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的观后感500字 篇一:
20XX年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69周年的生日。如今,我们国家已经成长为一个国泰民安、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这与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密不可分。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再次观看了《四渡赤水》这部经典的红色电影。
在第五次大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共产党纠正了自己的左倾错误,确认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做出了四渡赤水的英明决策,一渡赤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红军渡赤水时,得到了老百姓的帮助,成功地一渡赤水。二渡赤水,红军为跳出敌人川军、黔军的包围圈,毛泽东当即决定,丢掉所有的重物,以最快的速度安全渡过赤水河,终于完成了二渡赤水。三渡赤水,到了赤水河东岸,红军拿下了娄山关,控制了乌江渡口,实施了三渡赤水,渐渐夺回了主动权。四渡赤水,红军用小部队引开并拖住了敌人,于1935年5月9日完成四渡赤水,成功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由于毛泽东的高超指挥,有计划的调动敌人,发挥了我军的优势,打破了敌人妄图歼灭我军的战略计划,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感觉到我们国家正在上演一部现代版的《四渡赤水》。最近,美国想尽千方百计来阻挠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在损人不利己的情况下发起了中美贸易战。这场现代化的战争和当年的“四渡赤水”相比毫不逊色,在美国人“狂轰滥炸”下,我们国家在习近平主席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两轮的较量,我们已经成功地“二渡赤水”。现在我们正处于“三渡赤水”的过程中,渐渐地夺回了主动权。我坚定相信,我们国家一定会像当年“四渡赤水”一样,打赢这场贸易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渡赤水的观后感500字 篇二:
蜿蜒千里的赤水河静静地流淌在川滇黔三省的交界,发于云南镇雄,东流至仁怀,又转而向北于四川合江汇入长江。八十一年前,革命先烈在这里浴血奋战找到了革命的方向,八十一年后的今天,透过车间党员活动室银幕,看着雨点般的炮弹打破静谧的水面溅起擎天水柱,我不禁心生联想,赤水洪流不正如同红军铁流吗?河水名赤、军旗姓红,赤水河的目的是汇入大江,红军的战略目标是打破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自己,寻找新的落脚点。由于大山的阻隔河水不能一蹴而就直奔长江,红军也是如此在胜败交集的场场战役中找到了胜利的路。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得意之笔。得意在何处?看过影片之后我认为不是如神的奇兵,而是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对决策及时作出修订,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水是至柔之物,任何山石都可将其阻挡,这才造就了蜿蜒千里的赤水河;同时有是至刚之物,水滴石穿,河水不会因为障碍的阻挡而消失,他一定会汇入江海。红军正如这河水一样,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磨难,都会用自己的智慧找到解决的方法。
以上是我观看《四渡赤水》后的几点思考,作为一名铁路信号工,一定要多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总结出的经验,多思考争取能灵活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
四渡赤水的观后感500字 篇三:
我一看影讯心动不已,晚饭后同工友一起走进职工之家。那里优雅的环境,整齐的桌椅,可以与县城的影院媲美。看电影是对童趣的一次追忆,记忆的长河里,露天电影是一朵花絮。看电影是一段甜蜜的陶醉,牵手情侣,忘记买票的拥挤。今宵这一刻,我静待开演,特别满足,倍加珍惜。带着一份感恩,揣着一份热情,去看我心仪的四渡赤水。
电影拉开帷幕,走进烽火岁月,看一段红色传奇。与工友畅谈剧情,领略伟人的神来之笔,仰望前辈史诗般的英雄无畏。去感受那份艰难,去传承那份精神,去接过那份信念,满怀豪情,走上自己的岗位,不迷茫,敢担当。
大家共聚一堂,观看电影,其实是一种缘分。共享精彩,指点得失,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不应错过。共同经历剧情的起伏跌宕,生离死别,仿佛一起走过一段不平凡的人生岁月。有了这份经历,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笑看风雨。电影是一项有益的文化活动,它很迷人,我很留恋,我们相约下次一起看电影,如今晚一样,来时华灯初上,归时明月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