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新意 篇一:
李鑫萍
“哎,作业那么多,怎么可能写得完?我周未还要上辅导班呢!”“什么时候了,还上辅导班?你难道不知道国家实行双减政策?现在辅导班都关门了,想上还上不了呢!”
随着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很多课外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都冒了出来,个个号称有“精英教师团队”“一对一”“保你考满分”等优质资源。大街上的广告也大多换成了课外学习辅导班的传单,见人就发。许许多多因孩子学习成绩不拔尖乃至差的家长们,纷纷自掏腰包将孩子送进各个不同的辅导班。我曾见过一个非常想望子成龙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更加优秀,硬是给孩子连报了五个辅导班。这不仅让学习压力山大的孩子“雪上加霜”,而且还花了大量的金钱,加重了家庭财政的负担。一些黑心的商家甚至专门打着教育机构的旗号,去骗取家长们的钱财。每个人的钞票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用辛苦的汗水换取的。然而,今年国家实行“双减”政策,严厉查处课后辅导班,不留一个漏网之鱼。这下可好,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大多都是学生,因为他们终于可以不再每天起早贪黑的学习,有更多的时间去放松做自己想做的事;忧的更多是家长,他们担心因为少了辅导班,自己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就会下滑,学习途经就少了重要的一条。
但是,学习成绩的高低取决于自身平时的努力程度与学习习惯。出众的背后没有建径,只有经受时间的磨厉,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母亲曾与我说:“如今双减政策落地,学习只能靠自己,别想着再出去补课了,更为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与勤奋。”我细想一下,的确如此。今年的我已经初三了,不再像初一、初二那么轻轻松松,悠哉悠哉。中考的倒计时已经开始,不再遥远,我的目标也应该清楚和明确,为之奋斗,为之献出青春最美好的年华。那么,双减对于我来说,就不仅仅是减轻负担,更多的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追求自律。优异的成绩不是表面的光鲜亮丽,而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拼搏。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现在图一时安乐,将来后悔早已为时已晚。没有人会为你的人生买单,幸福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拼搏出来的。初三中,想成为出类发莘的人,就必须学会自律,也必须自律。这应该也是国家实行双减的原因之一:为了培养学生自律、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最近,国家又颁布了一部《家庭教育促进法》,用来解决家庭教育之间的问题。家庭教育是根,如果说一个人根都坏了,那又何谈以后呢?家庭教育事关父母的品性与行为,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假若一个孩子谦逊、温和、有礼,那他的家长肯定是一位教育高手,将一个孩子雕琢成品学兼优的模样,对于孩子来说,以后肯定不会差到哪里。所以,家长也是家庭教育中最关键的纽带。想让孩子成为佼佼者,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修养,让孩子身边有榜样可学。
国家无论是落实什么政策,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培养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而随着新政策的实施,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终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新时代奋斗少年!
此中有新意 篇二:
汪柯涵
阳春三月里,我听风观雨,看夕阳隐去路尽头的芬芳,小桌旁,石阶上,那是故乡曾经的模样。
上一次回老家已经是半年前了,老家的景色大体没有多大变化,但很多破旧的房子都变成小洋楼了,前几年还在装修的小洋楼已经是富丽堂皇。
沿着宽敞的水泥大道路一直往上走,眼前浮现的第一座小洋楼便是舅爷、舅婆家。小楼是两层,呈白色,坐落在院子正后方,庭院很宽敞,左前方有一个小水池,右侧有一块菜地还有一个养鸡的木笼子,如今笼子里是没有鸡了,应该闲置很久了。
脑中忽然浮现出这里以前的模样,在我很小的时候,新房还没有盖,只是一座土木结构不知何年何月建成的房子,屋里很暗,不开灯的话白天也看不清房间里的摆设。鸡舍里是有鸡有鸭的,有时还能在里面看见几只兔子蹿出,舅爷爷、舅婆很疼我,每次我回来都把珍藏好久的零食统统拿出来,时不时逗我玩。
那时我还没有那水池一半高,却特别喜欢吃甜食,爸爸妈妈怕我长蛀牙,总把甜食藏得很高。但在舅爷家,白糖罐总是放在桌子上,我经常让大人给我倒杯开水,然后偷偷溜进屋,脚踩在板凳上够着糖罐,舀上一大勺就跑。结果每次都没能开溜成功,总被舅爷抓了个正着,他看见了总是笑,然后敲敲我的头说:“小心虫把牙吃完了。”在我不听话时,他就把我抱到水池边坐着,不及水池1/2高的我坐在这么高的地方,不敢跳下去,也没人愿意把我抱下去,吓得哇哇大哭,哪还敢调皮啊!
至于那鸡笼,我更是印象深刻。小时候很喜欢兔子,待在鸡笼里的兔子很快就吸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便偷偷打开鸡笼,打算摸摸兔子,结果,兔子是没摸着,倒是把鸡放出来了。可能是因为我那天穿着橘色的裙子,所以鸡追着我跑,我上窜下跳,它穷追不舍,在将要被啄第三次时,舅爷出现了,我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一般就往他身上扑,救命恩人在把鸡赶回笼后便开始笑,笑得前仰后仰。现在想想当时干的傻事,也总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三年级那年,在新房马上就要建好的时候,舅爷去世了,他那时还很年轻,小表叔终于大学毕业,长大成人,该孝顺他时,他却离开了,那二层的小洋楼终究也没能住上……
再往上走便是我老家了,通往我家的路有两条,一条是杂草丛生的小路,一条是宽敞的水泥大道。
小时候我是极喜欢走小路的,尽管难走却充满乐趣,长大一点后几乎就没走过。不知怎么想的,我踏上了小路,小心地往上走,心中很诧异,如果说之前的小路只是窄了些,那么现在真的长满杂草,走完小路,踏上石阶,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上一次回来,院子还没有铺上水泥,房子还只有一层高。
突然想起来,前段时间房子被翻新了,又加了一层活动板房,整体就美观、大气了很多,院子平整了。
“呀,您的孙女回来了啊,都长这么高了,上一回见还只有豆丁大呢!”我听见旁边的邻居说,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因为并不认识,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后来听奶奶说,那阿姨前几年在外地,最近才回来的,再加上我有这么长时间没回来过了,不记得也很正常。
群山层叠,崎岖蜿蜒,满山苍翠,细长的枝丫从天空飞速划过车窗,从暗蓝到浅灰,故乡彻底模糊。不禁想:故乡竟有如此多的“新”,人也好,物也罢,都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改变。
儿时的记忆依旧清晰,远去的人藏进记忆。可以停的雨,应该来的光,脚下照常生长的路,还有那日新月异的故乡。我想此中有“新”意,新在归来的游子建设家乡,新在逐渐富裕的村里人,新在不同的风景,新在成长了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