科培训机构降温,校内中小学增加课后托管班,双管齐下,让家长不再为下班和放学时间差苦恼,不再为买不起学区房焦虑,也减轻了孩子繁重的作业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同样,也给老师更多的空间,走入孩子的世界,让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学生,以便能展开更贴合个人,更全方位的教学。这一切,都离不开无数老师的默默奉献,而这一切,也都是老师用更长的工作时间,更严谨的工作态度换来的。那么,“双减”政策的到来,到底是给老师开拓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还是为老师戴上了枷锁?下面,我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双减”政策给老师更大的舞台
“双减”政策落地,为学生和家长减负。也为有志向、有目标、有想法的老师,带来了更大的舞台。“双减”政策的逻辑就是让学习回归校园。现在,孩子们的学习最大程度地回归学校,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他们交流,面对面地掌握孩子们的学习状况,这才是一个老师真正的舞台。当然,为了确保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必须严格贯彻相关政策,减少不必要的社会活动进校园,减少不必要的评比,为基层教师减负,同时保证他们的工资待遇,多劳多得,能者多劳。
二、“双减”政策给老师更多的幸福
“双减”政策对公办教师的益处是深层次的、长远的、利于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发展的。教育的焦虑情绪会逐步改善,“教学相长、与时俱进”将越来越成为教师职业的时代名片。
“双减’政策出台,教师将会增加跟学生的接触时间,也能更多、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帮助孩子提高、教育孩子成才,公办的教师会越来越感受到能力和价值的充分彰显,越来越充满教育和学生带来的“幸福后劲”。
三、“双减”政策给老师更高的要求
学生与家庭被减掉的“负”,变成了学校和一线教师需要接手的“正”一“加法”势必压向天平的一端。那么,作为一线老师,如何做到真正减负?一要贯彻好教育方针。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学科的教学,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上好每一堂课。课比天大,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经常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假如我是孩子……,这样才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那现在的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通过又一次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标,再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学习模式的多元化。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三、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体会到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要注意做到:既重视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学生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施,而教材和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教材仅提供一些生活背景的素材,还要我们教者细心揣摩发现与数学背景相关的素材,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逐渐完善,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夹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全面邮署开展“双减“工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双减“政策的发布,我深刻地意识到这必定是党中央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双减”之前,虽然老师和家长都在为学生减负上作出了不少努力,但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转变。个人认为如果想要更好更快地适应新时代赋予我们更高的要求,就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把握“减负"的大方向。
一、提高课堂效率
如果学生所学知识都能在课堂内消化好,课后的负担一定会大大减轻,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关键就是要倒逼老师提高课堂效率。一堂课是否高效,看学生的上课状态便能知晓。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无精打采,眼神迷离,从始至终都在被动地接受知识,那这样的课堂一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老师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学情分析,用心积极的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努力把握好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感受到一些“惊喜”,不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来提高课堂效率。
二、灵活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是教学一个重要环节,“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减轻作业量,但学习质量不能减,这又逼着我们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要求我们转变思路,丰富创新作业形式,如语文可以布置亲子共读,观看红色影片,探索自然、亲近自然作业;数学可以进行心算、小制作、小实验:英语可以参与口语交际。灵活多变的作业形式不仅可以减轻学生书面作业的负担,更拓展了学生课外学习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三、家校配合“实”起来
“双减“政策的落实单靠学校和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校在卖力进行政策宣传,狠抓政策落实,孩子放学以后仍然被各种学科辅导、艺术培训“纠缠”着,那这样减负就毫无意义。为了让减负的落实得到良性的循环,家校配合一定要落到实处。家长们要放平心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意愿慎重选择课外培训,经常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进行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充分了解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有终究要回归正常的轨道和节奏,来还孩子一个正常快乐的童年。愿我们都能紧跟减负风向标,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7月24日中央发布了双减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执行。双减又称“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目标:
1、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并将负担提升到未成年保护法的高度。
2、减轻家庭教育负担。
3、将教育回归到学校。
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并规定,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对于学生作业量给出了明确的标准,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要求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对于课余时间,鼓励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保护好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双减”工作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政治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国之大计。作为一线教师,更是站在了“双减”工作的主阵地上,更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到学习工作中去。
在我看来,“双减”不是让学生远离学习,虚度光阴,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不是在教育责任上撂挑子。而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认真备课,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健全作业模式和形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等。
我具体的做法有:
一、学习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削减作业数量,关键是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二、增强集体备课,仔细钻研教材,使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依据单元目标制定合理地课时教学目标,并依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修改教案,有针对性地对体育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
三、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情境,培育学习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精讲简练,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运动体育小游戏增强孩子在体育锻炼中的乐趣。设计一些通关小游戏,让学生更有拼搏意识,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要精细设计每一节课,让学生在乐中获得学习,获得巩固,增强练习的有效性。
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七:
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落实学校承担的“双减”工作任务,义务教育学校要:①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③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④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这些政策给我带来了一些启发,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与提升。
一、提高备课实效
减轻作业负担,要从源头抓起。备课是教学流程的起点,抓减负,要首抓备课。为提高备课实效,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情与教材,而不是“复制粘贴”教案,修修补补课件。
二、组织有效学习
应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愿参与”、“能参与”、“真参与”。因此,我们要用好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三、提高作业质量
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我们在备课时须统筹安排每节课的作业量,将课堂适当留白,精心安排练习反馈的环节,及时查缺补漏,相对减少课后的书面作业量。
四、精心设计作业
教师不仅要从作业总量上做到“科学合理”,也要从作业形式上做到“丰富多样”。不妨尝试每周安排一个“无作业日”“实践性作业日”,也可以每月一个“零作业周末”“长作业”,以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业的功能,不要让作业成为“要我做”的“负担”,而是成为“我愿做”的“常态”。
五、对学生多元评价
我们要客观判断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让孩子们“看见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还要适时从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向家长给出反馈,通过家校携手,为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做好规划。
六、进行教学上的创新
我们可以从小处着手,比如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运用高效、趣味的授课工具、新颖创意的教育方式提高授课质量和学习兴趣;课堂上除了一对多的讲解,还可以组织同伴互助、小组共学,让每个孩子都“在场”;课后作业除了双基练习,还要有灵活的主题活动、项目学习、特长发展,让每个孩子都喜欢。
七、参与到课后服务中去
开展课后服务,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还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下,期待我们都可以相互勉励,做一个不断前进的学习者。
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八:
近日,我们学校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郑州教育局印发的《郑州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等文件。“双减”政策的内容主要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还要求义务教育学校开设课后延时服务,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从内容可以看出,政策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减轻家长的压力,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升教育质量。“双减”政策的出台,让作为教师的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同时也督促着教育者,要想更多办法去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线教师,为了更好地贯彻“双减”政策,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认识,充分认识“双减”政策的重要性
现在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课外辅导的普遍也给家长带来了负担和焦虑。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回归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我们要认识到“双减”政策的重要性,认真去学习“双减”政策精神,坚定的去落实“双减”政策。“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开展课后延时,提升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要求。
第二,提高课堂效率,抓好课堂这个主阵地
要备好每一节课,在上课前确定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中,能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把握好重难点,调节好教学节奏,争取学生都能动起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善教学环节,在课前做好复习回顾,在教学中,应当多让学生展示和表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争取引导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多多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课堂学习的乐趣。
第三,提高作业的设计质量,完善作业管理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控制好作业量,丰富作业类型,因此要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在控制作业总量的同时,应该强化作业质量的提升,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作业,同时探索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作业布置要符合学生的学情,作业要全批全改,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加强面批讲解,对于共性的问题集体讲解,对于个别问题单独讲解。
第四,加强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课后服务,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指导,对学生没有掌握好的知识进行辅导、对不会的问题进行答疑。并且我们学校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篮球社团、书法社团、合唱社团、葫芦丝社团、象棋社团等,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既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九:
为提升学校育人水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过量作业负担,形成家校合力协同育人。我们全体老师学习了“双减”内容,针对我们自身的教学模式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自纠。
首先,学校完善了作业管理办法,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合理统筹作业布置量。严禁教师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让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其次,我们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加强面批讲解,不允许学生出现自批自改作业的情况。同时提醒家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避免发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
作为我所任教的道法学科,周内没有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严格落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这一要求,只有周末布置20分钟以内的书面作业。
双减政策的实行,要求我们要更加认真用心地对待我们的日常教学,需要我们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质量,把握好课堂的40分钟,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能够做真正课堂的主人,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
同时,我们还要做好与家长的配合工作,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双减”是国家层面的调整,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既需要知识渊博、能力超强的研究人员,也需要为祖国建设事业添砖加瓦的工人。具体到每个家庭、每个孩子,并不是减轻孩子和家长的负担,更不是减轻压力。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教育。家长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使命“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夯实孩子成长的起点和基点。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利于完成培养人这一及其复杂的任务,最完美的教育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学校教育不同于家庭教育,其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形式的稳定性与家庭教育构成了有机互补,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的高度有效。换言之,只有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启蒙性和后续性、无序性与系统性、盲目性与科学性的内在统一,才能使教育更加完美,如虎添翼。
学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服务对象,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真正实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四是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家校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搭好平台、汇聚资源、服务育人、提高质量。五是政府支持。家校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统筹规划、政策保障、资金配套、条件供给等。家校合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做好不易,做优更难。只要遵循规律,立足实际,持之以恒,埋头苦干,一定可以做出不凡的业绩。
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双减”政策,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
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双减”政策的内容,看完之后,有很多感触。
曾经的童年回来了!我国中小学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带来了一系列教育观念的扭曲。有时看到现在的小孩子每天除了作业就是作业,背着比他们还要大的书包,上完了学校的课程接着上外面各种各样的课程,心中不免替他们感到心累。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压力大而导致抑郁轻生等情况,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更是伤心。作为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不该是这个样子的!实施“双减"政策,从本质上说,是对一系列教育观念的纠偏。首先,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不是应试竞争的“跑马场”。要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尊重儿童的休息权、健康权,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走出“短视化、功利化教育的困境,从根本上守住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底线,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其次,不少地方、不少学校、不少家庭,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违法违规教育行为大行其道。如果这种受极端功利的应试教育驱动的各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整个教育就不可能走出内卷化的“剧场效应”和“囚徒困境”。学校教育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着国家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公共职责,而校外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遗憾的是,当下的校外教育俨然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另外一个实施主体。各种培训机构实施超前学习超标学习”,成为得客户的不二法门。最后,由于短视化、功利化应试教育的驱动,大量增加学生的上课、作业、考试和校外学科培训时间,导致学生单一的考试升学负担日益沉重,学生的学习生活日趋单调,既破坏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质量。实施双减政策,要调整优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构,既要做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又要做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加法”。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曾经的初心回来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双减”政策,是党和政府坚持教育事业公益性,着力降低家庭教育支出,制止逐利性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基础教育不是生意,是国家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能让资本肆意橫行。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校外培训机构,都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不能把“良心的事业",变为"逐利的产业",更不能成为一些人逐利的工具。从维护公平正义来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不能成为奢侈品更不能让优质教育成为少数有钱人的“专利。
曾经的教育回来了!功利化、短视化的中小学教育,不尊重教育规律,不相信教育科学。实施双减政策,第一,坚持全面发展规律。“减负”从根本上说,是要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改变单一的应试教育局面,保障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本身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第二,坚持身心和谐发展规律。现在,不少家长于对子女未来教育前景的不确定性,患上了严重的“教育焦虑症”,导致了中小学生的过度教育其重要表现就是通过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以增加对未来所谓优质教育追求的安全感。这种过度教育不仅违背教育规律、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甚至以牺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第三,坚持知行合规律。中小学生的学习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其智慧的发展。实施双减政策,必须调整中小学的教育活动结构,在减少大量单调、重复、低效的知识学习负担的同时,着力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教育。第四,坚持因材施教规律。实施“双减政策,必须优化课内外教育结构,在满足学生教育需求侧上下功夫。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我心怀感恩,政策的出台,将减轻家长的负担,让“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了希望。同时也督促着教育者,要想更多办法去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今后,我愿尽我所能,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一份力量。
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一: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可以检测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培养学科素养。然而,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过多过重过难的作业负担,不仅打击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令大多数孩子身体素质下降,甚至身心受到伤害。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由于“双减”政策直击应试教育的功利、短视要害,因而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应,学校、家长、老师对国家的这一重大决策普遍表了热烈欢迎和支持。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必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得布置超过国家课标难度的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教师不得参加校外有偿补课等等,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安排纸笔考试,不布置书面作业。对于国家规定的明令禁止的红线,每个教师都必须了然于心,时刻自警、自省、自勉、自励,要把国家的政策精神切实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
有人认为,学生的作业少了,教师的负担也减轻了,教师可以轻松一些了。这种对“双减”政策的认识其实是一种严重误解,虽然不排除有个别教师以“双减”政策为借口放松自己,但所有学校和绝大多数教师其实都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教师的责任不是变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求不是变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师的着眼点和教学重点必须从以往只做好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多地转移到对人的培育上来,而且必须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为此,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作出相应调整和提高,更好地扮演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关键角色。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再也不能够为了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断给学生加压,让学生成为刷题机器。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控制好纸笔作业的总量,要做到少而精,精而有趣;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不能够安排纸笔作业和书面考试,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必须以更生动更活泼的形式,譬如以问答的形式来安排“口头”作业,这样既能够达到纸笔考试相同的效果,更为重要的在于,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然而,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动活泼的“口头”作业,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费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究,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教材研习要更加透彻,知识要点要更加突出,学生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面改,做好学生的答疑辅导。
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主要指导思想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双减”政策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利好政策。
“双减”减什么,义务教育阶段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包括课后服务等全部回归学校。确保“双减”政策的落地,我们就要大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并且逐步优化作业布置和课后服务方面的工作,更好地让学校所拥有的优质教学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
“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阅读、文学、艺术等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政策的出台,将减轻家长的负担,让“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了希望。同时也督促着教育者,要想更多办法去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希望加大力度将政策落地落实,切实取得实效。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就要时时刻刻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放在心上,承担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任务。
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三:
本学期开学后,在学校领导的精心部署下,我们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又一次深入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五项管理要点》、《学业评价指南》。
从研学这些文件精神中,知道关于“双减”指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而减少这两项工作已经开始试点。从“双减”政策的发布也可以看出,全方位推动教育产业化,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减少孩子们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让孩子真正的做到劳逸结合。五项管理要点是关于课外读物,关于学生睡眠,关于体质健康管理,关于手机管理,关于作业管理。要做好学生学业评价指南,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以及劳动与社会实践。
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减少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一定不折不扣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等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抓好课堂主阵地,教师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做到每节课准备充分、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训练到位,打造充满“掌声、笑声、辩论声”的生命高效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保证学生“吃饱”“吃好”。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课堂教学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上课要做到明白、准确、生动、新颖。
二是加强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发挥本校教师自身优势,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科学实践,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
三是完善作业管理,深化评价改革。形成并完善作业系统,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同时,探索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1-2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作业不超过60分钟。争取家长协作,共同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身体、心理负担。设计好分层作业,针对学生不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做作业。同时,设计作业要有趣味性和实践性,让中差生把完成作业当成一件乐事。避开作业中的重复现象,尽量设计精而简的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学习的信念。
四、给自己加压,提高课堂效率“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效率,培育学生的能力。俗话说的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教学技术不断革新,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思想,提高自身素养和手段,为高效学习制造条件。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在备课上下好功夫。因此,应花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节课。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心实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双减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四:
今天学习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几个文件,有以下心得体会:
“双减”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形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而不是在校外培训机构中形成的。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学生参与校外培训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活动,让课堂教学过程充满生机活力,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才能减少绝大多数学生的补课需求,进而推动“双减”的真正落地。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主体是老师,绝大多数的老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不计名利,寒来暑往,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长大后,对他们当年的老师心存感激,学校课堂发生的点点滴滴成了师生共同的美好回忆。但也有个别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课外补课牟取私利,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失守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双减”政策下,这样的不良现象会得到严肃处理。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科学布置家庭作业,巩固当日所学,同时又具有开放性、拓展性和应用性,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具有选择性,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还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机。优秀的教师不会布置太多的作业,通过“刷题”提高学业成绩;优秀的作业一定是用心设计的,是一种巧妙的师生信息交流途径。
坚守学校教育阵地,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支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言行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有的家长不投入时间陪孩子成长,却将大量的时间放在盲目跟风攀比上,孩子成绩稍微下降,不与孩子和老师一起分析原因,马上想到的就是补课,一掷万金,仿佛我花钱了,我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或者一个老师,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规范培训机构的行为,另一方面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和优质发展,同时要办好家长学校和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从而形成减负共识。下一步,应该抓好政策落实。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切实做到“强校内”,让学生在学校“吃饱、吃好”,得到充分而满足需求的校内课后服务,以缓解家长对于“教育内卷”的焦虑,从而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才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全体教育工作者,应当务必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克服“唯分数”的评价方式,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完善课后服务,当好“四有”好教师和“四个引路人”,为学生成长导航,撑起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宁静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