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精选18篇)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精选18篇)
时间:2023-01-18 06:33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一:

  我在青马班观影课堂的时候,对《觉醒年代》进行了观赏,可以说它是一部神剧。每位演员,每个事件,每次对话,每个场景,都值得慢慢欣赏和玩味。

  特别是第11集,辜鸿铭在北大的演讲《中国人的精神》,句句经典,入木三分,直击人心。中国人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

  精通9国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的教授辜鸿铭,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

  他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给洋人讲课,每人要收两块大洋的门票,而且坚决不给他们插话和提问题的机会。要知道,中国人讲演历来没有售票的先例。当时,听梅兰芳的京戏也只需一元二角,而听辜鸿铭的讲演却要两个大洋。

  他倒着读英文报纸,以此嘲笑英国人英语太简单,正着看没意思。

  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和《大学》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

  他的著作被列为国外大学必读书目。

  他一生致力于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他深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拯救世界的良方。

  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在北大任教时,已不流行辫子。但操着满口洋文的他,却是一副满清遗老打扮,成为当时北大一道极为有趣的风景线。

  面对众人的嘲笑,他说:我知道你们笑什么,笑我头上这根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顶在头上,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藏在心里。

  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English,洋人就会高看我们。

  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蔑视。

  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与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

  一百年前就能有着如此清醒和深刻的认识,我不得不佩服辜老先生的远见卓识,作为一个上学上了十四年的人,我自愧不如,觉得自己很羞愧,看到那时候的大学生,在看看自己,真的是毫无可比性,对于国家,贡献的事情,我没有做太多,觉得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一毛,对于我的班委工作,我没有像张宇,潘晓宇等她们那些认真的态度,也没有像觉醒年代那青年之志气。那时候的青年,是真正的热血青年,现在的青年,大部分被短视频消耗了,被手机控制了,我们现在明明深处幸福之处,发达的互联网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但是却很少有人去正确的利用他,现在很少有人用互联网来专心看一场新闻联播了,我觉得虽是现在处于太平盛世,但是我们还是要关心国家大事,虽国家之屈辱已洗净,但是我们还是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知兴替。我今后会更加严格一点来要求自己,慢步也好,快步也好,只要是向前走就是正确的,要时刻谨记,觉醒年代,那个时候的有志青年,他们优秀的品质,可以帮助自己,走上更好的道路,在即将接近尾声的大学生活中,把班内同学服务好,分内之事,尽量做好,也希望,将来能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二:

  在看完《觉醒年代》之后,一段评论令我哽咽:今天大多数青年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在政治课历史课上死记硬背的那些他们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和牺牲。

  课本里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那些背了又背令我们“厌烦”的名字,仿佛活了一般,他们不再是课本里的寥寥几句话,不再只是时代的伟人亦或者革命家这样的标签式人物。他们活生生的就在那里,在那个满是沉疴旧疾的,危急存亡之际的,破败飘摇的,封建压迫,愚民看客的国家里。他们不是课本上白纸黑墨的“纸片人”,不是冷冰冰的,不是遥不可及的,他们有着比常人更加热枕的七情六欲,他们是那么无比的鲜活,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家,有自己的爱人,父母,子女,朋友,也爱吃烤花生,和朋友小酌互相调侃,爱看雪景,他们是那么热爱生活。

  然而在这个危急存亡之际,他们是粉身碎骨都要救国救民的中国人。有的人放弃了在日留学的大好前程毅然回国;有的人弃医从文想要唤醒愚钝麻木的国人;有的人冒死演讲想要唤醒沉睡的中国人……这群人啊,在迷茫和黑暗中苦苦追求真理与光明,只凭借一腔热血与孤勇,呕心沥血趟出了一条救亡图存的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去承担开创者的使命,他们不信什么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只坚信舍我其谁!那份精神与信仰、对人民的怜悯、对真理的执着、对国家的热爱的赤子之心,如何不叫人动容!“我们怀揣火种走过黑暗长夜,跨过战友的遗骸,踏过荆棘和深渊,最终在累累尸骨上重新点燃了种族延续的火炬。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不需要历史来记载功勋,也无谓那些空虚华美的称颂;只要山川河流、千万英灵,见证过我们前仆后继的跋涉,和永不放弃的努力。”

  陈氏两兄弟哪怕活得如此辛苦了却不忍心看百姓的疾苦,毅然加入革命的队伍,为国家为人民英勇牺牲,用他们短暂却热血的一生点燃星星之火;郭心刚先生在听说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一夜白了头,抱着“以死作气,以命醒民”的决心,最终在五四运动中病情加重呕血而亡;李大钊先生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召集学生工人运动,陈独秀先生在李大钊先生问:“你为什么要建这个政党”时,慷慨激昂,呕心沥血的说:“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力,人的快乐,人的尊严,我愿奋斗终生!”,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那个年代学生们老师们打招呼均是相互鞠躬,哪怕是对立的两个学派争起来面红耳赤,离开时也会相互鞠躬,这实在难得……正如剧中所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三:

  最近观看《觉醒年代》真的是让我感慨万千,现在回想先烈们慷慨激昂的讲话,依然让我热血沸腾。如著名历史人物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观看《觉醒年代》真的是如饮美酒,令人沉醉,使人受益非浅。电视剧一开始就勾勒出了大人物的生活细节与精神风貌,剧中的人物形象非常细腻明了。清晰的展现出了那个年代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追求真理,不怕牺牲,令人敬佩不已,反思当下的我们应当牢记历史,不忘初心,奋力向前。

  《觉醒年代》以陈独秀先生,胡适先生,李大钊先生的相识到相知,再到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开始各自的理想追求为基础,又以毛泽东,周恩来等热血青年在追求真理艰苦奋斗的过程为铺垫、生动形象的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和一批有理想的热血青年演绎出的追求真理,激情燃烧的岁月。

  通过我对这部剧的观看,北大校长,堪称国士无双的蔡元培先生,是整个剧的灵魂,北京大学的灵魂人物非他莫属。北京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的学府之都,就是有这些先进思想的哲学大师存在,如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扛起民族大旗,一呼百应的陈独秀先生,一代爱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敢为天下先,为中华民族利益而奔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李大钊先生,北京大学还有胡适,徐悲鸿,刘半农,刘师培等著名学术界权威性人士,正是有了这些人,北大才得以为国家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

  剧中还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使得中华民族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必然原因。剧中有一段话这样说:“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我们为了爱国,必须要救国,倒袁。我们为了我们的中华民族,更必须要救国,倒袁。”这些慷慨激昂的话语,无不展示出了那个时代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李大钊先生,陈独秀先生等中共早期领导人,为了自己如宗教一般的信仰,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困境中,有锋芒,有探索的进行着他们的革命斗争生涯。向我们传递出了深刻的爱国情怀,传递出了中华儿女不达目的不罢休,越是在艰苦环境中越是努力奋斗的优良品格。中国正是有了这些能人志士为国家命运而忘乎自我,置之生死,前赴后继的奋斗,才使得我中国必不会亡国。

  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蔡元培、李大钊、毛泽东这样的英雄,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才得以被唤醒。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这些不求回报,不怕牺牲,只为救国的共产党人,中国才能在困境中走出来,从而立足于世界竞争之林,历史必将会铭记先烈们的卓越功勋,我们必将会传承他们的优良品格,担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四:

  抚今思昔,我们聆听岁月的回响;有澎湃,有悠长,有深沉,有激昂。这些充满活力的音阶,组成一首雄壮有力的钢铁洪流进行曲。激荡在广袤无垠的祖国大地上,记录着新中国的百年沧桑。

  如果不是因为《觉醒年代》,我们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陈延年、陈乔年是谁?也不知道延乔路的寓意何在?更不知道为什么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其实在祖国的许多地方,还有无数个不为大众所知晓的人名地名。或熙来攘往的街头巷尾,或川流不息的道路两旁,他们生前的躯体已献给了祖国,他们死后的英灵还福佑着人民。伫立在人们的生活中,沉稳地坚守足下的土地,试图向过往的行人娓娓诉说内心的衷肠。

  他们和我们一样,永远年轻,意气风发,志气昂扬,怀揣理想。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立志救国,在充满信心的革命道路上奔腾前往,发出像军号一样率直朴素的呐喊,力图觉醒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

  当延乔二人拖着沉重的镣铐,赤足淌过漂浮着花瓣的血泊时。尽管描绘着悲伤与愤怒,也暗示着勇气与希望。这些鲜红的花瓣并不是悲观地点缀,而是给那些为革命而献身的烈士们所写的史诗般的赞歌。面对死亡,他们用微笑驱散了忧伤,他们用身体的灭亡换得了灵魂的坚强,他们用血肉为人民赢得了自由与信仰,他们永远存活在人们的心上。死亡与痛苦并不能动摇革命者坚定的信仰,而由希望和勇气占主导的革命信仰,具有更加锐利的锋芒,充满蓬勃的活力,像一面旗帜在风中飘扬,在人民心中震荡作响,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承载着改造国民思想的历史任务。纵观民国历史,尽是民生凋敝、满目疮痍、饿殍遍地、外寇入侵的真实景象。我们的先辈目睹如此的场面,心中悲愤不已,励志图强。将手中的刀笔化作大戟长枪,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作殊死的较量。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作为主要阵地,将战场扩展到社会的四面八方。而在这壮烈的战斗中,被禁锢了两千年的思想重新焕发出光芒。革命的主题在熊熊的烈火中熔铸,百炼成钢。不可胜数的志士仁人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汇成一股力量,使得民众的精神面貌改模换样。工人和农民在号召声中从腐朽的深渊中站起,这是生命的复活,胜利的曙光。

  新文化运动已完成了自身的任务,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谱写了光辉灿烂、导向明晰的序章。这是一支属于人民的党,表现出英勇、机智、果断的豪迈气概。如利刃新发于硎,如鹰隼试翼苍穹。

  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我满含热泪写下这篇文章,告慰那些长眠于山河的英雄骸骨,慰勉那些捐躯赴难的亡魂英灵。我想登上高山,跨过河川,一路狂奔一路呼喊。

  先辈啊!你们的夙愿已经实现。你们的志向,将由我们来承担。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五:

  青年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有志有德的青年更是如此。觉醒年代这部影片更是诠释了年轻人应有的责任。

  新文化运动时期,我们国家正处于李大钊先生所说的:天发杀机,战云四飞。极贫极弱落后挨打的状态,当时的民众流离失所,列强环顾苍生迷茫期。这时候需要一些能唤醒民族的力量。

  觉醒年代以革命先驱正是这种力量,在艰苦年代负芒披苇,当时的大众需求真理,先驱们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探求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精神思想,尽力唤醒大众混沌的思想,在艰辛寻求真理的征程中,他们逐步确立达成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伴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先驱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渐渐开始转向革命行动,提倡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气象一新。

  唤醒民众是那个时期青年托国格,觅公理不怕天罚,敢于流血,为羸弱的中国寻求良药责任。那个时代先驱以:君去矣,甘将热血红青岛;吾来也,不许狂奴撼泰山。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爱,谁爱?他们以无惧生死的豪情壮志,有担当英雄气概奔走呼唤。

  一代伟人毛泽东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他老人家的爱国情怀更是我辈学习的楷模。

  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说:“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现今社会科技发展,是我辈青年的首要责任。这正是觉醒年代里所说的:天生我才,不敢担当,就是失职。

  我们是何其幸生在没有战争的新中国,时代召唤我们要去履行新的使命,我们是科教兴国的受益者。作为最大的受益者我们理所当然的肩负起振兴祖国,挑战新的技术革命的重担,在先驱的楷模影响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

  当代国际政治形势风云变化,我们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首先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时刻牢记我是中国人,我深爱我的祖国。牢记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同时,不要看不起我们的父辈,要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在学习自己的专业同时,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提高自己能力,做一个全面发展与时俱进的合格人才。

  马克思说: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正如觉醒年代里所说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甩掉慵懒,时刻自律,时刻牢记天下的路是给天下人走的,有志者事竟成。我们要勇于进取,牢记使命,为人类的幸福奋斗终生。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六:

  《觉醒年代》是我在寒假看的一部剧,让人感慨万分,特别是一些文人,比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陈独秀等等。《觉醒年代》无疑是给观众带来一场极其盛大的“历史盛宴”,清晰勾勒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展现出了那个时代文人们不畏牺牲,追求真理,令人欣佩不已!

  这部剧主要叙述了李大钊、陈独秀和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别以及周恩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和赵世炎等青年追求真理的故事。

  在剧头,我们了解到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空前惨烈的第二年,趁德国在欧洲战场分身乏术,日本加紧了在中国的扩张。在此前后,自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等被迫流亡海外,资产阶级革命派无力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中国依然没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地步,军阀混乱、倒行逆施、民众蒙昧、思想混乱的社会乱象。将出路问题再一次摆在中国人面前。

  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一群有志之士奋起抗战。陈独秀同志认为中国有出路而不是老路。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人在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摸索思想启蒙,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们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达成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看完这部剧,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顶梁柱。我们应以青春奋斗圆青春梦想。

  青春梦想和青春奋斗是一个青年的“精气神”所在。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多彩;青春,因奋斗而动人心弦。回首1919年那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是千万青年救亡图存、振兴民族的青春梦想聚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是千万青年不畏祸难、不畏艰险的青年奋斗掀起当代中国飞速发展进步的时代浪潮。站在新时代的青年,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更应接过百年前五四精神的火炬,以青春奋斗圆青春梦想。

  青春奋斗,是青春梦想的靓丽底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拼搏的人生精彩纷呈。青春梦想,是青春奋斗的目标航向。知之深则行之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梦想。100年前,北京大学等三千余名青年学生怀揣救亡图存的青春梦想,在民族存续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振臂高呼,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广大青年用源源不断的生力书写了一幅“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时代画卷。细数那些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倾听那些砥砺奋进的负重足音,重拾那些奋发图强的青春梦想,猛然发现,五四精神已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基因,五四青年为民族复兴的青春梦想已经烙印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身上。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高举五四运动的精神火炬,做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追梦人,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七: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委宣传部共同组织策划创作了《觉醒年代》。该剧作为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以1915年《青年杂志》诞生为起点,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时间线,全景式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建党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

  有了信念,人生才有航向

  继百年前的辛亥革命之变,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倒行逆施的历史丑剧,使得革命先驱们意识到压在中国人身上的不只是清帝国的封建势力,更有思想文化上的保守陈旧与孔家儒学的束缚羁绊。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同时,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才俊,他们有着强烈的民族信仰,热切的民族期望,炙热的爱国之心,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唤醒了国民麻木的内心,号召大家奋起反抗,坚持真理。

  有了理想,奋斗才有目标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两国失败落幕。在近代历史上中国第一次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和平会议,在人民满怀期待欢迎青岛回归之际却得知美英法与日本同流合污,竟将中国领土转让日本,并爆出袁世凯与日本秘密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国难当头,陈独秀、李大钊等迅速发文抨击时政。5月4日,北京大学3000多名学生联合其他各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示威游行和街头演讲,主张科学与民主,呼喊着驱除反动军阀,抗议政府丧权辱国的行为,要求拒签巴黎和约。在全国各地学生、工人运动的支持下,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绝在合约签字,人民爱国运动取得胜利。

  有了信仰,青春才会发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一群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开启了青春之旅,一腔热血激起了国民的爱国心,一身正气记录在中国革命史里。迄今为止,五四精神仍激励着一代代中国青年,志存高远,勇立鸿鹄浩志。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让我们志存高远,让我们砥砺前行,让我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奋斗不止。

  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衣食无忧,社会和谐,国家安定。可我们不能忘记这都是上一辈革命先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将这份信仰传承下去,将民族精神融入我们的生活,将爱国主义镌刻在自己的心里。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这样才不枉英雄先辈的舍身付出,这样才是对五四精神最好的弘扬。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八:

  为纪念建党100周年,我和支部同志们一起观看了《觉醒年代》,这是官方推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觉醒年代》讲述了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共机关刊物之间我党建立的历史背景与重大事件,包括新旧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召开等,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如画卷在我眼前展开,震撼着我的灵魂,也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

  今天的高校是育人的地方,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百年前的觉醒年代,高校也是一群有志青年抒发豪情壮志、实现理想抱负的场所。当时的高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当时高校的学子身怀赤子之心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其中,有一部分青年在众多道路里选择走出高校,走上街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在凄风苦雨中为抨击旧文化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强力倡导“科学与民主”,为传播新思想而奔走呼号。他们就是我党的先驱们,是我党的早期领导人。

  转眼间岁月轮替,当今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实现“两个一百年”中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可以说在获得科学与民主以及全面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已经进入了“新觉醒年代”。前段时间,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来到清华大学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并着重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何总书记如此看重高校学生?正值书生意气的二三十岁,挥斥方遒的年纪,当代青年人追求的初心和使命应该是什么呢?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这些“90后”、“00后”们生而逢和平年代,却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情况下爱国教育、爱党教育尤为重要,建立文化自信迫在眉睫。在看似安逸的和谐安乐下,其实危机四伏,一场疫情更是加快了世界竞争格局的变动。我们青年人更应清醒:贪图享乐就像慢性毒药,侵蚀民族灵魂,懒惰民族思想。唯有居安思危、刻苦奋斗、保持学习的热情、坚持读书,才能防止国内外反动势力以无形的手毁灭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五四风雷激荡百年,青春中国风华正茂。当代青年当以史为鉴,牢记民生之重、国运之重、使命之重。把握机会,努力学习,极力创造,补国之不足,拓未来之渠道,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青春是短暂的,但吾以吾辈之青春,接力先贤的火种却是实实在在可以做到的。守护这盛世之中华绝不能是口号,奋斗美好生活也绝不是空口无凭,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胜利终会来临。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九:

  一百年前,一位喜欢留着两撇小胡子,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的中年人,向北大的校长蔡元培要了两间屋子,当时谁也不知,共产党的历史竟就从此处开始。这位中年人,便是将一生都奉献给共产主义事业的李大钊先生,而这两间屋子,被称作亢慕义斋。也就是“共产主义室”。

  党的起源便是这般平平无奇,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政党,带领中国从没落走向繁华,带领人民从夜幕中迎来光明。守常先生说,“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当时社会,在他们的呼唤中,涌现了无数如此之青年。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听起来何其潇洒轻松,仿佛茶余饭后的一句闲谈,读史不多,我们便感受不到历史的沉重,感受不到先辈创业之艰难。先辈看到中国之积贫积弱,上下求索救国之路。他们奋力前行,从资本主义,到无政府主义,从新民主主义,再到共产主义,课本之所书,不过轻描淡写一句话,却是无数先辈不断探索,付出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之后,方才为当时的中国寻到的一条真正的出路。

  有人说,社会主义是历史之必然,即便没有陈李,没有前赴后继的伟人们,中国也终将步入社会主义之中。我们生于和平社会,不知伟人何以为伟人,私以为,伟人之伟,在于他们在自己所处的年代中,不知何处是中国之归处,不知何路才是正途,前路漫漫,前路茫茫,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信仰。共产主义是否适合当时的中国,当时没有人知道,我不知他们是否动摇过,内心是否也曾经历过挣扎,但他们坚持了下来,在那个黑暗动荡的年代,在那个吃人的年代,在那个充满绝望,麻木不仁的年代,他们觉醒了。他们觉醒了,也唤醒了越来越多的人,有人守旧保皇,有人不愿觉醒,有人看不到希望,自绝于革命。而先辈所做,则是在无数思想的碰撞之中,生出共产主义之绚烂火花。

  陈李受俄国十月革命所触动,从此开始了对共产主义的探索,他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当时人民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启发作用,毛泽东同志也深受其影响,此后成为马克思主义忠实的拥护者。他们影响了一个时代,从一个新青年,到千万个新青年。正是由于有着无数如毛泽东同志般的新青年觉醒,方才有了后来的共产党。

  新青年,是敢于觉醒之青年,古语说乱世出英雄,而如今天下太平,吾辈该如何自处?是浑浑噩噩,每日如行尸走肉般过活,每逢考试,便倚靠作弊手段蒙骗师长,不求学问之多寡,惟争分数之高低,这般青年,日后若是走向社会,便会耽误社会,走入政界,则会贻误国家。何以乱世中人才辈出,而如今却反倒不如。大抵是生活日渐安逸,以至于惰性增长,终日只图享乐,耽于形色之世界。然而真当如此乎?去年疫情来临之际,无数医护人员毅然逆行直往一线而去,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我辈青年,而每当生死命悬一线,从他们之中挺身而出的,又往往都是共产党员。我这才恍然惊觉,我辈之青年,乃是中华未来之希望,中国当代之脊梁,他们不比任何一代青年差,中华上下五千年,盖因有着一代又一代的新青年,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才得以不断传承至今。中国之新青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定然会绽放出无与伦比的活力,中国今日之青年,青年之后之青年,将为了中国之未来,虽九死而无悔。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十:

  今年是共产党建党百周年!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时刻,出版了很多与党有关的电视剧,其中《觉醒年代》就令我赞叹不已。

  我们并不缺乏无法纪念的历史,可我们却总是用吃喝玩乐来填满生活。所有的懒惰与怯懦,都是从忘记历史开始的,我们忘却了来之不易,也忘却了物力艰辛。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诉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只凭一腔孤勇,仍能勇往直前向东去,向西去,去尝试,以头颅,以青春,九死不悔,单单冠以猛士,尤不足述其慷慨。

  中国诸朝之变革,从来都不应该是华洋之变,古今之革。皆是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非洗经伐髓,不可治之。

  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的趋势,逆着趋势的势力在大势面前都会被碾压的粉碎,虽然经历了两次复辟,但终归还是走向了民主,这是大势所趋。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和历史趋势出发,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前辈摸着石头过河,如履薄冰,后辈也要紧跟其后,不惧艰辛。我辈青年虽不需在战乱中扛起国家大旗,但我们仍需要学习先辈的精神。每个时代的人有每个时代的任务,在当今和平的中国不需要我们青年扛枪上战场杀敌护国,但是我们有着同样的任务——强国。但国家最需要的不是空有一腔热血的青年而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我们国家飞速发展,在某些方面已是强国,但却不是全面的,在这个靠才能的时代,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科技强国。我们虽然不能像钟南山、袁隆平、钱学森他们那样伟大,但时代选择了我们,培养了我们,为了获得时代的认可,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完成好自己的学业,为祖国的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短短几十年,新中国迅速发展起来,那些中流砥柱的老前辈已退下,我们充满着一腔热血的年轻人即将登上舞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们要感应时代号召,担起少年之责,实现强国之梦。让我们用青春之我铸就青春中国,把小我梦想融入大我情怀,将个人奋斗的前进动力凝聚为民族复兴的时代经纬,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乐章!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十一:

  《觉醒时代》这部剧第一次把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作为主角呈现在银幕前,是一次大胆的创新,给我们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感人肺腑的篇章。对于像我一样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的人来说,整部剧总能看得我热泪盈眶,热血澎湃,如教科书一般,但又胜过教科书般的重现了中国近代史的文化变革,政治变革。

  蔡元培先生的远大梦想和天下胸怀,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李大钊先生的敢为天下先,毛泽东同志的少年热血,一朝朝,一幕幕,让目前正在享受他们用生命、用鲜血所换来的今天的我们,犹如身处那个时代,再一次感受了举国迷茫的时代,水深火热中国的时代,外族欺辱的时代,先辈们不畏强权、不畏艰辛、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为了中国的未来用尽生命去谱写的篇章。没有蔡元培先生,就没有陈独秀先生的北大教授,就没有胡适先生、鲁迅先生、李大钊先生等的北大新青年,就没有北大的变革,文化的兴旺。同时,也不管当时的黎元洪大总统的邀请蔡元培先生担任北大校长的初衷,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依然非常感谢他!没有他的初衷,就没有蔡元培先生,就没有新北大,就没有文化兴旺的民国,也可能就不会有如此影响深远的《新青年》,也可能不会有改变中国如此浩荡伟壮的五四爱国运动。

  百年前的觉醒年代,革命先驱尚在凄风苦雨中为抨击旧文化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强力倡导“科学与民主”,为传播新思想而奔走呼号;转眼间岁月轮替,我们在获得科学与民主以及全面社会进步的基础上进入了“新觉醒年代”,站在一代一代思想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应将客观、辩证地再认识传统文化、历史作为己任,在热血沸腾的历史中审视自己,收获历经坎坷却又一往无前的担当和勇气;在多元丰富的思想争鸣中回溯传统,收获海纳百川的心态和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志存高远,勇立鸿鹄浩志。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有了理想,奋斗才有目标,有了信念,人生才有航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时代号召,中国青年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与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始终树立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最高目标,确保党的事业灯烛辉煌,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强则国家强。五四风雷激荡百年,青春中国风华正茂!当代青年当以史为鉴,牢记民生之重、国运之重、使命之重。把握机会,努力学习,极力创造,补国之不足,拓未来之渠道,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们必须知道“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处于新时代,我们必须明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知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长征走的是高山峻岭,渡的是大河险滩,过的是草地荒原”,而我们要面对的是变幻莫测与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肯打破常规,破开枷锁,稳中求进的同时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就一定可以在这个多彩的时代谋好新局,开好新篇。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十二:

  《觉醒年代》这部剧清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社会和政治背景,也生动展现了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与普通民众“觉醒”的过程。

  剧中最让我为之动容的是关于社会觉醒的片段。在剧里了展示北大校园里新派知识分子与旧派文人以及北洋政府内保守派与革新派的权谋斗争,还呈现了被《新青年》影响的青年学生逐渐从思想、文化启蒙走向社会实践、从校园的象牙塔走向社会空间,并唤醒广大工农群众的过程。我从未认真的了解过新青年的诞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仅仅知道是李大钊、陈独秀的杰作,是那个时代新思想诞生的重要环节,不知道这个过程与北大又是怎样的关系。直到看到《觉醒年代》,我才真正的了解到:每一个新思想的诞生,原来与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体现在剧中几个桥段,一是陈延年、陈乔年由信仰无政府主义到进行互助社的试验;二是邓中夏、毛泽东、赵世炎等青年学生在李大钊的带领下深入工人棚户区调研,并组织平民教育演讲团和创办工人夜校;三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遇不公平待遇,新文化运动的同仁与青年学生们、工人阶级等一起发动和参与五四运动,用政治评论和示威游行的方式对内给北洋政府施加压力,对外传播中国民众的声音。这些都是从思想争辩走向社会领域的实践,是一种用行动来唤醒民众的社会斗争模式。

  在20世纪历史中,正是陈独秀们所召唤的一代又一代新青年们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变革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是接受现代、精英教育的专业知识分子,也是关心国家、民族命运、为了理想敢于牺牲小我的社会主体。电视剧中用闪回的方式呈现了从无政府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在大革命中献身的镜头,如此年轻,又如此悲壮。

  乱世,使我们的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但同时也孕育了太多的奇迹。在看了《觉醒年代》之后,我不禁想认真的去了解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每一种思想的诞生,每一个想法的瞬间故事。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如此的局限,自己的知识是如此的匮乏,自己的坚持是如此的简单,自己的认识是如此的缺少。

  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是生来救国的,犹如天降一般,正好出现在那里,正好促成了这件事,正好造就了这一份伟大。青年人,理应因青年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青春很短,只不过一瞬就远去。在这有限的年华中,有的人虚度光阴,有的人碌碌无为,但也有的人不断挑战自己砥砺前行,在青春的航程中投入心血、挥洒汗水。青春很长,需要我们去好好经营。

  我们身处和平年代,身处21世纪,并非在民国那样的洪流中去经历苦难,但并非乱世才可以造就人才,只要我们的思想始终保持在积极的状态中,总不会因安逸的生活而吞噬了我们。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十三:

  对于百年前的历史,除去历史书上那些晦涩难记的考点,你还知道多少呢?鲁迅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写出那些让我们现在“背诵全文”的文章?“新文化运动总司令”陈独秀会被亲生儿子骂“伪君子”?毛泽东在看到《新青年》时,是怎样的心情?这些书本鲜少提及的,或许才是那个年代人们为信念奋战的真实一生。

  《觉醒年代》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年代,带我们走进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奋战的一生。

  “天发杀机,战云四飞,倭族趁机,逼我夏宇,留日学子,羁身异域,回望神州,仰天悲愤”。这是李大钊在日留学时听闻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时的振臂高呼。此时的他迫切的想为中国寻求一条出路,想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幕,是“他从雨中走来”,青年毛泽东在雨巷中奔跑,他一路跑来,所看到的一幕幕,镜头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正是那个年代的缩影。在雨巷中,有策马狂奔的军阀,有在小轿车里吃着面包看着雨中小巷的富家子弟,有在街边卖女儿的妇女,也有在雨中捡食物狼吞虎咽的乞丐。他从雨中走来,从人民的疾苦中走来。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疾苦,激励了革命的先辈们他们不忍心看到自己所热爱的国家沦陷,他们迫切的想为国家寻求一条正确的道路。他们一路跌跌撞撞,可他们从未放弃,使他们如此坚定的只有他们的信仰——爱国!

  在网上看到一段话:我们站在历史后人的视角看先辈们,感觉到他们伟大,但他们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所能想象深重的多,因为我们看见了他们的胜利,而他们在牺牲时并不能预知未来,不知道自己的牺牲,对中国的胜利有多大意义,也不知道我们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甚至不确定我们能不能胜利,他们抱着一腔热血,在牺牲之时所能依赖的只有满怀的信念,曾经我一度想不通,为什么有人要当汉奸,后来有一天和人聊起这个话题,他说,他们又不知道中国能否扛过去,在那样的背景下最终胜利更像痴人说梦。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一切,并不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当坏人的人想不到会有今天,而成为英雄的那些人大约也想不到。到那一天我才突然明白,原来那些人说着“我们一定会获得最终胜利”时,并不真正知道他们真的能成功,原来他们前赴后继牺牲的时候也并不真正的确定。他们的牺牲时表示能换来想要的结果原来坚定地信仰是这个意思,原来我一直知道他们伟大却依然低估了他们的伟大。

  陈延年说:“作为长子,我可能不能为父母尽孝,不能为弟弟妹妹尽责,因为我也是立志要为国家献身的”。他在29岁被国民党反动派乱刀砍死,他的弟弟陈乔年26岁时被国民党杀害。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了信念献身为了理想献身,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献身。

  看完这部剧之后,以前只是一个个名字的先烈突然鲜活了,以前只是历史课死记硬背的任务评价历史意义在某一刻突然懂了,原来在《情深深雨濛濛》的那个年代并不只是才子佳人,花前月下,醉生梦死,更是哀鸿遍野,饿殍累累的乱世。真的有人吃人血馒头救命有人为国家一夜白头。

  作为后辈我在享受着先烈带来的盛世时,也更要铭记,要心怀感恩,更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信念,以一腔热血,报先烈之恩,创盛世华夏!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十四: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巨制《觉醒年代》在央视开播,看完久久不能平静。通过剧集,让我近距离的看到了他们本身。该剧讲述了从《青年杂志》办立,到中共一大召开,中间太多人物震撼我心。我看到仲甫先生鲜活的人格魅力,守常先生关心大众疾苦,二人甘为革命牺牲自我的决绝;蔡公一代北大校长的风姿,让人肃然起敬;年轻的延年,乔年,世炎,仲懈,心刚…一群青年人的一颗爱国之心。

  该剧带给我的感动太多,让我每每为年轻的生命心痛不已,感慨他们如此的风华正好,却被迫害致死。他们一定是死得其所,为信仰不惜所有。他们不是几个人,是一众革命先人的缩影,他们年纪轻轻就为这个国家付出宝贵的生命,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剧中毛泽东的出场是两分钟的奔跑,他穿过长沙街头,怀中紧抱着《青年杂志》,雨中的长沙所呈现的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整个画面是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时代的隐喻。

  该剧明确写清楚了在明清帝国覆灭后,无论是通过科举还是功荫都无法进一步完成社会身份构建的一批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它体现了民国初年通过科举获得政治身份的人的自傲与胆怯和没能参加科举青年的冲动和执着。

  年轻时,陈独秀劝谏其想当县长的朋友孟邹说过:“在这年头,当官是最高危最短命的职业,那说完蛋就完蛋,不如开一书社,一能谋生,二能为革命筹集资金。”这里也充分体现着明清社会结构并不足够本质,看起来可以以士人身份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但士人身份是虚假的,阶级地位是晃动的。换言之如果满足于此,那等待的结果只有慢性死亡。在当时分配资源系统不足以支撑社会发展下,五四运动给明清青年士人以古典的方式登上舞台,我党和国民党均提供了这个渠道。看《觉醒年代》让我们学会要真正理解社会生产,构建与当下甚至未来的社会生产相对应的社会身份。

  当时的陈独秀们的阶层到今天还需要觉醒来打破,打破的不是经济阶层而是思想阶层。当今社会是因为在落后的地区,在贫穷的地区,很多人的思想和心智依然得不到教育资源的启蒙和人脉资源的开眼界。所以即使陈独秀觉醒年代一百年后的今天,还有很多人因为落后,思想和心智还是沉睡着的。然而今天的社会又发展太快,快得让很多人看到的只是贫富差距而不是思想差距,看到的是纸醉金迷,看不到的是思想贫乏和心智不成熟。所以很多人都心态浮躁,爱攀比,活得不开心,抱怨社会,抱怨起点低,仇富。所以有了更多防不胜防的诱惑和骗局。

  作为当代青年人,我们的脊梁又该何去何从?私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首先就要修身。善良和爱永远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东西,当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愿当代青年能够仰望星空,秉承先辈爱国之精神奋勇前行,激励自己:祖国需强大,吾辈当自强。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十五:

  《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刻画了许多经常客串历史、语文课本的人物,我们耳熟能详的也不少,如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等。今天我要说的应该是每个人都熟悉的鲁迅。

  片段一:鲁迅第8集出场,场面是这样的:有一个人被当街处决,但人们不仅不怕,还抢着用馒头蘸人血,愚蠢地认为这可以治百病,而鲁迅他不回头都知道发生了什么。这说明,人们的愚昧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是一种常态。图片

  片段二:鲁迅第9集出场,就是这样一个场面:鲁迅一个人站在教育部门口,一只手叉腰,一只手拄着一块儿长木板,上面写着“不幹了”。在他面前人和车来来往往(有的还一副看傻子的模样看他),但他自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表达出他的决心:坚决不和张勋同流合污,体现了他的立场坚定、爱憎分明。

  片段三:第14到15集中,出现了鲁迅写作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具体场景。背景是这样的:鲁迅在北京和同学聚会,聚会中周作人探听到一个叫杨开铭同学的消息:

  杨开铭是个热心肠,之前回了老家教书,对一个寡妇多有帮助,为此遭了寡妇的族人非议。后来有一天,他喝醉了酒,在寡妇的桌子上趴了一夜。结果第二天被人给知道了,寡妇的族人就把寡妇给抓了起来,活生生沉到池塘里面淹死了。杨开铭哪里受得了这种刺激,直接就疯了。

  回到家里,鲁迅听周作人讲完杨开铭同学的信息,刚来得及感叹一句“疯了”,他表弟久荪就从门外滚了进来,嚷嚷着外面有人要杀了他,躲在桌子底下不敢出来。感情这个可怜人也因为来京一路上看见太多人饿死,受了刺激,神经错乱了。

  就在之前,《新青年》编辑部找上门来,几个主笔一起请鲁迅出山。鲁迅对于之前的杂志作品给他们指出了三条缺陷,其中一条就是缺少通俗的白话文学作品,比如像白话小说。图片

  所以当鲁迅下定决心要写稿的时候,在见识到两个疯子,尤其是让他们变疯的黑暗荒诞的社会现实之后,鲁迅决定以自己可怜的表弟久荪为原型,写作《狂人日记》。他一鼓作气写了个通宵,眼睛都红了才停笔,累了就直接躺在一地稿子上休息。

  曾看到萧红女士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提到: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这也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也是一个敬业投入的人。但鲁迅先生的写作,不仅是赶稿子,还是对中国当时现状的思考,对封建、迷信、愚昧的批判。尽管鲁迅先生已经逝世80多年了,但通过《觉醒年代》的演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鲁迅,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不苟言笑的斗士,也有着风趣幽默的一面。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十六:

  观时代风骨,立鸿图之志,追吾辈之号召。

  故事的背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讲述了那个时代的思想启蒙,不同思想流派在寻求救国之路中纷呈互映、相惜相争,展现了革命英雄的使命担当与俊朗风骨。以“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革命故事为线索,展现了从《青年杂志》创办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段伟大的历史进程。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为中国寻找出路,进行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

  革命、信仰、理想不单单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在荒乱年间,一切都是不稳定的,但是只要有信念,就永远不会被打倒!那个年代的青年,都有着伟大的信念。他们一腔热血要救中国,可能他们知识储备不足,但那些领头人却是有着伟大的使命担当。一群好儿郎,心系着国家的命运,他们有着更远的眼界,他们知道未来的走向。在一切都不稳定的年代,他们尝试的每一条道路都是救国的方法,或许最终未必走得通,但是他们敢于尝试,敢于挑起大梁,由于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才能找到最适合的道路。如今,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那个模糊且未知年代,他们摸着“石头过河”,又是何等的艰辛啊!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立志创造一批新时代、新思想、新观念的青年人,从根本上救中国。虽然得到普遍认同,但仍然不乏一些顽固派的阻挠,他们固步自封,坚持拥护孔子的三纲五常,不接受一切新的事物,他们这群新思想的学者虽然跟保守派对立,但是他们并不反对古代的优秀文化及思想;而相比顽固派,他们却不辨好坏,一味的求古,不分糟粕,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那个时代的“大家们”,都称得上英雄,他们不仅有先进的思想、丰富的知识,更是有信仰和理想的革命英雄。

  前辈摸着石头过河,如履薄冰,后辈也要紧跟其后,不惧艰辛。我辈青年虽不需在战乱中扛起国家大旗,但我们仍需要学习先辈的精神。每个时代的人有每个时代的任务,在当今和平的中国不需要我们青年扛枪上战场杀敌护国,但是我们有着同样的任务——强国。但国家最需要的不是空有一腔热血的青年而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我们国家飞速发展,在某些方面已是强国,但却不是全面的,在这个靠才能的时代,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科技强国。我们虽然不能像钟南山、袁隆平、钱学森他们那样伟大,但时代选择了我们,培养了我们,为了获得时代的认可,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完成好自己的学业,为祖国的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短短几十年,新中国迅速发展起来,那些中流砥柱的老前辈已退下,我们充满着一腔热血的年轻人即将登上舞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们要感应时代号召,担起少年之责,实现强国之梦。让我们用青春之我铸就青春中国,把小我梦想融入大我情怀,将个人奋斗的前进动力凝聚为民族复兴的时代经纬,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乐章!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十七:

  百年前,有句呐喊响彻天地,唤醒了沉睡的中国,“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发出呐喊的人就是中共党员李大钊同志。

  青年是党的活力源泉、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更要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涵养革命先烈的革命情怀,继承革命先烈的斗争意志。青年党员要像李大钊同志一样,做一名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理论的信仰者、践行者。

  李大钊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坚信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践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李大钊同志积极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华民族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走马克思主义道路,李大钊同志一生追随马克思主义思想,用生命践行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要以李大钊同志为榜样,积极做一名合格的马克思主义者。

  强烈的民族情怀是一盏明灯。李大钊同志看到祖国正处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内忧外患。他说:“感于国事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民族忧患令他彻夜难眠,积贫积弱的中国出路在哪里,民族的未来在哪里,他无数次扣心自问。他苦苦寻找如何拯救病态的民族,真理之光何时才能照耀中华民族的未来。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他看到了希望,这不就是孜孜不倦追求的真理吗,他在党旗下宣誓,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盏明灯。李大钊同志永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学习态度。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员,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时代价值,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多篇文章,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革命情怀,强烈的斗争精神,李大钊同志始终怀着执着的理想信念,为党的革命事业殚精竭虑。李大钊同志是我们党的精神丰碑,我们要以李大钊同志为标杆,认真学习党的思想理论,积极做伟大思想理论传播者。

  永恒的奋斗精神是一盏明灯。李大钊同志为党的革命事业,奋斗了终生。作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复杂的困难面前从没有退缩过,在艰苦的斗争中从没有放弃过,在严酷的刑具面前从没有畏惧过。奋斗是最亮丽的民族情怀,更是最洪亮的革命呐喊,他永葆一颗奋斗的心,为了民族的未来,为了下代人的幸福,他有着“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奋斗激情,信仰在他心中是永不熄灭的灯。我们要以李大钊同志为榜样,永葆奋斗精神,为了伟大的民族复兴,积极做伟大事业的践行者。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李大钊是我们广大青年党员的精神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他用信仰的光芒,一直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新时代的我们要努力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感,做到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篇十八:

  作为一部庆祝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影视作品,《觉醒年代》开局不可谓不低调。中生代的主演,再加上红色的剧名,本应不受年轻的人追捧,但其却在年轻人聚集的某评分网站上得到了9。3的高分。

  该剧主要讲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几大重要的历史事件。剧情开篇,袁世凯复辟的消息轰动了全国,并传播到了国外。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海外的爱国青年受此刺激纷纷回国。为了唤醒国人思想觉悟,陈独秀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创办了《新青年》杂志,开启了中国近代的新文化运动。进而,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鲁迅等一大批进步人士前赴后继,力求国人思想之觉醒。在经历了新旧文化之争、五四运动并在深入学习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之后,中国有志之士的思想也愈发成熟,最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该剧讲述的历史在教科书中仅仅三五页,而在近代史历程中也仅仅不过十年。但其中涌现了一批活灵活现的人物,做了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剧中对各类人物的描写是整部剧的灵魂。该剧不局限于表现正面人物的光彩照人,也将一些小人刻画得入木三分。此外,个人认为更难能可贵的是剧中抛弃了“脸谱化”的人物描写方式,对几乎每个重要人物都进行了客观立体的刻画。例如,提到辜鸿铭、刘师培和黄坎等人,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顽固派、旧思想。但编剧没有片面化地展现,而是将这些人做的事,说的话整体呈现出来,让观众自己去评判。

  辜鸿铭几乎就是封建、保守和迂腐代名词,并且自始至终留着清朝的辫子。但辜鸿铭讲“中国人的精神”这一情节,直观地展现了其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深,理解之透。说明其虽然是守旧派,但却是国学大师。并且在后面的剧情中也展现出其人具有文学风骨。面对与新文化的分歧,辜鸿铭不屑剧中小人的作派,而是以学术文章正面斗争。另外,新文化倡导者们也在与其斗争中慢慢成长,鲁迅就在这期间发表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文章。但另一方面,其支持张勋复辟,在历史浪潮中没有把握好方向,没有坚定地站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一方。最终解放中国的历史使命没有落到他身上,人民也不可能选择他。这又表明,一个人的立场和原则远比其学术造诣更重要。

  还有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一夜白头的易白沙,微笑从容奔赴法场的陈延年和陈乔年兄弟等等,往往一两个镜头,就将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或光正伟岸,或朝气蓬发,或傲然风骨,或阴险狡诈,顽固迂腐。在这部剧中,在这动荡的历史中没有绝对的主角。

  翻阅人物事迹就是在翻看一页页的历史。“奋进百年路,起航新征程”,只有了解党的百年历史才能看清未来的路线。正是诸多先贤勇当时代先锋,抛头颅洒热血,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换来了新中国。最后以国际歌中个人最喜欢的一句歌词与诸君共勉:“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Copyright © 2018 www.dwz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动物作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3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