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观后感作文 篇一:
王晓佳
电影《我的姐姐》讲述的是父母因车祸双亡,刚刚长大成人的姐姐被迫承担养育年幼弟弟的故事。
父母有着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为了生儿子,谎称一胎女儿是瘸子,不惜冒险开假证明。女儿被寄养在姑妈家,儿子跟着父母一起生活,姐弟两没见过几次面,关系冷漠生疏。车祸现场警察从父母的手机里找到一张照片,其中只有他们和儿子,警察只能让女儿出示身份证来查证他们的关系。弟弟的记忆里爸爸是温柔的,还会做好吃的红烧肉;而姐姐的回忆里只有被爸爸责骂殴打的场景。我非常心疼姐姐安然,父母对女儿的漠视与无情,无疑抹杀了女儿的存在,这样极不公平的对待她是极其残忍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无疑对孩子是一种摧残和折磨。
父母双亡,留下上幼儿园的弟弟,因为有血缘关系,家里的亲戚们逼迫姐姐必须抚养弟弟,要她承担起当姐姐的责任。而此时的姐姐正准备考研去北京上学,她想要逃离这个不公平被歧视的环境,想去大城市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无奈被众人指责太自私。姐姐打算给弟弟找一个领养家庭,姑妈不仅多次阻拦,还用自己传统的思想劝阻并且责骂,姑妈认为当姐姐的就理所应当为弟弟和家庭付出,甚至牺牲自己的人生。
关于二胎,很多人觉得独生子女太孤单,想要给他再生一个伴,等父母去世之后两个孩子能互相照顾,相互扶持。可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如果发生意外,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太大,老大已经成年,想要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而老二年纪太小,谁来承担抚养的责任?如果老大不养老二,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与世人的批判;如果老大养老二,老大必然会牺牲自己的人生。对于老二来说,小小年纪就没了父母,只能靠别人养育,孩子的童年和成长都会受影响。影片中的父母留有一套房子,孩子们有容身之处,而现实生活中如果老大的生活无经济保障,年幼的老二该怎么办呢?孩子和父母的选择都没错,只是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
姑妈,一个被“重男轻女”传统思想毒害的姐姐;安然,一个想要挣脱传统思想敢和生活反抗的姐姐,她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姑妈为了弟弟,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俄语专业,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放弃了去俄罗斯做生意的机会,被父母叫回家帮弟弟带娃。她这一生为了家庭付出太多,丢失了自我,唯一能让她想起自己的时候,就是能说几句好听的俄语,看看那一堆失去了底座的俄罗斯套娃。安然,受够了原生家庭的伤害,受够了寄人篱下的辛酸与痛苦,不幸的成长经历让她变得独立、坚强、勇敢,在任何时候她都敢与生活说不。她拼命地想要摆脱束缚,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姑妈在和安然几次真心的交谈中产生了理解之情,最后姑妈说:“套娃也不是非要装进同一个套子里面。”其实姑妈的意思是,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不必像我一样走同样的路,这是姑妈对安然的理解与疼惜,亦是对自己的命运不公的醒悟。
姐姐在雨夜抱着父母的遗像,哭诉着自己的心声,泪崩的场景让人泪目,她是多么渴望亲情,多么渴望父母的爱,可是她自始至终无法得到。姐弟在几十天短暂的相处中产生了感情,当弟弟知道姐姐的梦想之后,主动联系领养父母,同意离开姐姐。年幼的弟弟用爱融化了姐姐冰冷的心,让她感受到弟弟的爱和成全,她再也无法做到抛弃弟弟。影片的最后,安然在弟弟的领养家里,看着那份不再与弟弟见面的协议,她艰难的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毅然扔掉手中的签字笔,带着弟弟跑了出去,他们一起开心地踢足球,最后相拥而泣。
影片选择美好的开放式结局,最终回归亲情,让人感动并且感到温暖。愿现实中的人们,能够摒弃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平等对待每个小孩,尊重每个孩子的人生,多一些疼爱和关心,让孩子能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和充满快乐的童年。
我的姐姐观后感作文 篇二:
秦小逗
清明节由于自己一个人宅在家三天实在无聊,便去看了电影-《我的姐姐》,怎么说,对于陈思诚的电影还是有好感的,毕竟唐探里有我最喜爱的昊然弟弟,但是这次的电影个人觉得并不是很好看,以下发言仅作为个人的观后感。
可能是这次独自一人看的,所以很多精力都集中在电影上,并不像平常和朋友们一起,会偶尔聊聊天什么的。首先是镜头,很多虚幻的远镜头、半身镜头,说实话,可能是我的语文不够好,根本不理解他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诗人眼中的朦胧美。哈哈哈……但是我并不想买账。
其次是故事情节,故事主要讲述了子枫妹妹饰演的护士某天突然接到电话电话,说爸爸妈妈出车祸死了,于是回到家里处理丧事,见到了并不熟悉的弟弟,姑妈作为家里的老大,帮忙处理弟弟和弟妹的身后事忙个不停,另一个弟弟在旁边打麻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然(姐姐)刚开始并不接纳弟弟,弟弟为了要吃一个妈妈做的肉包子跟她哭闹个不停,后来还把泡面倒在她的床单上。姐姐为了能安心考研,然后去北京学医,准备给弟弟找一个收养家庭。但是弟弟并不乐意,自己打电话告诉对方他有暴力倾向,这时姑妈也过来了,说“长姐如母,你现在的任务是把你弟弟抚养长大”。然后姐姐就各种不乐意,反抗……中间的故事情节有点拖沓,以至于让我看到一半想弃剧,最终的结局是姐姐在和弟弟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他,同时也放弃了找收养家庭,带着他一起奔跑在阳光里。哦,对,补充一下,姐姐之所以如此讨厌弟弟,是因为弟弟是在姐姐上大学后父母偷偷生的,小时候父母一直想生二胎,但是由于生育政策不允许,所以让姐姐装残疾好办准生证,但是在街道上门检查时,姐姐刚好穿着裙子在屋子里跳舞,为此爸爸下手打了姐姐,中间还有其他的几个情节讲的是姐姐和父母之间的隔阂。
怎么说?我感觉剧情过于浮夸,为了表现姐姐的深情而过渡剧情,首先是父母双亡,作为姐姐的姑妈忙前忙后料理后事,但是其他的舅舅们就只顾打牌,甚至丝毫看不出一点悲伤,现实情况肯定不是这样,至少从我身边看到的都不是这样,自己的兄弟走了,孩子会不悲伤吗?纵使再有隔阂也不至于一滴泪都没有,兄弟也漠不关心的。
再说说姐姐和弟弟之间,因为考研,为了梦想就不管自己的亲弟弟,毕竟那是自己的血脉相连的人呀。至少我的姐姐就不是这样,她比我大五岁,在上学前班的时候我才出生,那时候每天早晨妈妈给她炒鸡蛋饭,总会给我留一大半碗,在刘集上初中,每个周末回来了都会给我带几个小笼包,毕业了在武镇学纺织,差不多一个月回来一次也会给我带好吃的。后面出去工作了,我在上初中,每个周六回来总会和她打半小时的电话,关心我的学习,聊聊她的工作什么的。总是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关心着我,我相信,纵使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她肯定也会管我的。我姐姐可不就是比这更了不起的嘛。
所以整体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想表现姐姐的伟大、无私,但是过于夸张,不过想看的小伙伴还是可以去看看,电影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毕竟子枫妹妹的演技还是在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