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廉洁从家出发廉洁家风故事讲述范文(精选6篇)

2022廉洁从家出发廉洁家风故事讲述范文(精选6篇)
时间:2022-12-18 11:00

  202x廉洁从家出发廉洁家风故事讲述范文 篇一:

  十年前,我正在房间收拾行李将要离家来泉州工作,平时话少的父亲特意喊我到床边坐下,语重心长地叮嘱说:“参加工作啦,要记得不要怕吃亏,不要贪便宜。”

  父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总是多干活不计较得失。小时候的我一开始不太理解,尤其遇到得了便宜还蛮不讲理的人更觉气愤,可父亲总说吃亏是福。长大后,我渐渐认识到父亲嘱托的重量。我发现,恰恰多付出的时候就是个人成长速度最快的时候,甘于奉献会收获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所以,肯吃亏并不是傻,能吃亏反而是一种能力。我也把这份道理和嘱托交给孩子,将这份福气长长久久地传下去。

  202x廉洁从家出发廉洁家风故事讲述范文 篇二: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革命年代为人民解放事业奔走求索、艰苦奋斗,他的英雄事迹犹如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为子孙后辈树立起了坚实的榜样。今年《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邀请到了李大钊之孙李宏塔、李亚中,听他们讲述李大钊清正廉洁、以身作则的优良家风。

  作为革命英烈的后代,李大钊之孙李宏塔在回忆起祖父时,谈到李大钊在牺牲时只给家里留下了一块大洋。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接受《开学第一课》的访谈时,李大钊之孙李亚中说到了祖父写的这副对联,“这个‘文章’是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篇大的‘文章’。”

  正如李宏塔所说,李大钊一生简朴,他曾是北大图书馆的主任兼任教授,每月的工资有200多块大洋,但他从来不坐黄包车去上班,工作时的午餐总是吃自带的馒头或窝头,把大部分的钱都用来发展党的事业、接济穷苦群众,以至于每月发工资时都要先扣下一部分交给夫人保管,以保证家中基本的衣食开销。

  李大钊朴素清廉的生活作风、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深深影响了自己的孙辈李宏塔和李亚中。李宏塔是今年“七一勋章”的获得者,曾在安徽省民政厅工作的他,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在一套55平方米的旧房里住了16年,在他看来,生活的优渥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为群众办实事。在民政系统工作期间,李宏塔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在基层度过,进村入户做调研工作,把低保户、孤寡老人、孤残儿童视为自己的亲人。

  2003年淮河洪灾,李宏塔带头深入一线查看灾情,他走进受灾群众的帐篷测量气温,发现酷热难忍,他立即提议当地党政机关腾出办公室来安置群众……在基层的工作中,李宏塔始终牢记着要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我们最大的权力,就是要为人民服务。”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优良家风,在孙辈的世代传承中更加鲜活有力。从李大钊为革命献身的英勇事迹,到李宏塔严于律己、服务民众的奉献精神,百年风雨征程,不变的是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的决心和使命。

  202x廉洁从家出发廉洁家风故事讲述范文 篇三: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是检察干警,丈夫邹经明是公务员,女儿研究生在读。

  我在恩施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一干就是25年。我始终践行“心中无群众,不配做检察”的誓言,所办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法律文书规范无差错。之前,我办理的一起房屋纠纷抗诉案还成为全省的精品案例,选入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例选》。同时,自觉遵守检察人员纪律,遵守各项廉洁自律规定,给自己“约法三章”:有关案件的酒场一概不去,有关案件的礼品一概不收,有关案件的说情一概不听。我曾先后被州人民检察院表彰为“先进检察官”,被恩施州人民政府、恩施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被恩施州委政法委表彰为“恩施州十佳政法干警”、被湖北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被湖北省检察院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并荣立二等功一次。

  邹经明是恩施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主要从事精准扶贫和机关后勤服务工作。他工作一丝不苟,高度负责,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患病出院不久,他就投入精准扶贫工作中,到屯堡乡罗针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全体“尖刀班”成员攻坚克难,让全村392户贫困户如期脱贫,顺利通过省和国家级的评估验收。他曾被恩施市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综治工作先进工作者”。

  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这是我们的人生态度,也是我们传给女儿最宝贵的财富。2017年,我患病住院治疗期间,邹经明精心护理、陪护,女儿大学临近毕业,准备论文答辩时还坚持每天与我通话,鼓励我战胜病魔。女儿大学毕业后的假期,从她爸爸手中接过照顾我的任务,陪我完成了6次化疗。现在,我的身体已逐渐康复。

  对国忠诚,敬畏事业,热爱家庭,我将始终坚持树廉洁家风,并将这一家风传承下去。

  202x廉洁从家出发廉洁家风故事讲述范文 篇四:

  父亲是一名老铁路职工,作为一名铁路列车轮对检验员,他要负责列车车轮入厂、出厂检验的最后一道工序,责任重大。在他身上,老一代铁路人顽强拼搏、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的精神体现得特别明显。儿时的我也时常能够感受到父亲对待工作生活一丝不苟的态度。

  我小时候每年秋季,父亲单位都会组织发放秋菜。有一次,负责发放秋菜的叔叔把秤称错了,我家本来应得500斤白菜,结果称回来1000斤。回家后,父亲觉得不对劲,特意又返回发菜地点,重新过秤,确认果然是那个叔叔因疏忽多发了。在物质相对匮乏的70年代末期,500斤秋菜对于我家来说可谓意义非凡。我清楚地记得,别人听说这事儿后,都说父亲“傻”,父亲并不辩解,一笑了之。这件事虽小,但在我幼小的心中,却烙下了深印,懵懂的我也记住了爸爸说的“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这句话。

  参加工作特别是走上列车长岗位后,父亲对我的嘱咐更多了,他就像一名义务监督员,没事就提醒我,万不可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我走上管理岗位后,父亲更是反复告诫我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多为企业奉献,多为职工做事。

  从小到大,父亲的言行潜移默化深深影响了我的行为,使我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岗位,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恪守行为底线,努力工作,绝不做有损于集体和别人的事。

  前年,母亲患病,在天津做完手术,和父亲坐我们段的车返回牡丹江。列车长知道他们老两口是我父母后,特意在餐车安排了饭菜。父亲非常过意不去,坚持让我交上餐费。虽然餐车人员一再推辞,但我还是按照父亲意愿交上餐费,因为我懂父亲。

  去年,儿子高考升学,他嘱咐我不要声张,只在家中亲友小聚庆祝一下就好。不用说,我自然照办。如今,父亲已近暮年,我也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教诲我会永远铭刻于心,也会传给我的子辈,并告诉他一直传承下去。

  202x廉洁从家出发廉洁家风故事讲述范文 篇五:

  说到家风,首先想到的便是母亲。

  1994年10月1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我出生在燕子乡桃山村的一个农村家庭,小名儿唤作“国庆”。

  图片

  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虽没有明令家风家训,却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言传身教,使我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且上进的人,尤其是母亲的教诲。

  家境清贫的我,儿时似乎总处在物质的匮乏中。那个背着破书包、留着男孩头、身着不合身且破旧衣服的我,也时常望着别人手里的零食和新书包发呆,回过神来只能低头继续啃着手里的土豆。母亲总告诉我:“不该拿的千万不能拿,贫穷不是丧失骨气的理由!”彼时年幼的我还尚不能领会其中的道理。

  直到有一天放学回家,邻居家的姐姐不知从哪里淘来了一盒彩笔,在我面前喜滋滋地展示,我看着这五颜六色的新鲜玩意,羡慕极了,恨不能马上将其据为己有。果然,趁姐姐不留神,我偷偷顺走了两只带回家,还不知深浅地在母亲跟前炫耀我新得的玩意。母亲见状,和善的面容顿时严肃起来,生气地质问我为什么要偷拿姐姐的东西,从前交待我的话怎么就全然不记得!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小脸涨的通红,却是半个字也回答不上来,母亲气不打一处来,拎着我去了邻居姐姐家,我视若珍宝的彩笔也被送还到了姐姐手里,一向高傲的母亲点头哈腰和人说着对不起,就好像彩笔是她自己偷的一般。直到最后,母亲也没有打我,也没人叫我“下贱胚子”,但我自己却羞愧难当,连同着对母亲的愧疚。从那以后,我再没拿过不该拿的东西,脑海里总记得母亲那卑微的姿态,也才真正领会了母亲的话。

  后来的我,辗转求学,回家的次数渐少,母亲的话却一刻也不敢忘记。

  2016年12月30日,三峡大学水电楼521,我如期转为一名正式党员,无比的庄严且激动,第一时间打电话回家报喜。母亲在电话那头咯咯地笑,夸赞我说:“我的小国庆出息了,要继续发扬作为共产党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哦!”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重复道。的确,母亲教导我不该拿的不能拿,不就是这个道理吗?从前条件那么艰苦,红军同志们尚能恪守住这项底线,今天的我们衣食无忧,更应该将这项纪律贯彻到底啊!

  家风如细雨,润物细无声。母亲给了我如此多的精神财富,虽不是什么感天动地的大道理,却无时无刻不在教我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个人。我一定会牢记于心,继续发扬和传承!

  202x廉洁从家出发廉洁家风故事讲述范文 篇六:

  红黄蓝绿,一张画的底色决定了整幅画的基调,或冷或暖,或宁静或热情。人生如画,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张白纸,那么每个人生命画卷的底色又是由什么描绘的?我认为家庭代代相传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就是“家风”,从根本上决定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底色。

  我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祖父外祖父那辈是淳朴的农民,父母都是普通劳动者,文化水平都不高,但他们身上所秉承的善良、勤劳、淳朴、正直的传统美德,却如春风化雨般融合在生活的点滴日常,教化滋养着子孙后代。

  记得小时候,我们小孩儿中午多是聚在爷爷奶奶家吃午饭,爷爷爱喝酒,那时候下酒肴就是5分钱的豆豉,当时多数时候是我拿着小盘子,到巷口的小门市部去买散装的。门市部的爷爷都是哆哆嗦嗦着手,先称称盘子的重量,再用一个大勺从一个黑黑的罐子里捞出一些来称,多了就敲回去一些,少了再抖抖手,一般要到秤杆稳稳当当的保持平衡为止,这个过程比较费时。但时间长了,卖豆豉的爷爷也认识我了,也就不大认真称量了,之后干脆估量着舀一勺,称也不称了。经常吃豆豉的爷爷每次都能估算出,这豆豉怎么感觉不对啊。我就问爷爷,是多了?还是少了?爷爷说,是多了,你下次再去就问问,豆豉是掉价了吗?如果没掉价,就让他再称量一下盘子,要不人家每次都吃一点亏,慢慢就亏本了。那个普遍贫穷的年代,豆豉也算奢侈的。我就问爷爷,多了不好啊,也许他看我是小孩儿,又经常去,故意多让一些的。可爷爷却说,不好不好,不贪不占,平平安安,不比不攀,知足常乐。

  不贪不占,平平安安,不比不攀,知足常乐。这句话爸爸也说起多次,以前我还在心里暗暗好笑,这话儿都不顺口,却一代代传下来,当成“传家宝”了。后来爷爷老了,我也慢慢长大了,读了更多的书,经历了更多的事,才发现这句当时只是入了耳朵的话,早已融入到了我的心里。不贪小便宜,不盲目攀比,知足、常怀感恩之心变成我的准则。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家风小故事。

  再来说说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在姐姐和我出生之后几年没有工作,里里外外,做饭洗衣,日常琐碎,在我的印象中刻画着尊老爱幼、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模样。同时生活的辛劳和琐碎,使妈妈变成了一个爱唠唠叨叨,神经紧张,有时晕晕乎乎的家庭主妇。但就是这样的妈妈,在关乎是非曲直、善恶黑白、真理正义上时刻为我们树立起很好的榜样。说一个与我的工作相关的小故事。我2010年考到原旅游局工作以后,一些亲戚、邻居时不时会问妈妈,听说你闺女在旅游局,我们以后出门旅游就找你闺女了。妈妈就问我,旅游局是干什么的,卖门票吧?出去旅游能给优惠吧?我就说妈妈你糊涂了,旅游局不是旅行社那样的公司,不卖门票也不能优惠,你想让我给走后门啊,再说就是公司也要赚钱啊,门票也不是随便印随便发的。这么一说妈妈就知道了,她说走后门的事儿咱可不能干。所以真有人问到能不能去哪里免费旅游的时候,妈妈就会一本正经给解释说,旅游局不卖门票不是公司,俺闺女要是给找人走后门,就是犯错误,就会被开除。这样一说,别人也就逐渐不再因为旅游的事问妈妈了,但问一些旅游建议和情况介绍,她还是很热情地给传话介绍清楚。记得有一次外地同学来临沂,问到某某景区旅游是不是免费?我电话里开玩笑说这个我熟,我可以让你“免费”进去。妈妈听着直接就说,你自己请客买门票,并小声示意我不能犯错。我捂着电话说,她是老师,那天正好教师节,教师可以免费游览,妈妈这才舒了一口气。性格直爽的她接着补了一句,以后这种玩笑别开,什么事儿就说什么事儿,别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工作不容易,要珍惜,别犯错误。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人在做,天在看”“做事不能掩耳盗铃,自作聪明”“多积善事,坏事再小也不能做,一步错步步错”等。妈妈在耳边絮絮叨叨经常说的,并在她身上体现的这些传统朴素的观念,就这样随着一日三餐,经历四季变换,慢慢融入到我的血液,变成我自己工作生活、做人做事的价值认同。这是我的第二个家风小故事。

  最后一个小故事关于爸爸。2014年家中出了点小变故。我对象因为车祸造成股骨颈骨骨折伴随股骨头有坏死迹象等,在术后康复过程中,主治医生看康复情况不大好,建议我们带上病例到省某家医院去看看,但当时对象卧床需要人照顾,孩子又刚几个月,婆婆愁得直哭,让谁去呢。这时几年没出过远门的爸爸二话没说,直接就让我查了当天晚上去济南的火车票,他要自己去。当时恰好来探视的一个表哥提到去医院可不是其他地方,大医院都要提前预约,人多要排队,专家也不是那么好找的。他建议托关系找个熟人,另外再买张购物卡之类,看医生不给红包不放心……他话还没说完,就被爸爸生气地打断了,说道:“小年轻,不往好处想,歪风邪气学得快,都是自家人,我现在告诉你们,走后门送礼送红包,咱家就没那个传统!”表哥当时被说得很没面子,脸都红了。当晚,倔强的爸爸就买了火车票去了济南。幸运的是,在导医的帮助下,爸爸一早就挂上了专家号,但也是到了下午五点多才看上,那个专家恰恰是已退休返聘的老医生,很热心给看了病例开了药,还给了一些治疗康复建议。为了省一晚上住宿费,爸爸当晚又赶汽车回到了家。“还是好人多!”这是爸爸回来说的第一句话。“问路、买车票、挂号、看病,一路上遇到不少好人,没用红包这不也看上了,别存歪心眼,也别用歪心眼想别人。尤其年轻人可别学那些歪风邪气、歪门邪道,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凡事靠自己的努力。”平日沉默寡言的爸爸一口气说了一串话,边说边用手揩了一下满头的汗。

  是啊,别存歪心眼,别跟不正之风,不盲从,不走偏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不善言谈,性格倔强的爸爸用实际行动教给我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是我的第三个家风小故事。

  家是一个人心灵的港湾,是一个人心灵的栖息之地和奋斗能量的源泉。我非常感激和庆幸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因为父母他们心底的那份善良、那种正气,绘就了我人生的温暖、阳光的底色,培养了我正确的价值观,指引着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能够不忘初心,坚定正确人生航向。我也会将这种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用来教育我的子女,影响我周边的人。

Copyright © 2018 www.dwz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动物作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3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