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年小吃之——“元宵坨” 篇一:
李宣毅
若在北京,今天就是“小年”了,但如果在我们老家的话,明天才是真正的“小年”。
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的一种祝福和心愿。
不同的地方有着各色各样的习俗与小吃:北方可能以面食为主;西北地区以肉类为主;而我老家湖南却流行煎(起)油坨,俗称“元宵坨”,作方也是比较复杂:首先,提前半个月浸泡糯米,半个月后将糯米打成浆,溺干后揉成小圆球,真正做的时候先把油在锅里烧开,接着就开始煎(起)“元宵坨”了。
直至两面煎(起)到金黄,就可以拿出来吃了,最后别忘了要蘸着糖吃噢……
希望大家能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一帆风顺,牛转乾坤!
过小年 篇二:
吴潇林
又是腊月二十三祥瑞飞满天,小年已至,大年就在眼前。
以前每逢小年冬至,家里奶奶都会包上一锅饺子。外面的饺子多的很,也四处吃过一些,但好像都没有奶奶亲手包出来的那种好吃,缺少了的那种味可能就是家的味道吧。奶奶每次会在餐桌包饺子,我也喜欢去凑凑热闹,手里放张皮,拿筷子加点馅进去,两边手指用力一捏,一挤,饺子的两侧再翻折出一些花边,一个饺子就成了。
家里像个流水线,奶奶包饺子,包大概个六七十个的时候爷爷开始一盘一盘的端去厨房,下锅,几分钟后爸爸妈妈就去厨房端饺子了,几盘白白胖胖的饺子出锅。每个人的小碟子里再加点蒜末滴些醋,至于爷爷和爸爸钟爱于辣椒还会加有辣椒,爷爷在任何一顿饭里都是无辣不欢。
有时无事就爱上楼去爷爷奶奶家蹭几口饭吃,至于今年的小年吧,小区里倒是早早的就挂起了红灯笼和彩灯,每天就见六点多的时候火红的灯笼和璀璨的彩灯就亮了起来,给黑暗里增加了几分喜庆热闹。
过小年,迎大年,岁岁年年小年快乐
过小年 篇三:
蒋姜
过小年了,到处都喜气洋洋的。现在商场里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对联。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今天我跟妈妈一起把家里的地扫了一遍,又拖了一遍,枕套、被套和床单也全部换了新的。
小年的一个传统习俗之一是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北方年糕很有特色,要用黄米面加糯米粉和面,再加入红枣,上锅蒸熟,才能做出北方年糕的香甜软糯。我尝了一口,粘粘的,软软的,夹杂着红枣的甜糯,好吃极了!
小年,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新的一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来了!
过小年 篇四:
丁祺森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吃糖瓜可谓是小年一项重要习俗。可是我却不知哪里有卖糖瓜的,因此没能品尝到这美味。看着别人在微信群里晒吃糖瓜的照片,我简直馋到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最后,只好拿家里的芝麻酥来凑活一下了。
不过,过小年的方式可不止吃糖瓜一种。“扫房子”就是小年的习俗之一。今天正好赶上过小年,我和妈妈决定来一次“大扫除”。第一项,是打扫地板。我和妈妈一个扫地一个拖地,很快就完成了这项工作。紧接着,我们又赶紧开始擦桌子,擦阳台……最后,我们把家里暂时不用的物品都收进一个个纸箱,放进柜子里保存起来。“大扫除”总算是大功告成了!虽然忙活了一下午的我累的浑身酸痛,但是看着一个个干净的房间,我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过小年 篇五:
孙朵绚
俗话说,“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今天是小年,过了今天就要开始准备过年了。
虽然今年情况特殊,但我和父母还是回到了老家。既然是小年,那就要有点年味,一家人总要聚一下。于是今天晚上我们一家便和一些亲戚们吃了饭,人一多就很热闹,大家边聊天边吃饭,饭后大人们还会打会麻将,过年的氛围一下子就出来了。我妈是打麻将的“常驻嘉宾”,我每次都站在她后面观摩,看她们打的热火朝天。这一站也有几年了,却还是没搞明白到底是怎么玩的,看的晕晕乎乎,也不懂。我妈笑着说,不着急,等再看两年说不定就能会了。
牛年马上就要到了,希望新的一年我可以变得更好,更加努力;希望所有人都能幸运,开心,顺利!在这里也给大家拜个早年!
过小年 篇六:
李伯犀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小年也正是是大年的前奏,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过年了。我家也为迎接辛丑牛年做了准备。
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我并没有回到东北的老家,而是留在北京过年。今天中午上完数学课,我便去了趟钱币市场碰碰运气。并花了我苦苦攒了好几个月才攒出的三百大洋,买了一卷辛丑牛年纪念币。虽然原本在银行没有预约成功,不过在钱币市场我却如愿得到了这卷梦寐以求的生肖纪念币。
回到家后,我开始帮助父母打扫卫生、包饺子。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气象,家里也要干干净净的,毕竟是为过年做准备嘛。饺子也更是寓意着更岁交子,是再好不过的新年祝愿了。
2020年实“鼠”不易,我希望在2021辛丑牛年能够“牛”转乾坤。在这里也给大家拜个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