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与做法 篇一:
“十三五”以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以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养殖粪污和保护农村饮用水源为重点,完成220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000个行政村建设任务。2020年,继续在280个村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目前,96个村已完成。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并建立推广了新宾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模式。
XX省沈阳市于洪区下辖8个涉农街道,101个村,截止目前,已有41个村庄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到2030年计划使于洪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达到73个,农村污水收集率达到90%。于洪区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统筹推进
于洪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协调,于洪生态环境分局积极作为,施策推进。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总体原则,优先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工业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有效的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二)构建现代化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
于洪区政府以全面贯彻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契机,先后出台了《于洪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2016-2020年)》、《于洪区水环境达标工作方案》、《于洪区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于洪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于洪区环境问题点位整改考核办法》,全面明确了农村污染防治工作职责、任务,明确了治理目标,治理步骤、治理措施、治理标准、完成时限和奖惩机制等,建立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和监督巡查机制,通过与各街道和相关部门签订了工作责任状,严格落实区域农村环境治理保护责任。
进一步完善排查、整治、监管机制,推进常态化、长效化管理。结合河长制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对辖区水体定期开展巡查,注重源头管控,严控河道两侧乱倒垃圾、污水直排河道和市政雨水管道等行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整治整改问题。提升村民主体责任感,将农村治理工作向村级延伸,调动乡贤能人积极参与治理工作。充分发挥村民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监管作用,结合河长制建立区政府、职能部门、农村村庄的三级监管机制,确保做到责任落实,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三)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美丽示范村污水收集项目,为提高农村污水收集率,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结合“美丽示范村”相关工作要求,于洪生态分局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在马三家街道边台村、平罗街道双树子村分别建设了一座处理能力为400吨/日、100吨/日的动力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该项目与农村改水改厕项目相结合,将村民生活污水收集后统一集中处理,使两村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100%。同时于洪生态环境分局已申请市级补助资金75万元,今年拟在平罗街道陆家村、富强村,沙岭街道集贤村修建无动力型氧化塘三座,进一步解决于洪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2、饮用水水源地界标设立及风险隐患排查。一是为巩固中央环保督察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环境风险隐患整改成果,落实省、市相关要求,于洪区生态环境分局对李官、于洪、河北、尹家、芳士、沙岭、竞赛水源等7处水源地水源井一、二级保护区环境风险隐患开展排查工作;二是对于洪区平罗街道开隆村“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及穿插道路设立界标及道路交通警示牌;三是为提升应对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针对李官、于洪、河北、尹家、芳士、沙岭、竞赛水源等7处水源地水源井编制了《于洪区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农村黑臭水体综合治理
于洪区按照“边查边改原则”已投资4000余万元,对查出的12条黑臭水体及直排口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并取得较好工作成效,完成平罗一村、曹台村黑臭水体河道清理,新建304国道纳污管线1条,建成边台村、双树子村、东三家子、明星桥等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4处,完成大兴村、上蒲河和黄土坎村污水纳管工程,新建富禹温泉小镇湿地工程已正常稳定运行。一方面消除黑臭水体,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环境,一方面有效改善了水体环境质量,蒲河、小浑河、九龙河等水质已基本稳定达到五类水体水质标准。目前已完成8条黑臭水体及直排口综合整治成效评估工作,计划于2020年7月底前完成所有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验收评估工作。
4、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于洪区创新开展“一化两区”制度,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全域垃圾专业扫保全覆盖;截止目前全区88个行政村、169条国省干道约573万平米面积、29条水系水域,通过现代机械化车辆快速倒运作业、人车组合作业,彻底解决边缘化无人扫保的死角问题,农村环境卫生作业水平全面提升。
同时以全国文明城的创建为契机,结合村屯垃圾分类目标考核任务,投入专项资金约1100万元,用于购置半智能防盗分类箱72个、农村环保屋10座、30000组村户源头分类桶、210台电动分类车、具备宣传展示功能的分类中转点67座,各类分类桶2807个、秧稞废弃物投放池115个;对现有具备条件的886个农村收集池周边实施安装分类桶的举措,通过加大硬件资金投入,打造完善的投放、收集、运输末端处置闭环系统,确保如期完成分类全覆盖目标任务。
二、经验启示
(一)科学规划绿色发展
统筹规划布局,建立系统化的治理工作思维,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农村改厕及上下水改造工作、农村水源地保护工作、美丽示范村及环境综合整治村建设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生态景观建设工作等系统结合,从多角度出发研究治理工作。充分考虑城乡发展布局、经济发展状况、地方适用性、环境容量、污水排放规律、村民治理意愿等因素,科学规划和安排农村综合治理工作。
(二)先易后难,梯次推进。
坚持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综合考虑现阶段经济发展条件、财政投入能力、农民接受程度等,合理确定污水治理任务目标。优先整治人口集聚、存在污水乱排和水体黑臭情况,以及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范围内的村庄,梯次推进,全面覆盖。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带动整体提升。
(三)因地制宜,分类治理。
综合考虑村庄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污水产排现状、生态环境敏感程度、受纳水体环境容量,采用地区差异的治理方式。优先考虑资源化利用方式,尽量减少需达标排放处理的污水量。对距离城镇(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管理区主干管3千米以内的村庄,将污水纳入城镇(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宜优先采用纳管处理。对人口集聚、利用空间不足、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可采取管网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的治理模式。对居住较为分散、地形地貌复杂的村庄,采取就近利用和分散处理的治理模式,强化粪便污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管理。
(四)建管并重,长效运行
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纳入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体系,由生态环境分局对其进行监管。将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纳入区财政预算,并申请市级补贴,由区财政审计部门对其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将农村河道、坑塘及沟渠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建立日常清捞、养护、巡查制度。街道、村(社区)两级河长要切实履行职责,主动担当作为,落实管护责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达到农村水环境优美的目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与做法 篇二: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对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的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改善XX区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庄规划管理、村容村貌提升、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重点,聚焦问题,坚持分类施策、一村一策,多措并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改。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一、“三大坚持”定位抓谋划
一是坚持计划先行。坚持把计划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第1道工序,实行“先计划、后建设”。制定出台了《XX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项目化、事项化、清单化肯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目标和年度任务。紧扣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依照整治要求兼顾推动村计划编制工作,指点基层精心编制实行村(社区)计划。
二是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斟酌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等要素,科学肯定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实事求是,集中气力解决突出问题。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采,保护乡情美景,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坚持以点带面、先点后面、点线结合,全面推动、整体提升。
三是坚持质量标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技术、施工建设、运行保护等规范标准。根据排水方式、排放去向等,分类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放标准。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改良基本要求、政府责任和村民义务。鼓励村组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农村垃圾治理、乡村清洁等乡规民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标可依。
二、紧盯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第一目标”
XX区从解决群众普遍关心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牢牢抓住全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一目标,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形成,带动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以干净整洁的“乡村颜值”,神清气爽的群众精神面貌,干干净净迎小康。
三、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二个原则”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群众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群众主体作用,全面推行各街道社区领导班子责任包保制度,党政领导包保到社区,社区党政领导包保到小组,村干部包保到农户,把宣传发动、人人参与贯穿整治工作全过程,形成以点带面、多方参与、全方位整治的工作氛围,全力推动、高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四、强化组织保障和对外宣传引导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
XX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专项工作小组成员单位按周派员督导检查各社区、自然村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现场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时限,督促专项牵头部门和街道整改。同时按周通报各社区、自然村整治情况,督促整改,圆满交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合格答卷。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结合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充分调动大众自觉保护生活环境、自主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深入展开文明户、卫生户、清洁户等评选活动,及时展开检查评比,有效束缚大众生活行动,引导大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推行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农户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努力营建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五、实行示范带动、观摩学习、反复整治和制度建设“四步走战略”
一是示范带动
示范带动,党组织不定期开展“以志愿服务、环境提升”为主题的整治活动,充分发挥团员志愿服务精神,带头先行整治,引领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
二是观摩学习
突出提升突破,开展观摩学习。组织街道各社区书记、主任、户厕改建工作人员到吴家营街道刘家营社区、段家营社区、赵家山自然村实地学习户厕改建工作经验。
三是反复整治
突出常抓常严,开展反复整治,严格整治标准,以彻底治脏、彻底治乱、彻底治污为目标,坚持全面整治、长期整治,加强动态管理、长效管护。通过反复抓,抓反复,持续引导群众提高环境卫生与健康意识,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整治的工作机制。切实打好人居环境整治的攻坚战、持久战。
四是制度建设
突出长效长治,健全完善制度,积极探索人居环境整治经验,建立健全卫生清扫、长效保洁、生活垃圾管理、污水治理管控、厕所管护、道路维护、村庄绿化等长效管护与监督管理制度。
六、确保制度健全、公共区域整治及创建、污水收集处理和杂物清理整顿
“五个到位”
一是制度健全落实到位
坚持长效长治,建管并举,健全落实制度,完善问题反馈机制,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二是公共区域整治到位
充分发挥农民大众的主体作用,大力展开村落清洁行动。加强农民大众卫生健康教育,从源头上减少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动。坚持将村内、组外所有村域范围以及村组干道、村边、路边、河边、田边、屋边全部纳入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范围,聚焦村庄环境“脏乱污”突出问题,以环境“洁、净、美”为工作重点,着力加大村组公共区域治理,实现村组公共区域干净卫生,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三是家庭卫生创建到位
坚持村居环境“面子”和家庭卫生“里子”一起抓,紧盯农户家庭卫生“脏乱污”的问题,发动群众做好家庭卫生创建,深入开展以农户家庭扫除为核心、清扫庭院和房前屋后卫生死角为重点的家庭卫生清洁活动。
四是污水收集处理到位
坚持“治”“管”并重,紧盯农村污水乱排乱放乱倒等突出问题,组织群众先“房内”后“房外”,先“房前”后“房后”,先“户边”后“村边”,先“自家”后“大家”,四个“先”四个“后”深入开展清污水行动,全面清理整治村组户污水横流问题。
五是杂物清理整顿到位
认真对照农村人居环境三档标准,按照“扫干净、摆整齐、有精神”的要求,紧盯柴草乱推、杂物乱摆、生产工具乱放、生活建材垃圾乱扔、畜禽舍圈、竹棚乱搭乱建,公共区域乱占等农村难治的“顽疾”,组织人员整治“五堆”现象,有效提升村容村貌综合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与做法 篇三:
为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根据《江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检查验收办法》(赣新农办字〔2020〕8号)文件精神,我乡以打造建设“党建强、产业旺、城乡美、百姓福”明珠市为契机,紧紧围绕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五有”工作要求,科学合理制定我乡环境管护范围、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责任,保障管护经费,利用村规民约获取村民广泛支持,建立规范有效运行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努力实现干净整洁、幸福宜居的新农村。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改善农村居民庭院内外环境卫生面貌为目标,以“清洁家庭”户的创评为抓手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倡导文明健康生活习惯为中心,统筹管理、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动员全乡家庭积极参与到清洁家庭活动中来,指导、监督、考核保洁公司,发挥保洁公司在主观能动性。
二、工作目标
全乡村居内外环境卫生状况有根本改观,户容庭貌形象有显著提升,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做到无乱堆乱放,房前屋后无卫生死角,无乱扔垃圾情况发生,村民环境卫生文明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三、实施范围
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的实施范围为全乡所有行政村的本村(社区)居民住户和外来住户。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为组织部署、做好宣传、营造氛围。
实行三级网格管理,三级书记挂帅、三级人员包干,确保区域细化到组、责任落实到人。成立XX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XX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动员会议,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动员;在宣传阐释上下功夫,通过召开会议、广播、微信群等载体进行宣传,挖掘先进典型,提高群众环境卫生意识,点面宣传结合,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各村成立相应的组织,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分片组织每个村小组的户主召开户主会。成立环境卫生网格督导队伍,由乡清洁办所牵头,管护长每天对保洁员在岗情况、保洁区域清扫情况进行日常督导,乡清洁办每天按照“十个好”为标准对各个村进行督查,反馈问题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群,根据问题个数进行绩效扣分,要求责任片区干部、保洁公司、保洁员限期整改并反馈整改照片。
(二)第二阶段为突出重点,集中整治。
各行政村组织乡村干部、管护长、保洁公司、保洁员、公益性岗位成员,利用两周的时间,通过全民动员,按照整治重点,有序推进,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1、评比环境整治“排头兵”。XX乡妇联组织开展“清洁家庭”评比活动。活动中,由妇联干部、妇女小组长组成评委团,采取进村入户、现场评选的方式,按照《清洁家庭评分细则表》对农户房前屋后、庭院厨厕、客厅卧室、个人卫生情况逐一打分,评选出清洁家庭“红黑榜”并张榜公示。通过开展评比活动,进一步激励村民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改变生活陋习,养成爱护公共区域环境卫生习惯,树立文明新风,着力形成“户户比干净、村村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工作长效保持。
2、从民生入手。组织乡村干部、保洁公司、保洁员、公益性岗位等对辖区道路、主次巷道、卫生死角、公共区域等进行全面清扫,打造干净整洁亮丽新农村。组织人力、清运车对堵塞水沟进行清理,确保雨季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小水沟,大民生”,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落地见效。
3、发挥社会力量。组织乡村干部、志愿者、公益性岗位等对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农户进行整治。
4、发动村民自治。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管护长对少部分思想不通或因生产生活不能及时进行整治的农户入户劝导,按照村规民约进行整治,实现“整治一户、教育一组、引导一村”的目的,引导广大村民自觉参与到环境整治当中来。
(三)第三阶段为赛马评选,总结交流
每月组织各村党组织书记或驻村领导及乡清洁办全体成员开展评比。评比组人员到达该村后,由村党组织书记按现有片区划分随机抽取1个片区进行评比,评比后根据打分排名,评比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并与周末假期挂钩,评比反馈问题限期整改。召开人居环境整治会议对前三名颁发奖金,邀请该村党组织书记或驻村领导交流整治经验并作典型发言。
四、保障措施
(一)统筹管理,成立小组。成立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谢登同志担任组长,乡长马飞同志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分管领导许艳平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各驻村领导、党组织担任成员。
(二)划分区域、明确责任。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行区域化管理,乡党委书记、乡长全盘抓,驻村领导包村,乡村干部和帮扶单位驻村干部包片,确保每个区域有农村环境整治责任人。
(三)转变思想,考核保洁公司。乡村干部的角色从实施者转变成指导者、监督者、协调者。坚持每天督查,每天通报,指导和督促保洁公司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落实绩效考核;每个月严格执行绩效考评机制,奖惩明细和结果公开,让保洁公司奖的清楚、罚得服气;保洁公司与群众产生冲突时,乡村干部要及时进行协调,利用村规民约,做好“裁判”,化解矛盾纠纷,推进人居环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