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当老师第七期观后感 篇一:
勇于作为,善于作为。作为一个15年教龄的教师,观看八月师德教育“我为什么当老师”视频后,我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又有了新的理解与体会。
在“双减”政策下,我研读了2021版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跨学科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教学、备课组集体研课、作业设计、技术运用等专业模块的能力。同时,还阅读有关师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调试、未来教师素养、名师成长故事等通识素养书籍,帮助年轻老师在强化专业胜任力,关照自身的职涯发展、身心健康,与优秀者同行,当一名适应未来的“明师”,深受家长和学生喜欢的“良师”。
我为什么当老师第七期观后感 篇二:
八月同上一节师德课《我为什么当老师》,本次课的主题活动是“做心怀大爱的好老师”。今天我学习了东莞市五位心怀大爱的刘成兵老师、张蕾老师、蔡正胜老师、诸葛斌老师、刘继明老师到西藏、新疆、广东韶关、贵州这些偏远贫困地区支教的先进事迹,我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无不为这些教师们的英雄事迹所感动。在这里“心怀大爱”就是他们服务国家战略,不畏艰难困苦的师者初心;是他们倾我所有所能,大公无私奉献的师者匠心;是他们托起一方希望,点燃孩子梦想的师者仁心!
五位老师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是教育工作者的榜样。映射到我们的职业,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更应该用爱滋润孩子、用爱感化孩子,用爱激励孩子,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我校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继续坚持把师德师风的建设常态化,学习和发扬张桂梅老师身上的“燃灯精神、雷锋精神、青松精神、老黄牛精神”,并鼓励我校教师守住本心,在教育路上种满师德师风之花。
我为什么当老师第七期观后感 篇三:
通过五位东莞教育人在异地他乡的感人故事与心声,我更加坚定了要当一位好老师的初心。东莞可园中学刘成兵老师援藏的故事让我懂得了当老师要受得了清苦,耐得住寂寞;东莞纺织服装学校张蕾老师援袭的故事让我懂得了教育的意义不在于走了多远的路、受了多少的苦,而是在于做了多少事、尽了多少应尽的责任;东莞厚街湖景中学的茶正胜老师把英语单词的记忆方法教给大山的孩子,桥头中学的诸葛斌老师从大山里来最后到大山里去,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塘厦教育战线党委委员刘继明组建“大美田秋·幸福心理”教研团队,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要学习这几位老师的优良品质,精心呵护孩子的成长,做“心怀大爱”的好老师!
我为什么当老师第七期观后感 篇四:
今天中午观看了柴松方老师的直播,视频中以“心怀大爱”为主题,我很认同柴老师说的“各行有各行的担当、各业有各业的作为”这句话。
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肩负立德树人之教育根本任务要求,也是成就学生、成就自我的师者情怀和不变力量。
教育需要大爱,老师更需心怀大爱,才能更有担当更有作为!
我为什么当老师第七期观后感 篇五:
大城市的璀璨灯光下,当人们还在为满天的雾霾忧心忡忡的同时,在现代社会辐射不到的角落里,却有着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吃着硬邦邦的玉米面窝窝头,穿着破旧的衣服,却睁着纯净的眼睛,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无奈的是,他们却被来自身后的这片土地,根植于祖祖辈辈心中的落后观念,这把无形的枷锁紧紧地束缚着,似乎他们生下来便是为了种地、割草喂猪、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过早成家。
年轻的父母,幼小的孩子就这样一辈又一辈重复着亘古不变的生活;他们是廉价的劳动力,也是生育的机器,更是内地边疆的化外人,和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一片大地,却不知道这广阔的世界上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
幸好,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当下,还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在奉献,他们在支教,他们在为山里的孩子点燃一盏明灯,指引着孩子们摆脱枷锁,走出大山。支教,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想,既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心中的那一方净土。